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第89章 存废之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聚于养心殿东暖阁里的各位大清重臣,大体分为这么几类人。

一是,以奕?为首的洋务派,包括文祥、宝鋆、沈桂芬等。当然还有李鸿章。

二是,以李鸿藻、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党。

三是,奕誴、奕譞、伯彦讷谟祜等,大清的亲贵王爷。

此番议论商团驻防塘、沽之事,是由清流党,群起上疏而引起的。

他们此举,一方面确是觉得商团驻于京畿之侧,甚不妥当,早就想动议参劾了。

另一方面,他们更认为,这次出手,以洋务派不同系统间的矛盾,作为切入点,可是寻着了好机会,。

既能打击异己,又可行挑拨之事,真是极佳手段,岂能不为。

而且在他们看来,陈济方在两江肆无忌惮的兴办洋务,简直就是洋务派中的百毒之首,必得优先对其进行抨击。

此外,在递上来的奏折中,还有不少是出自非清流党的官员。他们进言,倒多没旁的想法,只是确实以为商团驻兵于近畿,实为不妥。

暖阁中,诸臣谁也不主动言语。惹得慈禧太后点名来答话。

第一个被点到的,是李鸿藻。

李鸿藻,字兰荪,河北保定人氏。咸丰二年进士,庶吉士出身。因其担当过同治皇帝的侍讲师傅,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

又兼慈禧有用其制衡朝堂的心思,李鸿藻得以受到提拔重用。如今已是内阁学士,主理礼部,并入值军机。

其人在政见上,对外主张强硬,对内崇尚以传统理学经世。而并不被外人所知的是,他还与文祥和李鸿章,在私下过从匪浅。

李鸿藻在初入军机处时,其他几位军机大臣,皆是以奕?马首是瞻的洋务派。

深感势孤的李鸿藻,便扶植笼络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自己周围,以壮声势。

这些人以台谏词垣标榜风节,以经世匡时为己任,互相援引,渐成清流一党。并且掌握着朝中的舆论主导。

他们既自称“清流”,经常被他们抨击的洋务派,也就被其贬低为了“浊流”。

而李鸿藻本人,也自然成为了最初的清流党魁。因其出身北方,也被称为“北派清流”。

清流党出现后,慈禧太后乐见其成,还暗中放任,加以利用。既为自己博取广开言路的好名声,又达到抑制权臣、借题发挥等目的。

现下李鸿藻见慈禧首先点到了自己,自然心领神会。

此事本就由清流党挑起,他怎会不知说词。于是侃侃而谈,发表了好大一通长篇大论。

他引经据典,痛陈外臣驻兵近畿的弊端。更以去年“甲戌兵演”之事,冠以诛心论调。

最后,他强烈建议两宫太后,以此次商团占地妨碍北洋建设基地为契机,废除《塘沽驻防章程》。并降旨对陈济方予以贬斥,以作惩戒。

李鸿藻的话刚讲完,一旁的沈桂芬便忍不住,出班反驳。

沈桂芬,字经笙,祖籍江苏吴江。现下为大学士,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

他系属洋务派,与李鸿藻素来不和。两人出身一南一北,在主张与言论上,也常是南辕北辙,针锋相对。

因此对于李鸿藻的言论,无论出于何种理由,沈桂芬都要对其进行激烈的驳斥。

沈桂芬称外臣驻兵,是为了保卫京城。而且是先帝钦点,不容轻废。

而去年的兵演,是陈济方借挫败日本之势,展示国威。是忠君报国之举,也确实对各国产生了极大的震慑,总署皆有反馈。

他还说,列数陈济方及商团,二十余年来的所作所为,皆是为大清社稷尽力,不但不应贬斥,反该进行褒奖。

至于那些攻讦之人,才是恶意诋毁,应该对其进行惩处,以慰忠良。

李、沈二人言辞相对。不过有他们出声,也算是抛了砖,引了玉。几位满蒙王爷,也纷纷跟着发言。

他们的意见是,先帝遗命,若无明显弊病自当坚守。又言成规不可轻废,否则何以整肃朝纲。

总之,听着似乎都是在反对废除《塘沽驻防章程》。

众人你言我语,七嘴八舌。而奕?、文祥和李鸿章,却自始至终未置一词。

慈禧太后的想法,是倾向于废除《塘沽驻防章程》的。

主因倒不是为了别的,全因去年陈济方借兵演为奕?站台,驳了她的面子,以致其心中记恨。

可眼前,除了李鸿藻、翁同龢等人以外,大多数在场的王公大臣都持反对废除的意见。这让她心中很是不爽。

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未言语的李鸿章,说道:“李爱卿,既然驻防之事,与你北洋有关,那你的意见又是如何啊?”

李鸿章对此事,本就觉得两难,所以才保持缄默。可现在慈禧问到自己头上,众人也在盯着,逃是逃不掉的,只得硬着头皮作答。

而他的答案是,北洋基地选址,可以变通,并不一定非要固执于塘、沽一地。而旧章存废与否,则全凭圣上乾纲独断,他李鸿章并无意见。

听了他的话,慈禧心中不禁暗骂“狡猾的老狐狸。”估计在场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想法。

至此,众人已争论许久,各自观点明确,再耗着也无意义。

而此时,慈安太后也终于开口,算是给此事做了定论。

她说,《塘沽驻防章程》是根据先帝遗命订立的,不可轻废。

而陈济方是国之重臣,屡番护国保民,功勋卓着。对于这样的有功之臣,朝廷应该多予维护才是。

至于基地选址之事,既然李鸿章言说另有他法,那此事便可就此终结,毋庸再议。也应将今日之论,明诏下发,以平复舆论,免生物议。

慈安太后身份尊贵,她既如是说,纵然慈禧心中不悦,也只能接受。此议便就此了结。

京城里发生的这些事儿,自然被侦讯局在第一时间,及时全面的送到了陈济方的案头。

陈济方看过,也只是嘿然一笑,并未作太多理会。

在他眼中,另一份来自琉球的消息,才更为紧要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