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坐在吉普车的前排,透过车窗,看见孙庆正在广场,跳着年代特有的迪斯科舞。
动作非常的熟练,而且节奏感也非常好。
借别人的鞋来穿,李国庆可从来没有做过。
他宁可光着脚,也不愿意别人穿过的鞋。
拿了出场费,在这个时间点要拒绝已经来不及了。
只好试着委婉地说原因,看看能否答应。
“王副局长,我看还是算了,你看孙庆正在跳舞,他的鞋码可能不合适我的脚。”
“你们两个的身高差不多,鞋子应该差不了多少的。你是不是怕他不借给你?”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就去借,难道要我去?”
李国庆听到王明发这么说,心里面极不爽,但是,既然已经拿了别人的钱,也只好忍气吞声。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看在钱的份上,此刻的他只好忍住。
大丈夫做事情,必须要沉得住气,特别是在这年代。
万一被扣上其他的帽子,这辈子可就在监狱里度过了,想想都觉得可怕。
当他开门想下车的时候,王明发叫住了他。
“算了,时间紧迫。你还是在车上等吧,你穿着这么好看,我怕孙庆看到不愿意借,我下去问就可以了。”
表面上王明发是替李国庆着想,其实是想趁机问一下孙庆对王小雨的印象怎么样。
作为一个老父亲,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婚姻大事才是最重要。
只要孙庆对王小雨的印象好,他下一步就是登门找孙长浩提起往事。
本来从政的王明发对这些经商的人没什么好印象,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觉得他们都是资本家,靠的都是坑蒙拐骗赚取差价。
但是自从改革的春风吹响了之后。
很多本来已经面临倒闭的工厂纷纷焕发生机。企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厂里的领导收入可比当官的要高。
王明发每次下乡都能感受到什么叫做差距。
现在大家对于从商的态度发生转变,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觉得有必要与孙长浩强强联手。
孙长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经把厂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成为了全县的纳税大户。
可以这么说,在以前,王明发可真的看不上孙长浩,若不是王小雨,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他根本就不会这么着急着把她嫁出去。
在昨天晚上吃晚饭时,王明发从孙庆口中得知,每个月还给李国庆发放好处费。
且金额不算小,相当于他两个月的收入。
吃回扣这可是一个赚钱的好门路。
凭借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结交到的人脉,他觉得完全可以做得比李国庆好。
谁不爱钱,当官的也不例外,特别是像王明发这种,学历又不高,靠着时代的红利才坐上了今天的位置。
人们经常开玩笑说,权力不用过期作废。
王明发把这些话都记在了心里。
现在有50多岁了,距离退休的日子也不远了。
才知道,以自己的有限能力成为副局长,应该算是最高点了。
他之所以这么努力的表现自己,在联系翻译的事情上,亲自上门来找李国庆。
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想在退休之前升到局长的位置。
以后的退休金就高了。
李国庆不知道王明发心里的想法。
他以为王明发只是想纯粹的借助他的名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已。
看到王明发主动说要下车找孙庆借鞋子。
他以为这是王明发为了讨好他才这么做的。
从车窗往外看,李国庆见王明发跟孙庆之间聊得很投机。
不像是只聊借鞋子这么简单,心中只是有了一点不解,但是也没往心里想。
几分钟之后。
孙庆跟随王明发的身后,来到了吉普车旁边。
他敲了敲车窗对李国庆说道:“国庆哥,你穿几号鞋?”
“42号。”
“太巧了,我也是穿42号。来咱俩的脚一样,你拿去穿吧!”
孙庆把自己脚上的鞋子脱了下来。
这双鞋子是他舅舅送的。在整个县城里没有一个人能穿得起。
因为鞋子是国外很贵的品牌鞋。
平时孙庆也非常爱护,只要出门鞋子都会擦得光亮。
在一次卖磁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顾客不小心踩到了孙庆的皮鞋。
孙庆当场就骂了起来,还说这鞋子就相当于他的媳妇,任何人都碰不得。
当初跟王小雨一起到大坪镇时,他是嫌弃到下岗村的路有泥巴,害怕自己的鞋子,因为走泥巴路变脏,所以宁可在镇上卖磁带,也不到农村。
就是这么宝贝的一双鞋子,孙庆居然乖乖的脱下鞋子,同意借出。
那也是因为想在王明发面前好好表现自己的大方,他的心里是不情愿的,但也只好装作没事的样子。
李国庆看到孙庆把鞋子脱下,把吉普车门打开后,接过孙庆手中的黑色皮鞋。再把自己脚上的解放鞋脱下来递给孙庆。
孙庆摇头表示拒绝:“算了,你这鞋子穿那么久了,我可不想穿。”
“这大冷天的你光脚怎么回去?”
“没事,等一下商场开门后,我去买一双新的来穿就行了。
不过我可跟你先说明,我这鞋子,一般人我是不借的,这也是看到王叔叔的面子,我才借的。你可不要把它穿坏了,要不你可赔不起。”
“放心好了,翻译的时候我会穿上。翻译结束我就换上解放鞋。像我这种身份的人,穿皮鞋不习惯。”
“你知道就好。”
两个人表面上是客客气气,实则都在暗自较劲。
李国庆之前还以为孙庆是他穿越过来,算是比较靠谱的一个搭档。
没想到居然因为一双鞋子,而对他有敌意。
这也让他清楚地了解到,人性的另外一个特点。
那就是,你觉得别人对你好,仅仅是你觉得。
仅限于两个人之间实力相当的时候。才会维持这种良好的局面。
当有一天你混的比他好,这种关系就会发生改变。
李国庆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
他觉得只要不让他利益受到损失可以当做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