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禀相国,自并州田使君固辞太尉,孙公调任梁国右相以来,如今三公之中阙位两席,唯有高司徒一人。”

夏侯献心中其实对三公人选有所考虑,但既然臣子在朝会上提了,那不如看看他们的心意。

“诸卿可有人选?”

“禀相国,尚书令司马公、车骑大将军王公、光禄大夫徐公、光禄勋郑公皆劳苦功高,名声在外。”

司马孚、王昶、徐邈、郑冲。

嗯.....这倒与夏侯献心中人选几乎吻合。

魏国的尚书令是实权之官,太尉则是虚衔。

司马孚无论如何也要接受封赏啊,这些年他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他应得的。

至于王昶,作为晋阳王氏家主,同时也在劝进表中表明了态度,表他一个司空合情合理。

但目前来说,人家做得好好的,也没有不臣之心,这时候不宜夺了人家兵权。

所以即便表了司空,还得让人家镇襄阳,如此一来倒显得自己献殷勤了。

徐邈,老资历了,活得久就是好。

郑冲,他做过自己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后面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

不过比起徐邈,郑冲资历和政绩还是少了点,再熬一熬吧。

夏侯献很快拿定了主意:“既如此,表司马孚为太尉,徐邈为司空。”

“唯。”

在这之后,便是一些正常的升迁任命。

譬如,表卢毓为尚书令,表荀勖为尚书右仆射,表王广为度支尚书,诸如此类......

接下来便到了朝会的今日朝会的重中之重,即确定了魏国之后的军事方针。

总结下来四个字:先易后难。

当今天下姑且算它为四国吧。

曹魏代汉,为天下正统,这一点无论吴蜀死鸭子嘴硬愿不愿承认,那也是不争的事实。

蜀汉也自称承天命,况且国主姓刘,刘禅也确为汉室后裔,大魏自然是不承认的,但天命这东西谁说得准呢。

然而孙权的吴王乃是魏国所封,吴国的这个帝位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只有诸葛亮执政时期为了达成统一战线,才以蜀汉单方面承认了吴国政权。

至于武昌的孙基,那更就狗屁不是了。

从难易度上讲,吴国有长江天堑,蜀国有秦岭山川。

但实际上蜀国虽然国力孱弱,兵力堪忧,但其实攻伐难度并不比吴国低,甚至说只要蜀国不采取姜维的“敛兵聚谷”的防守策略,魏军想要突破汉中是非常困难的。

曹真、曹爽父子都亲身做过反面教材。

夏侯献认为,历史上的司马昭,他或许不是要挑软柿子捏......恰恰相反,司马昭是要把他认为最难打的蜀国打下来,以掩盖自己弑君留下的恶劣影响。

因为吴国在孙峻、孙綝兄弟执政后,对上魏军皆是败仗,魏军对吴军是有心理优势的。

反之姜维洮西大捷迫使司马昭在雍凉连换两帅,虽说最终守住了,但脸上还是无光。

同时蜀汉又自称天命正统,于是司马昭想通过灭国之功来彰显天命在晋。

说回眼前,梁公夏侯献跟司马昭的是处境不同的。

他没那么迫切的需要拿蜀国立威,而今吴国分裂,魏国还占据了长江上游,故而这时候南下荆州,拿这个实力最弱、名分最歪的割据政权开刀才是合适的选择。

在讨论各方利弊后,夏侯献为此做了最后的补充:

“以天子诏,命武昌孙基自去帝位,向我大魏称臣朝贡.......如若不就,孤旌麾南指,势与孙基会猎于荆!”

................

“全琮快死了?”

退朝后,贾充悄悄地向夏侯献汇报。

秋意正浓,夏侯献扯了扯披袍,缓步向庭院里走着。

贾充亦步亦趋,小声说道:

“想必是了,孙基进封全琮为楚王,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出入警跸、赐天子十二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

“但武昌城中有传闻称,全琮受封之日并未到场。”

“传闻?”夏侯献对消息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是。”贾充点头道:“虽说没有亲眼看到,但武昌城中却多有这般流言,臣觉得这么大的事不太可能无中生有。”

“王世子可立?”夏侯献问道。

贾充摇头:“暂未可知。”

夏侯献暗自考虑了一阵,道:“先将诏书送往武昌,看看他们的反应吧。”

“唯。”贾充拱手告辞。

“公闾且慢。”夏侯献叫住了他,“孤记得公闾精通律法?”

“臣只是略通一二。”贾充谦虚道。

“不必自谦。”夏侯献道,“裴秀、王沈、羊祜、杜预皆是通晓律法之才,然杜元凯出任荆州暂不得闲。这新律之事,孤准备命公闾与裴、王、羊等人共修,你看如何?”

“臣自当竭力。”贾充欣然领命。

夏侯献摆了摆手:“下去吧。”

“唯。”

望着贾充离去的背影,夏侯献心思浮动。

这人啊,是复杂的,多面的。

贾充这样被后世斥责为无德无道之人,偏偏还颇具才华。

就好比某位爱学外语的陈院长,人家也精通法律。

曹操曾言:乱世用人,论才不论德。

用这些德行有瑕疵却顺手的人才,总比用那些只会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之辈要强得多。

裴秀也是如此,这家伙才能不俗却钟爱服散。

夏侯献也管不了那么宽,只希望他节制一点,别嗑得太猛,英年早逝。

“夫君。”

不知不觉中,王元姬悄然来到夏侯献的身旁,她挽着夫君的手臂,二人并肩向后府走去。

“夜里想吃什么?”王元姬眨巴着明亮的眼睛望着他,似乎今早那句的夸赞让她变回了二八芳华。

“暮食前我还要再加一顿。”夏侯献摸了摸肚子。

“好。”王元姬点头答应,“那夜里想吃什么,妾让后厨一起准备。”

“吃你。”夏侯献坏笑着说。

王元姬拉了拉他的胳膊,娇羞道:“夫君好好说。”

夏侯献笑了笑:“都行吧。”

王元姬咬了咬嘴唇,心中暗道:这种“都行”什么的最烦人了!哼!

二人就这么挽着走了一阵,王元姬突然开口:“听说夫君表颍川钟士季为太仆丞、封乡侯,他却反复辞让?”

“是啊。”夏侯献道,“他说自己愿以中书侍郎身份,挂相国府军师即可。”

“此人功成不居,不可小觑。”王元姬闻言随即给出了评价。

“是吧。”夏侯献简单应了一声。

王元姬沉默数息,再次开口:“夫君,钟士季此人也许只有夫君能驾驭的了,这样的人不宜给与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