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前传之节十九:陈济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购入“玉兰花”号的当年,陈济生在黄浦江边,英国租地的对岸,陆家嘴的东南侧,购买了一大片土地。在那里,修建了码头和修船工厂。

后来又建了船坞,再后来经过逐步发展成立了“东和浦江造船厂”。

这座近代化的民办商业造船厂,从承揽来沪华洋船舶的维护、修理起家,逐步发展壮大,并向造船及其他领域扩展。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陈济生结交的洋人朋友,都提供了帮助。

其中就包括,道光二十六年腊月上任的,法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查尔斯·德·敏体尼。

还有在道光二十八年十月,新任美国上海领事的约翰·祁理蕴,等等。

他们帮助陈济生,陆续从海外聘来了一批技术工匠,并购进了很多设备。这些工匠和设备,为浦江造船厂奠定了原始的技术基础。

当然他们也不是白帮忙的,既能够让各自国家扩大了在上海的影响,个人也都得到了不少好处。

总之,在陈济生的努力经营下,也在其他家人的帮衬下。渐渐的,陈家的生意已经远超出原来的商贸范畴,逐步触及到各项近代事业,而且规模越做越大。

陈济生真不愧是个好掌柜,在这方面的能力和天赋,让他那两个出过洋的兄弟都由衷的叹服。

通过商贸和其他往来,在上海这个地方,陈济生逐步与各路洋人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也在本土商人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俨然已成为上海商界的民间首脑。

道光二十七年初秋,陈济云果然告了假,带了家小南下省亲。

陈济云这次归来,带回了一对儿女。特别他那小女儿是出生在京城的,这是第一次来到南方,让当爷爷的陈堂看着喜笑颜开。把孙儿、孙女抱在怀里,乐得嘴都合不拢。

陈济方在这一年,也添了次子,让陈家人丁再增兴旺。

不久前,陈堂还给陈济怀定了门亲事,进口添丁也是早晚的事了。反正不管怎么来看,如今陈家都是家和事兴。一家人天伦齐聚,让陈堂心里甭提有多美了。

在江宁团聚的数日里,方、怀两兄弟,又给陈济云大讲海外之事,陈堂和陈济生也跟着旁听。

对于陈济云而言,最初极为反感,甚至多次斥责弟弟们。

但他们所讲之事,桩桩件件却都前所未闻,无不令他感到震惊,引得他渐渐的也生起兴趣。

两代人还时不时就一些问题做一番议论,陈堂和陈济生对很多外洋之事已经有了诸多感悟,常能有自己的见地。

看到他们如此,让陈济云感到诧异,并也受到影响,跟着渐生思绪。

不日后,陈济云回象山祭祖。随后,应陈济生和陈济怀之邀,绕道上海一游。

在上海,几个弟弟陪着陈济云,视察了东和商行的事业,参观黄浦江畔的英国租界,见到了江海之中的外洋轮船,造访了城郊的同文学校。

上海的气象再次触动了陈济云。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鲜,与他从前所见皆不相同。

回京前,他也终于对家人敞露心扉,认为此次省亲,真是不虚此行,除了与亲人团聚,更是大开了眼界。

回到京城后,陈济云认真的研读弟弟们送给他的译书,又常回想起南下时的见闻。相比之下,近身前的情形则是十分不堪。

自己身任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的闲职,而京城里的官场如同在坟墓中一般死气沉沉。

想想自己,除了曾短暂的外放学政以外,这些年都深陷于此,不禁觉得时光荒度。

他很羡慕自己的兄弟,既能在父亲身前尽孝,又能自在的有所作为。这些都令他产生了深深的思索。

另一个时常深思的人,是陈济方。

他自幼喜欢兵学,在海外时又惊叹于西方的技术和新式战法,还收集了大量的书籍、资料。

归国后,他一改以往喜好四处郊游的做派,除了几次协助处理上海事务外,就几乎再不出门。而是整日忙于整理从海外带回来的收集,几乎成了一位“治学者”。

同文学校成立以后,陈济方如获至宝,为了方便与那些洋教员交流,后来索性迁到了上海居住。

闲暇之余,陈济方也常回想起“鸦片战争”时清军的溃败之状。久思之下,他想试练一支新式军队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他曾多次向陈堂说过自己的这个想法和缘由,都被陈堂断然拒绝了。

陈堂岂能不明白陈济方所讲的道理,可私自练兵是大忌,他哪敢轻易触碰。

这些年陈家与洋人做贸易,又涉及引入西学,研习洋人的技术,已经很是惹人非议了。

若不是他在朝中根基尚深,当今皇帝又安于现状,早就没有陈家今日的模样了。

可陈济方的反复讲说,的确也令他心动。

更主要的是,当年大清在英国人面前溃败时,他是亲身经历者。若再遇此难,徒当奈何,真的就只能这样无所作为么?

事情直到道光二十八年初春,似乎才有了转机。

一天,陈堂收到安徽巡抚呈报的公文,其中提到,最近一段时期,在池州府一带的长江水域,常有水匪出没。水匪专劫往来商运的船只,除了抢劫财物,也时有杀人烧船之举。

原来,由于此前的那场战乱,再加上近年各地多有天灾发生,致使百姓受难,流离失所者甚多。

江苏等两江诸省虽然经过恢复和安抚,缓解不少,但别省流民涌入者依然不断。

而随着这些年开放了海路通商,内地有关的商路也随之日渐兴旺。各处流民见商路上有利可图,便常结成盗匪,或在陆上,或于航道,劫掠伤人时有发生。

各地的官府为此,曾多次组织进剿。然而,官兵腐弱无能,剿不能除,反而损及自身,甚至还出现了官匪合流的情况。

诸如这类的呈报,近来陈堂已时常收到。

陈堂因为此等事情心生忧虑,忽然又想起陈济方此前提到的事情,他觉得这两件事似乎可以结合起来。正当他还在犹豫之时,陈济生却急冲冲的来找他告状了。

一问才知,原来陈家的商货竟然也遭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