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然让苏沐月先休息,他要再忙一会。
但苏沐月并没有去睡觉,而是让秦然把资料给她,她想多多了解关于斗音。
苏沐月听完之后,便决定帮秦然把斗音上市,第一步便是弄清楚项目是如何运行的。
她知道自己没经验,短板很多,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
因此她想尽可能地多学习,多了解,早做准备。
至少也要在下周见公司其他成员之前,充分了解整个项目。
秦然很欣赏苏沐月认真的态度,把存有资料附件的U盘给了后者。
并告诉后者,有什么疑惑都可以询问他。
两人各自抱了台笔记本电脑研究资料。
秦然除了进一步完善安氏集团和小迷合作的项目计划外,还在网上搜寻雷子的信息。
谈合作,合作的对象是人。
国内流行饭桌文化不是没有原因的。
很多生意都是在饭桌上谈下来的。
口头承诺没有白纸黑字那般有法律效力。
可有些事都是秘而不宣的,双方有默契。
当然,最后还是要走正规流程。
只不过在前期的谈判中,交情也同样重要。
大部分的公司都会要求员工维系客户,特别是销售。
除了保证原有的订单外,很一些老客户还可以进行二次开发。
尤其是服务业,一些公司还有专门的大客户系统。
甚至每年都会支出一笔金额不小的经费用于维护老客户。
哪怕连银行也都是如此。
私交好,可以提高合作的可能性。
秦然身体里装的并不是二十岁的灵魂。
两辈子加在一起,他已年过半百。
而且在月影做了一段时间后,早已不是当初的生瓜蛋子。
通晓人情世故,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知世故而不世故,这也是他后来学会的。
想要拿下雷子,必须多下点功夫才行。
秦然在网上查到不少关于雷子的信息。
但他感觉有一些是编的。
比如雷子小时候喜欢下围棋,还很喜欢诗词。
真那么喜欢诗词,还会变成一个理工男?
但有些报道应该是真的。
像是雷子小时候喜欢拆、装收音机和电视机,从小就喜欢鼓捣这些玩意。
或许这便是年少时埋下的种子,长大后的雷子才做了小迷,并开发了一系列产品。
秦然在网上找到两个雷子的采访视频。
两次采访中,雷子都提起大一时在武大图书馆看到的一本书。
【硅谷之火】。
这本书对雷子的影响很大。
难怪后来雷子被称为“雷教主”。
上次见面后,秦然发现自己跟雷子还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
首先是编程,雷子大一时计算机技术就远超同班同学。
高年级的学长也不如他。
秦然是计算机大师,想来可以跟雷子进一步讨论关于编程技术上的发展。
虽说小迷打算发展一系列的产品,未来还会进军新能源车行业。
但小迷手机一直是雷子的重心,这点毋庸置疑。
另外要是雷子真的喜欢下围棋,秦然也可以瞬间精通围棋,虐一虐业余的雷子。
还有报道说雷子喜欢打鼓,秦然不确定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就更好了。
他在音乐上的造诣,足以当雷子的师父。
秦然看完雷子的采访后,更喜欢后者了。
还拉着苏沐月看了其中一段采访。
有人问在雷子最痛苦的时候,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下去的。
雷子的回答很简单。
热爱。
喜欢一件事,热爱这件事,把这件事情变成爱好。
那么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累,也不会有牢骚,遇到困难也更容易去解决。
秦然相信这是雷子的真心话。
因为雷子的过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苏沐月如今陷入了迷茫,也许能从这段视频中有所收获。
当然,想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还需要苏沐月自己去寻找。
苏沐月明白秦然为什么拉着她看这段视频,但她没有想太多。
原先的她确实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
但就在今晚,她已经知道了。
那就是帮秦然把斗音做好。
这不能算是她的兴趣爱好,但却是她想做的。
让人能坚持下去的原因,除了视频里雷子所说的“热爱”,还有一个。
那就是“爱”。
爱情同样可以是一个人奋斗的源泉,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动力。
在京城时,苏沐月就想问秦然的梦想是什么。
她不像柳依依那样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并且多年来一直默默努力。
但她可以选择跟秦然一起奋斗。
苏沐月并不觉得把自己的生活和秦然的事业挂钩,就会变成附属品。
她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苏沐月很羡慕柳依依。
但如今她也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也是她喜欢秦然的一种表现。
......
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半。
秦然不想苏沐月熬夜,便合上笔记本电脑。
“早点睡吧,明天再看。”
“嗯,我去刷个牙。”
“不是刷过了吗?”
苏沐月没搭话,视线不经意间掠过某个地方。
秦然秒懂。
晚上运动过,差点忘了。
在卫生方面,苏沐月一直很注意。
秦然看着苏沐月粉润的樱桃小嘴。
“等会再洗?”
“?”
“唔~”
.......
翌日。
昨晚近乎通宵的秦然起了个大早。
从小区外面的小店买了早餐后,秦然直接出发去厂里。
今天雷子要来,先看安氏集团的工厂,明天再去参观芯片基地。
安可让秦然负责接待。
若是真的成了,秦然是大功臣,谁也抢不走功劳。
能让雷子来中海,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
安氏集团现在名声确实不太好,但在家电业务这一块,实力没的说。
家电产品经过几十年的考验,口碑很不错。
若非安茂昌一心想要转型,进军芯片领域,安氏集团继续深耕家电行业,未必找不到一条出路。
做熟不做生。
安氏集团的底蕴摆在那,也有自己的一批忠实客户。
虽然确实在走下坡路,可也不会那么快走向灭亡。
但想要玩转芯片,岂是那么容易。
否则也不会处处受人牵制,被个别国家卡脖子。
除了家电行业外,秦然已经想好和雷子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其中就包括芯片领域。
安茂昌砸了那么多钱下去,还是有溅起一点水花的。
没到业界领先水平,可基本的制造能力还是有的。
另外就是前些年成立的芯片联盟,也能提供不少帮助。
其中包含众多科研所、高校、芯片公司在内。
秦然打算专精一项,尝试和雷子一起进军新赛道。
安茂昌之前想搞家电产品用的芯片,但是失败了。
败得一塌涂地!
