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此,这道罪己诏,像是一个大炮仗一样,在大明朝震响。

罪己诏中,列举了天启皇帝朱由校本身的问题,当然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皇帝玩心太太了。

并没有认真处理国家大事,这是要着重说明单。

因此,说起来,这份罪己诏上面的内容,还是比较务实的。

这份罪己诏,可以说,来的比较及时,让原本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在这一刻,有了一丝曙光的注入。

虽然,谁也不知道,这个帝国最终的走向。

可当他们知道,他们的皇帝,承认了自己的罪责,而且接下来,他也会着手处理政务,这让国内的百姓们。

在心理上好受了许多,毕竟这个政权,已经统治了这片土地上百年了,一句正统皇权,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算是各地叛军们,说的多好听,但究其原因,一个皇权正统,可不是谁能一下子抹除的。

朱由校的速度,那也是非常快的,在查抄了几个官员后,将这些家产充公,随后这些钱,便被分为了几份。

除了边军方面的粮饷外,便是针对国内的灾情。

没错,自从明中期开始,其实这片土地上,灾情不断,旱灾、涝灾等等不断,这种天灾,才是最为致命的。

它使得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加剧下降,如果这个时期,再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扰,国内野心家冒头。

那可就有了王朝末期的景象了,刚好这一切,天启一朝,不对往他之前推,两三朝左右,便已经有了这个迹象了。

华夏的老百姓,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安抚的百姓,也是最好的百姓,他们所求的,也只不过是三餐温饱。

百姓可不会关心,谁当了皇帝,那个政权被推翻了,那个政权上位了。

当然内心的恐惧是有的,但这些事情,跟他们关系不大,谁让他吃饱,谁就是最好的政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剧了整个国家民心的不稳定。

因此,这才是最为严重的。

所以,朱由校从中划出一部分钱财来,用于赈灾,可以说,其实有一部分原因,之后的政权,他们或多或少,遇到了明朝最为衰败时期,捡到了一个漏。

不然,这个庞大的帝国,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覆灭的。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这些钱财,朱由校并未直接下拨,而是用来与外邦做起了生意来,没错,天启一朝,其实他们与外邦接触的也比较多。

而这些钱财,用来购买粮食和赈灾之类的东西。

那外邦,是否希望与明朝做生意,那自然是希望的,毕竟当前的大明朝,虽然已经进入了衰败期。

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但他们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下一个朝代末年,说到底,还是因为利益的问题,加剧了王朝的没落,当前的大明朝,自然也是一样的。

外面那些国家,其实也希望,从明朝获得利益。

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希望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继续当皇帝,毕竟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一个隆庆开关,还有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使得全天下的钱财,有三分之一的流入了大明朝。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全天下三分之一的钱财流向大明,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谁都知道大明朝的富裕。

不然某个航海家,也不会说,东方那个国家,黄金遍布了。

皇帝出手,并且时时监督,那这个速度,自然是非常的快的,因此,没过多长时间,一批批的粮食之类的物品。

就被押送了回来。

从京城往外延伸,效果自然是非常显着的,收到赈灾粮食的老百姓,无一不是跪下身来,瑶瑶看向皇帝所在的方向。

口中大呼万岁之类的。

看到这一幕,朱由校感觉身上的担子,皇帝这个身份,从未有过像是今天一样的沉重,肩负着国家使命。

当然,这也是王小帅提出来的。

作为一个不算是太平君主的帝王,其实还是要亲自查看下民间的情况,不然只是关注于奏折,很多事情。

他都不知道,总不能人家说啥,就是啥吧。

因此,这一天,朱由校放下了所有的奏折,带着老朱家的众人,出现在了京城外面。

当朱由校,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的灾民,这一刻,他总算是知道了皇权重担,更是更加直观的知道了他治下的大明朝,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况。

对于有流民出现在京城,这一点,并不奇怪,其实在天启一朝之前,便已经出现了,毕竟当前的大明朝。

除了灾害意外,还有人祸。

各地反叛势力,那可是逐渐增加中。

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们,如果要是不加入反叛,那他们就要成为流民,而天下,哪里能去,哪里最为富裕。

他们自然是清楚的。

因此,大批的流民,便向着京城地区而来。

老朱等人,自然也在列的,当他们看到面前的情况后,特别是经历过这种情况的老朱,那脸色。

非常的难看。

毕竟元末,也是这一番景象。

“唉,原来此刻的大明朝,已经成了这一番景象了,真是时也命也...”

老朱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叹的说道。

但说完,他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作为一个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帝王,他要比朱家诸人,都了解这种情况。

“原来这才是真实的情况啊,朕,真是该死啊,大明的子民们,过的太苦了...”

朱由校喃喃自语的说道。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情况后,回到皇宫内的朱由校,每天奏折在手,无暇顾及其他的问题,他也不需要其他人去督促他了。

因为只有真正见过这种情况的人,才知道这一切的残酷。

作为一个少年天子,他的人性,其实还处于正常人的水平,并不像是那种玩弄权术几十载的人。

因此,在见识过京城外灾民们的情况后,他认真了起来。

每天发出去的奏折,还有旨意,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但产生的效果,非常大,没办法,谁让他身边,有十多位经验丰富的帝王,辅助着他,这个待遇,其他人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