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震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小海,你就去吧,你又不是不回来了,再说了,兄弟们不是每天都去收钱吗?放心吧,你若是娶了婆娘,有哥哥帮你照顾!”

“滚!”

“哈哈哈……”

王远说道:“行了,不开玩笑了,小海哥,拜托你了。”

吴小海无奈地说道:“好吧。”

王远带着几人去了旁边的豆腐作坊,问了一下两家哪个愿意去城里面的店铺。

两家倒是都愿意过去,王远只好随意指定了一家,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这两家都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子,整天跟着狗蛋疯玩,王远答应他们再过两年就教他们孩子读书。

在两家千恩万谢中,王远几人走了出去。

远处,一群士兵疯狂的跑来。

后面老李头拄着拐棍儿,和岳家父子哈哈大笑。

士兵们跑来,围着王远,李松激动地问道:“小郎君!人呢?”

王远一摊手,笑着说道:“等了半天,见尔等没来,人都离去了。”

李松急道:“小郎君,莫要诓我,快快告诉我等!他们不会离开!”

食堂中的众人听到声音,纷纷走了出来。

李松父亲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地喊道:“松儿!”

士兵们转头看去,李松瞬间泪崩:“阿耶!”

急走两步,扑通一声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头。

老人立即扶起李松,哽咽地说道:“好好好!壮实了许多!”

“在此多亏了小郎君,我等吃的好穿的好,睡觉也暖和,阿耶放心住下。”

再看其他人,激动的喊声此起彼伏。

“翠花!”

“夫君!”

“阿娘!幺妹儿!”

“大郎!”

“秀儿!”

七八个士兵上前,与家人团聚。

周围士兵们羡慕地围观。

王远喊道:“兄弟们,别在外面站着了,到食堂里坐着说话!亲人们累坏了,心疼的还是你们!”

“哈哈哈……”众人大笑。

一大群人进入餐厅,李松父亲拱手行礼:“小郎君,我家就李松一个独苗,小老儿还盼着这小子娶妻生子,延续香火,这些时日给小郎君添麻烦了。”

王远摆手说道:“李大叔说的哪里话?李松这些人都是自家兄弟,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大叔和各位乡亲都安心住下,来时大伙儿都看到了,周围多的是荒地,等着咱们去开垦,相信咱们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好!”

“啪啪啪……”

士兵们纷纷叫好鼓掌,引的那些家属也跟着鼓掌。

王远说道:“你们尽管在此聊着,稍后咱们就开饭。改日让李松他们带着大伙儿去县衙将户籍落下。”

“多谢小郎君!这些人都是我们镇上的,这才一同来此,感谢小郎君收留。”李松父亲感激涕零地说道。

他们知道,若是落下户籍,开垦的土地就是自己的了,若是别的地主家肯定不会这么做,巴不得将土地兼并了。

王远摆摆手,让他们坐下。

顿时那几个士兵拉着自己的亲人坐下拉起了家常,有的激动的涕泗横流。

见周围士兵们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欢聚一堂,有的也在偷偷抹眼泪,王远说道:“行了,兄弟们别看了,眼馋也没有用,回头将你们的亲人也叫来!都赶紧回去,将屋子给他们腾出来,记住一家一个院子,都收拾利索了,别满屋子的臭脚丫子味儿!”

“哈哈哈……”

“你们这些糙汉子暂时挤挤,没地方的还去那个宅院里,明日开始,咱继续盖新房!”

“好嘞!”

众士兵一拥而出。

老李头和岳家父子也在一旁观看。

王远走了过去,开口说道:“老头儿,你去帮忙照看着,将这些人安顿下来。”

“诶!”

老李头走了出去,岳石匠父子拱手行礼:“小郎君,咱们父子又来叨扰了。听说小郎君招人做工,我等在家中无事,便来此赚点钱,补贴家用。”

“岳老丈来此正好,我明日准备盖几间好一点的房屋,不知老丈可会打造石砖?”

“这个比打造石磨简单多了。正好趁着天色还早,我等去山上找找石材。”

“行,工钱还是按你们父子每人每日百文如何?”

“这……属实太多了!”

“就这么定了!走,咱们一起去山上转转。”

“好吧。”

王远自从来此,还真没有到山上转转,只是藏马的时候在西山顶上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形。

想到那四十匹马,也该牵回来了,那些可都是精壮的好马,以后李元吉的人应该不会来了。

众人走出餐厅,看看天色,如今白天越来越长了,估计再过一个半时辰就天黑了。

王远问道:“大山哥,周围山里哪处石材较多?”

周大山说道:“山里到处是石头,那种花岗岩都是大块的,不好开采。”

王远点点头,这若是有炸药就好了,再大的岩石也能给他炸成碎块。

自己小镇里面倒是有不少的雷管,不知道是没收的,还是镇上用来开山的,等有机会可以拿出来放上两炮。

若是找到硝石矿和硫磺矿,还可以制出来黑火药,到时想要多少石材就有多少石材,但是如今还是要靠人力抡大锤才能开采石料,毕竟大小合适的并不多。

河边砖窑还在冒着黑烟,王小妮正和几个小女孩在放着鸡鸭,十几只半大的鸭子正在河中嬉戏,岸边的小鸡趴着草地寻食。

王远问道:“小妮,方兴去哪里了?”

“正在帮忙挖水塘哩!”

王远点点头,和众人一起来到南面,近千人挖着水塘,此时刚过去一天,已经初具雏形。

村中的二十头牛都牵来了,有的拉车,有的驮着竹筐,来往运着沙土。

就连一些老弱妇孺都在帮忙抬筐和搬石块,大部分劳力使用的工具都是从自家带的,村中的工具确实供应不上近千人的使用。

王远驻足观看了一下,此时不比后世,各种机械一开,这么大的水塘几十人,几日便可挖好。

如今的车轮都还是木质的,等明日让人制作一些独轮车,这才是农民居家必备的好东西,缺少畜力运输的情况下,也是搬运物资的利器,一人就能推着几百斤的物资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