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第358章 先看看热闹不好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14年8月初,在短短一周之内,欧洲对抗已久的两大集团中的各国,纷纷开始了总动员并向敌对国家宣战,一场世界大战的序幕就此揭开。

战争爆发之后,交战双方除了按照各自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调兵遣将,还为了增加己方获胜的砝码,皆不遗余力的展开了外交上的努力。

这样做的目标无非就是两个,一是分化敌方阵营,二是拉拢中立国家偏向己方。

对于前者,协约国集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成功的“策反”了同盟国集团中的意大利王国,先是在战争初期保持了中立,后来干脆倒戈加入协约国阵营参战。

至于后者,则似乎是同盟国集团占得了先机,他们相继诱使一度摇摆不定的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先后加入了同盟国阵营,给东线战场的敌人沙俄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然而交战双方都很清楚的是,在所有尚保持中立的国家当中,最值得不懈努力去争取的目标,是两个大国,一是美国,另一个就是华夏。

对于交战双方来说,这两个国家都具备着影响战争走势的实力,必须全力以赴的力争将其拉拢到己方这边来,即使做不到,也要想尽办法不让其倒向敌方。

而且从外界看来,华美两国之间还一直保持着松散的结盟关系,似乎只要能够说服其中的一个,就很可能把另一个也捆绑过来。

事实上,根据华美之间最新修订的《太平洋条约》,两国中的任何一方是不必一定追随另一方加入战争的。

但是双方皆有在准备发动或加入战争前,及时向另一方进行详细通报和协调的义务。

若接到通报的一方,经过协商仍决定不准备参战,也是可以选择保持善意的中立,置身事外的。

由此可见,华美作为太平洋地区的两个快速发展中的大国,彼此皆希望能够在贸易和外交等方面互相借力,同时避免走向对抗。

但两国又由于各自的地缘环境不同,不愿进行过度的绑定,能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需要时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就足够了。

因此《太平洋条约》实际上是华美两国间,一个涉及广泛的,确立双方友好关系的合作性质协定。

通过条约,两国除了明确彼此关系外,更多的是借助其中涵盖诸多领域的条款内容,展开全面合作,以实现共赢。

可是不管怎样,如今华夏和美国在这个世界上,都已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同时两国又皆因为各自特有的种种缘由,与战争中的交战方保持着微妙的,且有着明显差别的关系。

值得玩味的是,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交战双方对待华夏和美国,都采取了各不相同的“公关”策略。

大战期间负责在外交领域开展工作的,在同盟国集团来说基本是由德国来进行的,而协约国方面则主要是英国。

对于美国,其与英国的关系是比较趋同的,与协约国集团中的法国和沙俄关系稍疏,但并不影响大局。

所以英国要做的,就是努力让美国加入,以及尽早加入协约国集团,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而与美国的关系,在总体上只属于正常范畴的德国,深知很难与英国在争取美国的较量中胜出,故而把精力都放在了,尽量避免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的努力当中。

可是在远东,两方在对待华夏的态度上,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对于英国而言,虽然已与法国一道,同华夏签订过《关于东方国际事务的协定》,具有彼此间利益保障,和避免出现敌对的作用。

但是,现今华夏最为主要的对头,却是同属于协约国集团的沙俄和日本。

这是由历史原因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就摆在明面,谁都能看得清楚。

因此尽管德国与华夏的关系很是一般,但仍不妨碍其充分利用上述因素,全力展开争取华夏倒向同盟国集团的努力,事实上德国人也正是这么做的。

德国的做法十分明目张胆,这就让英国人感到十分紧张,于是也在不断对华夏进行着各种反向的游说。

这也导致了,在华夏当局内部出现了亲英法,和亲德国的两种意见。

这两种意见在政府中议论不断,各说各理,僵持不下,还扩展到了民间的舆论场,引起更为广泛的争议。

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华夏朝野为了究竟该偏向哪方而热议不断,在此局面下,一向稳健持重的林东方,依旧如故,始终没有表达出明确的意见。

总统如此做派,却让下面的人如丈二和尚,不明所以之余便妄生各种揣测,一时间多种流言纷纷出现。

这让许多人不禁心生担忧,于是便有人找到了外交部长陈沅琪处,想通过他来了解林东方的真实想法。

得知来意后,陈沅琪便直接进行了回复,称总统是如何打算,他也不清楚,不过华夏为什么要急于选边站队呢,难道先看看热闹再做决定不好吗?

其实陈沅琪在对外政策方面,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鹰派”代表,这在当年“东方战争”的后期就有过最直接的展现。

当时他曾反对与沙俄停战,主张继续战争直到敌人彻底认输,华夏完全收复国土。

后因自己的主张未能实现,愤而辞职,并以此来拒绝参加同沙俄的和谈。

当然,他的辞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作态,既是表明态度,是变相向沙俄施压的手段,同时也是为了安抚支持者们的情绪。

所以当林东方成为总统后,陈沅琪在其要求下又回归内阁,重新主持外交部的工作。

如今大战再起,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夺回仍被沙俄霸占的国土的最好时机,陈沅琪的心中也存有这样的想法。

可是他也深知,这么做将冒着与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彻底决裂的巨大风险,由此带来的后果,实在难以估量。

对此,陈沅琪在内心里十分的矛盾,于是在送走访客后,他便借着相同的理由,决定去探访一下自己的长辈和领导者,林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