秦然必然不会重蹈覆辙。
他打算做车用芯片。
安氏集团以后未必不能进军新能源车赛道。
两家完全可以合作。
秦然知道雷子会在五年后宣布造车。
他肯定雷子早就关注了,并不是突发奇想,公司内部也做过调查。
但新能源车真正的巅峰是在20年,足足有几百家造车新势力,后来陷入内卷。
19年底到20年底,新能源车的股票、基金都要涨疯了。
指数涨幅都高达夸张的百分之一百七十多。
甚至一度接近百分之两百。
不过新能源车的浪潮还要更早。
从狭义上来说,要从08年就开始算起。
当时世界各地都出台了很多政策,纷纷鼓励新能源车发展。
新能源车火起来是在15年,也就是去年。
这一年来,各大汽车制造商都推出了新能源车。
纯电的,混动的,燃料电池等等。
现在国内有购车补贴,一些区域甚至还可以免费停车。
秦然相信雷子肯定有看到过相关的资讯。
雷子前些年做过天使投资人,虽说现在不做了,可本能地会关注新兴行业的动态。
新能源车就是其中最惹人关注的赛道。
秦然猜测雷子可能早就关注了,只是想先把小迷手机做好。
毕竟成为“雷教主”,才是雷子的愿望。
不管怎么样,秦然都会尝试游说蕾子提前进入新能源车赛道。
不一定说非要现在就开始。
可以先布局,徐徐图之。
安氏集团其实不太适合造车。
一来安氏集团早已被打上了“家电企业”的标签。
二来安氏集团现在还没有还完负债,名声不好。
一个车企的名声好不好,其实很重要。
比如小迷,还有华威。
后者甚至本身不造车,但销量依旧跻身前列。
华威后续把自己跟车企分开,打算为所有车企服务,不得不说,这招很高明。
秦然现在有初步的想法,和小迷一起做。
但具体情况还要看和雷子谈得怎么样。
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性。
一种是两家企业一起造车,共同研发芯片,智能驾驶。
另一种是一家负责硬件,一家负责软件。
安氏集团可以收购有造车资质的车厂,然后给小迷代加工。
或者是两家各自做,只是商业上的合作。
最后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等斗音上市后,秦然自己做。
不过秦然并不想自己费心费力去做这件事。
到时的他早已实现财务自由,完全可以跟雷子以前一样做天使投资人。
秦然比任何人都清楚未来的趋势变化。
也知道哪些企业能经过时间的冲刷。
又有哪些企业是行业的黑马,一飞冲天!
秦然完全没必要自己动手。
投资,坐等升值和分红即可。
钱最后会变成一个数字。
不过这些都是好多年后的事情了。
当务之急是帮安可解决安氏集团现在的困境。
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合作方向,提前布局。
秦然想的比较远,他更倾向于提前投资,尽早入场,然后等升值。
别人帮忙打工,有不止一只金鸡下蛋。
有兴趣的时候,就自己做点事情。
.......
秦然暂时没跟安可说太多他对未来的计划。
一切都要等他跟雷子谈过以后再说。
而且现在安氏集团还不是安可的。
董事会成员以及其他股东不会坐视安氏集团变成安可一个人的资产。
从安氏集团大靠山倒下的那一刻起,安氏集团其实就已经不姓安了。
不过要是安可能力挽狂澜,还是有机会的。
秦然也在为此努力。
安氏集团亏欠安可太多,安茂昌又直接跑路。
为了完成安永鸿的心愿,安可出面扛下了一切。
在秦然眼里,安氏集团就该归安可所有,债务除外。
而且秦然是个帮亲不帮理的人。
无论如何,秦然都会竭尽所能帮助安可掌握安氏集团。
前阵子安茂昌又跑出国了。
本来秦然还在找安茂昌谈一谈。
之前他还特意约了徐兰霞见面,聊了不少事情。
结果隔天安茂昌就离开了。
后来秦然一直在忙,也就没去找安茂昌算账。
安燕红和安全兴都已经完蛋了。
现在就只剩下一个在国外的安茂昌。
但有机会的话,秦然不介意把安茂昌也收拾了。
据他掌握的资料来看,安茂昌并没有放弃安氏集团的想法。
很有可能,安茂昌是在等安可处理好安氏集团的烂摊子,然后回来摘桃子。
秦然肯定不会坐视这一情况发生。
另外秦然猜测安茂昌很有可能会在国外申请破产。
然后用安氏集团的名义融资,说不准打着造车的名号。
要是跟雷子一起造车,还得提防远在海外的安茂昌。
秦然考虑了很多因素,后续会一一做出预案。
目标宏大长远,需要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准备才行。
.......
秦然亲自去车间巡视了一圈,并叮嘱了车间主任。
今天会有大客户来,车间需要做好准备。
另外要告知负责接待的人,不要声张。
更不要随意拍照,透露大客户的消息。
在没有确认和小迷合作前,随意透露双方合作的消息,并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安氏集团名声不好,小迷要是受到了牵连,很可能会取消合作。
所以在签署合同前,一切都要保密。
哪怕安氏集团成了小迷家电的代加工厂,也要保密。
说实话,这对双方来说,都不适合公开。
默默赚钱才是王道。
双方都受益就好,没必要引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