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44章 雪中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去了大同,路上又游览了几个景点,到目的地后,己是十月中旬。

按理说,这个季节还不是太冷。

岂料那一年天气特殊,天冷的异常早。加之大同本来就临近漠北,气候寒冷是常态。陆宁来这儿不久,就开始飘雪,不过不是很大。如果他们这时候选择离开,还来得及。

但偏偏他们对此地的气候不了解,以为天气很快就会转好,那时再走不迟。

因此住到旅馆里,等待着天气的变化。

谁知越等情况越糟。

天气不但未晴,反而更加寒冷。天气飘着雪花不说,风也越刮越大,在屋里都能听到带着刺耳的哨音,在空中刮过,很是烦人。

他们在北平生活了几年,从没感到如此寒冷过。

其实北平的冬天也是很冷的,不过那儿取暖条件好啊。一到冬季,府里便点上了火炉,大火熊熊燃烧,昼夜不停,穿很少的衣服都可以过冬。

哪象这破地方,冷不说,店家还是那种属铁公鸡的,虽然给点了火炉,其实真没啥感觉,屋内照样比外头冷。陆宁受不了,一整天都钻在被窝里打哆嗦。

后来,经过交涉,他们愿意多付一笔钱,店东才同意解封对他们烧柴的限制,寒冷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时间进入十一月份,天气变得更糟,不但天气末晴,反而由小雪,变成大雪了。

这时候,他们实际游玩的天数,己超过计划两个多月。所带的金钱,开始发出预警信号,提示他们,照这样每天毫无节制地消耗,这笔钱用不了半个月,便见底了。

半个月,即使现在动身回京,也不可能在这个时间内走到家。

这时,手下建议向大同地方官寻求帮忙。

因为他们身上带有永乐大帝的信函,看到信函的地方官,有义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是永乐大帝亲口许诺的。

但是这种帮助,也可能是他们在大同居住期间,提供一个温暖些的场所罢了。他们并没有在大同长时间住下去的打算,一旦天气好转,他们还是回京城自己的住处,享受那里的冬天,而不是像个乞丐,到处求人施舍。

他拒绝了手下向当地求助的想法,坚持再等几天,看情况是否起变化。

几天后,大雪果然停了,到处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他们面对着这美丽的雪景,不禁发了愁,是走还是留?

天气越来越冷,滴水成冰。等雪融化完再走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天气,冷是主旋律,阳光没一点温度。要使雪融化完还不得牛年马月,况且谁也不敢保证,是不是过几天还有另一场雪降下来。

因此他们决定,步行回京。

雪太深,坐车危险。加上他们又是在热带长大的人,感觉在冰天雪地里走路,一定很刺激。

他们每个人买了一双牛皮靴子,一个羊皮袄,一个狐狸帽子,便出发了。

由于积雪深,路滑,第一天他们走了四十里。

他们对这个速度当然极不满意,照这个走法,春节都要在路上过了。

天黑后,他们住进了一家旅店。

这是一个小镇,即使他们住的是镇上最好的店,也极其的简陋。店家不提供炭火,所有的冷都得自己扛。

无论怎样协商,店家也不提供火炉。

在这儿住的都是劳苦大众型,像陆宁这种多财又难伺候的主,店家很不喜欢。

“收你那点银子,要求提供这提供那,烦不烦人?爱住不住,不住拉倒,把你的店钱返还给你,想去哪儿去哪儿。”店老板不高兴了,脸色变得很难看。

正所谓此消彼长,店主人一生气,几个人立马老实了。

这寒冷的夜,出门在外的人,除了旅店,还能到哪儿去啊?总不能在雪地里趴一宿吧,那还不把人冻死。

其实他们也知道错怪店家了,人家就这条件,提供不出高等级的服务来。再说,人家收费又不多,互相体谅吧。

三个人各自钻进了被窝,由于走了一天的路,很累,几个人胡扯了几句,便都头一歪,进入了梦乡。

三个人的异常行为,引起了隔壁两个人的注意。

这是两个贼,由于连天大雪,路上交通阻断,没有了客商,断了他们的财路,心里焦急,特出来打零食吃。

一天也没碰到合适的生意,晚上住在店里。正好是陆宁的隔壁,几个人的谈话被他们听了个一清二楚。二人判断,虽然这三个人身份不明,但肯定有钱。心内十分欢喜,暗说生意来了,便小声密谋起来。

次日天刚亮,陆宁几个人起来,嗽了口,给店家打了声招呼,便开始了一天的行程。

路过一个包子铺,每人吃了一盘包子,喝了一碗热粥,感觉身上暖和了不少。

今天,他们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计划走九十里。

九十里外的地方,正好有一个镇叫两道沟,是个大镇,他们准备到那儿投宿。

天气很好,阳光照到雪上,很刺眼。地上的雪,被行人踩踏后,又硬又滑,稍不小心,就会跌跟斗,这大大地限制了他们行走的速度。

在经过了一个村子时,碰到了两个人,主动上来搭讪。原来是两个布匹贩子,一个姓张,一个姓谢。他们雪前相约到大同进货,遇到大雪,货物紧张,价格暴涨,己失去了利润空间,便放弃了这次生意,返回老家。

正好同路。

他们每人背一个大袋子,都显得很沉重,好像里面全是钱,二人护的很紧。

开始二人还有戒备,但不久,几个人就熟悉了,话也多起来了。

两个人常走这条路,对这儿非常熟悉。又由于是生意人,十分健谈。就不时讲些笑话,讲些本地的风土人情啥的,气氛轻松不少。

上午,他们在一个集镇上吃了饭,向前走了不远,是一个三叉路口。

本来,面对这个三叉路口,几个人是不需要犹豫的,顺着大路走就是。

这条大路就是通往两道口的。

但是老张又说,这两条道都是通往两道沟的,只不过一条是大道,一条是小道。

大道和小道的区别是,大道可以行车马,而小道是过不了车的,只能步行。

不过这对他们没什么影响,几个人都是徒步行走的,再狭窄的路也能通过。

关于大小道的选择,他们征求陆宁的意见。

假如陆宁三人不同意走小道,他们就此分手,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互不干涉。

反正老张他们注定是走小道的。

少走二十里,对于徒步行走的人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诱惑,况且几个人在一起走的很愉快。

于是陆宁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道。

本来大雪后,路上行人就稀少,上了小路后,就更见不到人了。

路也难走了许多,都是山路。

一路之上,几乎看不到村庄。

终于,在天快要黑时,前方出现了一个村庄的影子。老张说这村叫尹村,村里有卖酒水的,也有卖面糕的,不妨到村里买一些。

到二道沟还有十八里,到那儿估计天黑了。

大家一致同意。

最后商定陆宁和老谢留下来看行李,老张三个人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