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秦然坐上徐斐的车前往玉华台饭庄。
前天徐斐在听秦然说了想找大剧院的人时,当晚便约了办公室的副主任曹阳。
只不过曹阳当时还在齐鲁的一家剧院考察,昨天晚上才回来。
秦然主动提出的事,徐斐自然上心,直接约了曹阳今天一起吃顿饭,帮忙介绍。
在去玉华台的路上,徐斐简单跟秦然说了有关曹阳的信息以及大剧院的概况。
国家大剧院的组织架构比较复杂,包含演出运营、艺术教育交流、大剧院经营等多个系统。
每个系统下面又分为若干个部门。
曹阳是演出运营系统的市场部副主任,属于有实权,而且权力还不小,并不是养老岗位。
市场部主要负责市场推广和票务营销。
徐斐跟曹阳认识好几年了,关系还算不错。
逢年过节,问候都少不了,偶尔也会互送礼品。
徐斐是小迷的副总裁,人脉资源广,曹阳也很看重。
曹阳属于比较世故圆滑的那种人,但艺术知识积累深厚,本身也不很是贪心的人,比较好美食。
玉华台是京城的老字号,以淮扬菜为主。
徐斐把酒也准备好了,不是特别有名的酒,而是一款叫做洮南香酒的陈酿。
价格不仅不贵,还很便宜。
曹阳就好这一口,喜欢美食佳肴、喝点小酒,听点小曲。
这款酒也表明了今天聚会的性质。
就是朋友间聚一聚,认识下新朋友,没那么正式。
当然,徐斐还另外准备了一箱好酒,等饭后让曹阳带回去。
就像好友之间,抽便宜的烟是一码事,送礼随份子肯定不能少。
徐斐让秦然不用担心,帮点小忙没什么问题。
两人先一步到玉华台。
之前秦然没来过,徐斐来过挺多次。
不少人都喜欢吃淮扬菜,口味好,除了特别喜欢吃辣的人除外,五湖四海的人都觉得淮扬菜不错。
她宴请客人经常来玉华台吃饭,因此,她跟经理也很熟悉。。
徐斐跟经理简单打了声招呼,给秦然介绍店里的名家名画。
除了菜,玉华台还有另一个特色。
文化气息浓厚,很多文人画家都爱来这里吃饭。
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是如此,非常受欢迎!
张大千的画,齐白石的字,还有诸多名家的字画。
秦然好奇地看着墙上的画,“这幅山水是真迹吗?”
“重要吗?”徐斐笑了笑,“以前张大千和齐白石老先生都是这里的常客,每个月至少来一两次,这些都是真的。”
秦然一愣,随即明悟。
环顾四周,文人气息浓郁。
或许曹阳喜欢来玉华台吃饭,不仅是因为饭菜合口,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都说文人相轻,其实也不尽然。
君子之交淡如水,同样让人心生向往。
徐斐领着秦然逛了一会,建议后者以后请客吃饭也可以选择玉华台,基本错不了。
秦然的根据地在中海,难得来一趟京城。
不过想到自己是无忧传媒的大股东了,偶尔来一趟京城,和雷斌艺跟罗宇恒吃吃饭、聚一聚也挺好。
之前没融资,都紧巴巴地过日子。
带出来吃一顿好的,笼络人心也不错。
秦然通过徐斐认识了饭店经理,又要了号码,方便以后订包厢。
三人闲聊了一会便去了包厢。
徐斐细心地检查了一遍包厢,让服务员再泡一壶好茶,菜等等再上。
很多时候,细节在不经意间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徐斐又给秦然上了一节课。
关系好归关系好,招待不能忽视。
秦然感叹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坐了十分钟左右,包厢门被推开,一个接近四十的男人走了进来,个子不高,偏瘦。
鱼尾纹很深,让人印象深刻。
徐斐起身笑吟吟道,“曹主任,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下去接您。”
“那么客气干嘛。都是老相识了。”
“来,我介绍一下,这是弟弟秦然,也是安氏集团现在跟我们小迷对接的负责人,年轻有为。”
曹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我年长一点,那我叫你秦老弟吧。”
“好的,曹老哥。”
“曹主任,那我是不是也该改口啊?”
“你不用,咱们各论各的。”
“那以后曹主任可要多照顾我这个弟弟一点。”
“怎么?秦老弟想要来我们大剧院?不去当明星吗?”
“曹主任不是最不喜欢明星了么。”
“哎,我可没这么说过。明星可比在我们剧院演出风光多了。而且我女儿也追星,劝都劝不住。”
“我弟弟没打算去混娱乐圈。而且他比我可有本事多了。来,曹主任,坐下聊。”
徐斐指着桌上的两瓶洮南香酒,“今天可是带来您最喜欢的酒,可得赏脸多喝点。”
“还是你好,记得我爱喝什么。秦老弟能喝吗?”
