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15章 有故事的老尼(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章 有故事的老尼(一)

蛋汤灌了下去后,很快有了结果。

那个女人坐了起来,这时,老眼昏花的老尼,才看清这是个青年妇人,模样长得还算俊秀,就是骨头架子长的有点大,很少见。

见她好些了,慧净便邀她禅房一坐。

从谈话中,慧净了解了他昏倒寺院的原因。

据她自己说,她是城南四十里霍家庄人,出身于乡村的一个中产家庭。小时聪明可爱,但从十五岁起,忽然骨骼发育失常,身高突飞猛进,不到半年,身高超过了所有同龄人。

十八岁,长得五大三粗,形同一个壮汉。

显然脸部发育正常,但由于身材变异的原因,直接影响了婚姻。

本来她家庭不错,可是中国式的婚配,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比如两户人家要想成为亲家,首先考虑的是双方家产,要互相差不多。

就眼前这个女子,如果按她的家庭背景,未来的女婿至少是个大户人家,否则肯定免谈。

然而就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说亲对象要求一再降低,最后竟与一杀猪屠户做了妻子。

这杀猪屠夫由于长年操刀,脾气十分暴躁。不过,在最初成婚时,他的脾气还是有所收敛的。只是到了后来,婚姻稳定下来,坏毛病便掩饰不住了,都一一暴露了出来。

赌博,喝酒,嫖女人,反正民间所有的陋习,他都有所沾染。

最可气的是,他还有一个最叫人无法忍受的缺点,便是一喝酒就醉,一醉便耍酒疯。又哭又笑,指爹骂娘的,没少给家里惹麻烦。

最近一次,把她打得死去活来。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她只好逃了出来。

丈夫家已经没法再回去了,因为如果回去,她迟早会被打死的。

她也不敢回娘家,便流浪街头。

不料生活无着,又染上了病,便想找个地方休息几天。碰到了一座古寺,看上去很破败,以为是没人的,便从一墙头的低矮处,钻了进来。

那知又饥又饿,昏倒在了院子里。

慧净听后,很是同情,热情地把她留了下来。

这个被救的女人,便是英姑。

她通过走访,得知方杰的女儿美貌无此,决定对其下手。但这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任务,必须得有一个过程。而她又不想离开京,怕别人做不好,于是决定为自己选择一个窝点。

他知道自己长相怪异,若是住在人群密集区,她怪异的长相,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对自己的行动会很不利。弄不好,还会为自己带来麻烦。

她通过走访观察,终于发现一个好处,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个地方便是清云寺。

这儿地方偏僻,寺院也早已破败不堪,多年前就没了香火,当然就没人员流动。

寺院里只有一个老尼,已是风烛残年,眼花耳背,反应迟钝。能和她住在一起,自己的行动就完全可以不受限制。

她装做很可怜的样子,向慧净提出,要在这儿住一段时间,调养身体。

说自己这个长相,牛高马大的,太不受男人们欢迎了。无论嫁给谁,都不会被喜欢,最后都会分手。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一个人孤独终老,少了许多烦恼。

说自己希望做个佛门俗家弟子,希望慧净能收留他。

慧净当然求之不得,满口答应。

原来,慧净有自己的想法。

曲指算来,他在这儿已生活了三十多年。年轻时一个人生活在这儿,也没感到不方便过。

然而岁月无情,她渐渐变老了,身体不那么灵活了,许多以前能干的事,现在干不动了。

有一天,他在台阶上摔了一跤,躺了十多天,才起了床。

躺在床上的那些天,她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孤苦无依,什么叫老来难。而这还没到最不堪的时候,这才刚刚开始。

因此英姑的到来,很符合她的内心期望,至少两个相同遭遇的女人在一起,有了困难可以互相照应。

比如英姑年轻,体力好,他可以做许多慧净现在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比如买东西,做饭等。

而英姑虽然辛苦了些,也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如总算有了一个存身之所,不需要再为一日三餐,四处奔波。

为了便于行动,他和老尼选择两个房间睡,就是为了方便知道挖地洞的进展情况。

她几乎每夜都出去活动,从没被发现过。

人老了,对什么事都不敏感了。

在开始,慧净对英姑很客气,没安排她做太多的事。

几天过去了,熟悉了,双方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英姑承担的事就多了起来。

首先就是到外面购物。

购物就牵扯到一个钱的问题。

对于这点,英姑并不把它当成一个事看,她缺少的是一个给她带来安全感的地方,可不缺钱。

可有钱,她也不敢消费,怕大手大脚地花钱,暴露了身份,与自己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可怜相不符。

因此买东西时,老尼给的钱她总是很愉快地接受。在买东西时,如果老尼的钱不够宽余时,她会用自己的钱垫付,反正老尼很少出门,对市场物资的价格不怎么关心。

但不久她发现,自己这一招根本不灵。

她自己的钱,根本用不上,因为每次老尼给她买东西的钱,都绰绰有余。

她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老尼的富有,打破了他的想象。

她原以为,这是个几乎要成为废墟的破庙,肯定收不到香火线。

老尼在这儿这么多年,没有收入,日子肯定不好过。

人嘛,都是要生活的,没钱可不行。

可是,从每次老尼给她买东西所给钱的数目上看,她并不差钱。

于是,英姑怀疑,这个老尼年轻时一定很勤奋,会经常到下面化缘,积攒了一些钱,才老来生活无忧。

但从和老尼的交谈中了解到,老尼年轻时从不化缘,说那样像个乞丐似的,她拉不下脸面。

就这样一直在寺里,过着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英姑一下子想到,这个老尼一定很不简单,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