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前传之节十七:旧去新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过后的一个黄道吉日,在英国人的租地内,陈家在选址上正式开始了施工。

在这块位于租地内的南缘,黄浦江畔的土地上,将建起未来陈家对外贸易的前沿中心。

不过巴富尔却见不到这一幕了。

因为与英国政府间存在矛盾,他已经辞职了,并计划在七月离开上海。接替他的,将是英国原驻福州领事,罗瑟褔·阿礼国。

陈济怀在得知巴富尔即将去职的消息后,很有些遗憾。

毕竟军人出身的巴富尔,性格直爽,沟通合作起来也还算愉快,如今刚刚起步却戛然而止。

他专门去了趟上海,看望了临行前的巴富尔。巴富尔见到陈济怀专程来看他,很是高兴,他已经把这位“陈兄弟”当成朋友了。

惜别之余,巴富尔提醒陈济怀,和他这个半路出家的外交官相比,他的继任者是个职业的,日后交往可得多留神。

陈济怀很感谢巴富尔的帮助和提醒。虽然碍于各种不便,不能最后送巴富尔登船,但在祝福之余,他送给了巴富尔一大笔路费。

这笔钱也是作为巴富尔不能留在上海与陈家合作生意的补偿,算是兑现了陈济怀当初答应他入股的承诺。

巴富尔竟因此激动起来,他由衷的赞赏陈济怀守信诺言的品格。有这么一个非常不错的朋友,却不能继续共处真是万分遗憾。

巴富尔走后的次月,英国新任领事阿礼国,来到了上海。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年轻的英国翻译,名叫哈里·斯密斯·巴夏礼。

正如巴富尔所言,阿礼国果然是个难缠的家伙。

就任没多久,他就敏锐的察觉到,陈济怀与巴富尔之间存在秘密交易。在随后的调查中,他了解到陈济怀才是《上海租地章程》中方的真正谈判者。

于是,抓住陈济怀一次到上海的机会,他主动找上门来。

这是双方的首轮交锋。

切入正题没多久,阿礼国就明白的告诉陈济怀,《租地章程》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他认为这里面一定另有隐情。作为大英派驻上海的代表,他一定会彻查清楚的。

他还强调,会致力于重新签订一部更能够满足英国人利益的新章程。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必要,会收回陈家已经在租地内选购的地块。

面对态度强硬的阿礼国,陈济怀倒是很平和,聆听时甚至面带微笑。

直到阿礼国的喋喋不休结束后,他才慢条斯理的说道:“领事先生,据我所知,遵守契约是你们西方人基本的品德。我想,这一点您不会不认同吧。

“当然,我能够理解,您作为新任者,急于建立功业的心情。不过,我个人倒是认为这个章程很合理,并没有违背两国间已经签订的任何条约。

“您也尽可以把您的诉求,向我们的道台大人提出来,我想你们之间应该有的是时间去交流。而我,只是一介百姓,就爱莫能助了。

“如果您对民间的商业合作感兴趣,那咱们倒是可以沟通。另外,我想告诉您的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我想慢慢的您就会了解到了。

“别着急,等到您明白了这些之后,我相信我们之间还是可以谈的,说不定还能进行得很愉快……”

听了陈济怀的话,阿礼国竟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正当他语塞时,已不愿多聊的陈济怀,已经起身送客了。

尽管阿礼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无功而返。

初次见面,便吃了一个软钉子,也让他明白了,这上海的情况,确实与别处不同,难怪巴富尔从这里讨不到便宜呢。

通过这次谈话,也让陈济怀了解到,对方确实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今后彼此之间,是合作还是争斗都有可能发生,至于会偏向哪个,就要看局势的发展了。

不过陈济怀也不是善茬,既然阿礼国已经打上门来,那也一定要还以颜色,绝不能落了下风。

机会很快就来了。

此前美国未在上海派驻正式代表,随着事务的需要,便在这年夏天任命旗昌洋行的合伙人亨利·吴利国,为代理上海领事。

吴利国是个商人,因为生意的原因,与陈济生关系熟络。作为首任,他既然承担了领事的职务,就得想着如何设馆立旗。

得到消息的陈济怀,这下逮到了出口恶气的去处。

他让陈济生借向吴利国道贺的机会,暗中送去了馊主意。吴利国果然受领,随即在英租界内设立领事馆,并升起美国国旗。

这引起阿礼国的抗议,但这事儿又不违背《租地章程》,气得他发了好大一阵光火,却还不知原来是陈济怀在背后使的坏。

这一年的秋试很快就到了。虽然出洋耽搁了几年,好在底子尚好,在很是用了几个月功后,陈济怀还算顺利的考取了举人。

原本就应该准备第二年春天的会试了,不过盘算了一下,毕竟落下了几年的功课,虽然侥幸通过了乡试,但进京参考,还是信心不足。最后决定先多苦读几年再说吧。

这年年关过后,正月里,远在京城的陈济云捎来书信。

在信中他告诉陈堂,年节上,他曾去穆中堂的府上拜礼。听穆彰阿说起,皇帝有将现任两江总督壁昌调入京职之意。

如若如此,穆彰阿准备保荐陈堂接领两江。估计此事等年后复朝便会开始议论,不久就会定下来。要陈堂心中有数,好早做准备。

此外,陈济云在信中说起,他已经连续在京数载了,十分想念父亲。两个弟弟也许久未曾见过,不知变成何样,心中很是挂念。

所以他预备年内告个长假,携带家小南下省亲。

果如陈济云所言,三月间,谕旨传来,壁昌授内大臣,奉旨入京。同时命陈堂以江苏巡抚之职,暂署两江。

又过不到一个月,圣谕再至,署理之名终于变成了实授,并加兵部尚书衔,陈堂从此正式开府两江。

这两江总督,全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是大清国共设有的八位封疆总督中,管辖省份最多的,节制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二十九府又十州富庶之地。相当于掌管着大清的钱袋子,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

如今陈堂已是朝中最重要的封疆大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