“能喝一点。”
“那就是能喝,等等咱们好好喝一杯。”
“别等等了,我这让他们上菜。咱们边吃边聊。”
不多时,一桌丰盛的菜肴摆满了桌子。
松鼠鱼、扒三白、琵琶大虾、干烧鲫鱼、蟹黄鱼翅.......
其中有几道菜都是秦然的拿手菜,之前给苏清墨几人做过。
秦然发现曹阳果然如徐斐所说,是个圆滑世故的人。
从进门开始,表现得就很和善,让人心生好感。
但明明知道今天这顿饭是徐斐和他有所求,可曹阳偏偏就是不说,不问。
不过秦然对曹阳的印象还不错。
能看得出来,曹阳没什么架子,而且没有满口大话。
秦然前世跟一些北方人打过交道。
怎么说呢,饭桌上一口一个小意思,没问题,但过了好一阵子也没能解决问题。
不过这应该也是个别现象。
至少曹阳进门这么久,一个许诺都没有。
这反倒让秦然更放心一些。
只要曹阳答应了帮忙,事情就稳了。
秦然也不着急,慢悠悠地跟曹阳喝酒。
菜都不吃,一上来就急哄哄地提要求,那是愣头青干的事。
有徐斐在,不会冷场。
而且曹阳见识广,又有谈兴,也会主动找话题。
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句话放在饭桌上也一样成立。
不知不觉两瓶酒下肚,两人的眼神都越发明亮。
作为中间人的徐斐反而话变少了,只是笑吟吟坐在一旁看两人聊天。
曹阳也发现秦然的酒量是真的好,不是硬逞强的那种。
在他印象里,现在能喝酒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除了前两天去的齐鲁,另外就是内蒙的人特别能喝。
哪怕他自诩酒量不错,遇到从早上就开始喝酒的草原汉子也顶不住。
但随手拿捏一般的年轻人还是没问题的。
好菜、好酒,还有陪喝酒的人,谈兴也就上来了。
曹阳涉猎极广,恰恰秦然也什么都略懂亿点。
加上身体里装的并不是二十出头的灵魂,跟曹阳总能聊到一块去。
两人什么都聊,曹阳也渐渐不把秦然当做年轻后生。
聊到情浓时,就差拜把子了。
一个“曹老哥”,一个“秦老弟”,活脱脱的忘年交。
不过秦然总会时不时把话题引回大剧院上。
多了解一点大剧院,柳依依以后进去后也能少走些弯路。
出了什么事情,也知道找什么门路。
进了大剧院,并不代表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实际上踏进大剧院,只是刚开始。
毕竟不是什么人刚进去,就能登台表演的。
什么时候能演出,得看实力,还要看机缘造化。
秦然想看的是柳依依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的独舞。
最好是台下观众满席,在柳依依的表演后,献上最热烈的掌声。
秦然听了许久,大致明白了大剧院现在的状况。
大剧院是一家顶着国字头的演出单位,有国家扶持。
在演出影响力上,无疑处于龙头地位。
能登台表演的,都是一份荣誉。
能经常演出的,更是有机会代表国家出去演出。
外界的人自然是羡慕在大剧院工作的人。
不过嘛,好坏都是相对的。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就像曹阳最初说的那样,大剧院的演员跟明星的风光程度是没法比的。
大剧院天天都有演出,还有各种主题演出季,非常忙碌!
但知名度并不高,薪资待遇更是远不如当明星。
而且大剧院坚持艺术,个人的发展道路比较窄。
看歌剧、戏曲、芭蕾的人毕竟占极少数。
从某种角度来说,不管是舞蹈演员还是话剧演员,都跟竞技体育差不多。
只有做到最好才行,不够出色便无法让人记住。
曹阳说自己在大剧院待了十多年,看了太多人来来去去。
有的满怀期望而来,结果却因为不适应、达不到预期而离开。
大剧院是一个简单的地方,但又很复杂,也讲关系。
老机关单位的习气跟艺术人特有的骄傲也一直存在。
不过曹阳最后又说剧院也是一个凭本事说话的地方。
真有能力的人,机会大一些。
只是金子也怕扎堆,发光的可不仅仅是一人。
曹阳说了不少,秦然很聪慧,绕来绕去,其实最关键还是“人情世故”。
如果上头有人,自然能把金子单独拿出来,单独闪闪发光。
否则即便有才华,也很容易被埋没在金山里。
很多人痛恨关系户的同时,何尝不想自己就是个关系户呢。
质疑关系户,理解关系户,成为关系户。
一回生两回熟,关系自然而然也就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