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第378章 纷乱的西伯利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夏国防军的出兵行动,始自1918年的夏天。

是时,尽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但列强们却早已分出兵力,从四面八方侵入了新生的“红色露西亚”,这倒是让华夏落在了后面。

再后来,甚至在这个新生政权西侧的一线,一些不算大的民族国家也纷纷加入了行动,使得出兵的国家达到十数个之多。

列强们出兵的意图很简单很直接,是典型的想“趁病要命”,借着新政权尚弱小且内乱严重,伺机将其彻底扼杀,顺带控制巴库的石油资源。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国家,如日本,就是纯纯的想趁火打劫,捞取好处。

至于“红色露西亚”西边的那些小国们,则更多是基于领土的纠葛,和积久的旧怨,因此这些国家在军事行动中反而最为积极,其中刚刚获得独立的波兰更是倾国投入。

由于地缘和人群,以及经济分布等原因,这个新政权无论是安内还是攘外,重心皆首先集中在其欧洲的部分。

直到1919年秋天,大规模的战事才开始蔓延向东方,这也就给华夏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而在此之前,辽阔的西伯利亚则主要掌握在反对“红色露西亚”的势力手中,其各派力量纷乱繁杂,特别是在华夏国防军出兵之前。

且说华夏正式出兵的时间相对较晚,这也意味着其在事先进行了充分的谋划和准备,在正式行动之前,还采取了许多必要的措施。

就在1918年3月,“红色露西亚”与德国签订和约宣布退出世界大战之时,得到消息的华夏便很快做出了反应。

一方面,华夏利用各种内外舆论宣传手段,连番累牍的介绍1909年《关于东方国际事务的协定》的一切相关内容,其用意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国防军海军于3月底便派出舰队,对海参崴开始了长期的不间断的监视,为后续采取直接行动进行铺垫。

同时,当听闻列强有出兵远东的意图时,华夏当局立刻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外交声明,重申了华夏对北方国土的一贯主张,还警告各国切勿触及红线,否则后果自负。

华夏表明态度之后,美国第一个做出回应,宣称尊重华夏的立场,并且放弃原定在远东的行动计划,而是改为以非军事介入为主,最后仅是象征性的向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派出了少量部队。

继美国之后,英法两国也纷纷仿效,其实这三国心里都很清楚,在当前的形势下,公开得罪华夏是多么不明智的选择,只要对方不做出过分之举,何苦自找麻烦。

至于日本,原本是想通过海参崴,至少也要捞取日本海沿岸的滨海地区,结果尚未付诸实施便遭迎头棒喝。

随着美英法相继表态,日本自讨无法独自挑战华夏,便只得把目标转向了勘察加半岛方向,并且一次就派出了一个旅团的兵力,后来又持续增兵至一个半师团。

对于日本想霸占勘察加的野心,华夏方面看得明白,但却暂时未予以理会。

这一来是华夏有主要任务要完成,徒生过多枝节易招忌树敌,于事无益。

再者,想那美英等国岂是善与之辈,到时自会有人去找日本的晦气,且有热闹看便是了。

于是,华夏方面便集中力量进行着全方位的准备,随后国防军在7月间分多路齐进,正式越过了从前与原沙俄之间的分界线。

此时,在泛西伯利亚地区的各支势力,已经纠结在了一起,结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

其中最有实力的,当属在东方临时政府中掌握着军政大权的,前沙俄军事贵族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和远东哥萨克头子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这二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其关系不算融洽。

前者受到旧军队的拥护,得以在鄂木斯克一手遮天,并得到在欧洲方向作战的保皇派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等人的认同。

而其本人则比较理想主义,有名望但简单优柔。

后者则完全相反,常被人评价为贪婪、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顾自己的观点。

其势力主要集中在外贝加尔地区(柏海儿湖以东),在那里他拥有一支招募来的军纪极差的雇佣军,并得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协助。

提到捷斯军团,这又是一支颇具实力的,对地区局势产生着重大影响的军事势力。

该军团最开始是由一群志愿者,为了建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而组成的战斗单位,后来又有许多捷克和斯洛伐克俘虏加入其中,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协约国阵营中竭力表现,试图以自身的贡献来换得独立的祖国。

在大战中,捷斯军团广泛的投入到西线、南线和东线战场,对德奥作战,其中大部在战后如愿的回到了获得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

然而在他们当中,并不是所有人的归国行程都是一帆风顺的,当1917年至1918年沙俄变天时,身处东线战场的捷斯军团部队就陷入了困境。

后来他们接受了协约国的建议,准备转移到其他国家继续参加战争,这也为“红色露西亚”所接受。

离开的出口主要有两处,一个是北方的阿尔汉格尔港,另一个则是远东的海参崴。

只可惜通往前一处的路线很快就被德军切断了,于是捷斯军团的绝大多数部队只能踏上近万公里的旅程,前往海参崴。

可是在这个正处于非常时期的国度里,混乱随处可见,捷斯军团在如此行军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而这也正是协约国所预谋且十分期待的。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此,在误会和处置失措下,捷斯军团发生了叛乱,是时五万名军团官兵,正散布在整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沿线。

于是捷斯军团各部一不做二不休,决定以武力完成行军,竟在华夏即将出兵之时,基本打通了全线。

捷斯军团的“成就”令协约国大喜过望,因此他们改变初衷,准备让该军团留在那个国家,与临时政府部队共同对抗“红色露西亚”。

而英、法、美等国出兵远东的借口,也正是为捷斯军团提供援助。

【终于进入到本书正文的最后一卷了,为了兑现承诺,此前大家满足了我催更过百的愿望,今天回报以双更。

以后若还能如此,我仍会尽可能的加更,当然“用爱发电”也希望能越来越多。

真的很感谢大家在全文的后期还能继续给予我支持,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