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 第417章 是他,是他,就是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7章 是他,是他,就是他

有了新的思路,几个小姑娘就显得肆无忌惮起来。

当第二天尹煊看到她们的新的实验报告的时候,面目稍微有些扭曲——她们似乎打开了什么新世界的大门。

仅仅一天晚上,她们就用了十好几种新材料试验。

像是什么……

马的唾沫、牛的胃液,甚至是有蜘蛛的网,稀奇古怪,看上去像极了什么不可名状的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都没有起到该有的效果,尹煊想劝一劝她们,可以稍微收敛那么一些,不过看几个小姑娘兴奋的脸色,这话尹煊还是没说出口。

就让她们放肆的玩一玩吧。

多整理出一些实验报告来,也不是什么坏事。

朝堂上,此时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休沐结束之后,世家人已经做好了应付李世民准备强硬态度,把科举改制一事给定下来的准备。

可…出乎他们意料,李世民并没有说科举的事。

而是在常规的事讨论完之后,他说起了在岳阳、太原等地增兵的事。

增兵?

世家出身的官员在听到李世民说起这个东西的时候,脸都绿了,怎么会突然说起这种事?陛下还没到老年痴呆的年纪,怎么会做出如此不明智的选择。

被李渊给感染了?

这已经不是和世家开战的程度,而是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虽然只是增兵,但谁乐意一开门,就看到百八十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站在自家门口,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不说话,就那么直挺挺地站着,也都让人心里发憷。

世家们嚷嚷着反对。

李世民顺坡下驴,这时候才提起科举改制的事。

世家官员们恍然大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他们恨得有些咬牙切齿,李世民这一招着实有些狠辣——给了他们两个选择,选择其一必然就要放弃其一。

是选择科举改制,还是选择不被增兵。

这似乎没得选。

这是极高明的手段,为了达成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目的,但并不直接提出来,反而是说出另外一个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事。

世家官员们咬牙切齿地赞同科举改制。

他们没法拒绝。

假如他们这个时候再次否决了这个提议,李世民只要再提起先前说过的增兵事宜,那些曾经被他们说服、站在他们这一边的官员们,必定会开口同意。

难道他们要一直反对皇帝吗?

李世民可不是那么心慈手软、对朝廷没什么掌控力的窝囊皇帝。

更不要说,这些官员只是更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受到未改制的科举所带来的福利,而并不是站在世家门阀的那一边。

科举改制的事敲定下来。

李世民终于能将先前准备好的,对孔颖达的赏赐给吐了出来。秘书监并光禄大夫,一跃就成了朝堂上权势最顶尖的一批人之一。

爵位也是一跃成了曲阜县候。

这位大唐的皇帝,铁了心的要支持孔颖达的举动,要把曲阜孔家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拉扯下来。

除此之外,几个同世家门阀走得近,已经成了世家门阀派系,但又并非是世家门阀之人的官员,都被撤了官职。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受了一些口头嘉奖。

只有周小三是个例外。

他也升了官,取代那位被贬官的刑部侍郎。

这让朝堂上不少人有些惊讶,也琢磨出来,今个李世民用出的法子,多半就是和这位新晋的侍郎有关。

朝会不欢而散。

世家的官员们聚在一辆马车里,脸色都有些阴沉。

“陛下竟用这件事来要挟我们,他就不怕吗?”太原王家人咬牙切齿,恨恨说道,“他真是铁了心要对我们动手了。”

范阳卢家的官员摇了摇头,脸色倒是显得相对平和一些:“历朝历代不都有这种事?”

“但刘宋没了,前隋也没了,可我们不都还在?”

他吐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陛下是雄主,不可贸然与他交恶,撑过这段时日,等太子登基便好。”

“他若是登基了,还不是任由我们揉捏。”

李承乾是个没多大本事的人,这点几乎朝堂上的官员们都能看得出来。

“科举一事该怎么办?”王家人向后一瘫,“看陛下对冲远、对孔颖达的赏赐,只怕他拿出来的策略,不止糊名这一条计策。”

“一步让,步步让,难道真让科举被陛下给拿到手里去了?”

清河崔家人开口:“我倒是有一个法子。”

其他几家人把目光投了过去。

清河崔家人眯起眼,手刀一斩,狠声说道:“斩草除根!”

斩草除根?

博领崔家人瞪圆了眼:“你莫不是想……?”

“你要是真这么做了,我们也得跟着陪葬。”

清河崔家人摇头:“你们莫不是误会了什么?不是要对陛下下手,你们想想为什么突然之间就会生出这么一档子事?”

“你是说对孔颖达下手?”王家人思考了一会,疑声开口。

在他看来,这件事最关键的点,就在于孔颖达身上——若不是有孔颖达这个能代表天下读书人的孔家家主出面,换做其他人提议科举改制,都能够轻轻松松地拦回去。

清河崔家人又摇了摇头:“不,孔颖达身份固然关键,但这种策略,是他能想得出来的吗?”

几个人神色一凛,脑子里缓缓浮现出一个人名。

清河崔家人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莫要忘了那位周侍郎,他不过不良出身,没读过几年书,凭他的本事,能成为此事件的关键人物?”

马车里有些沉默。

一个人缓缓开口:“你是说……同福食肆的那位店家,长乐县男?”

清河崔家人点头:“对,没错,就是他。”

“孔颖达之所以提出科举改制是因为他,周小三之所以能成为此中关键人物,也是因为他。”

“他虽不在朝堂,但把朝堂搅了个天翻地覆,把我们这些累累世家搅了个天翻地覆。”

“只要把他平了。”

“孔颖达也好、那周小三也好,甚至陛下也好,后手不都是没有了?”

同福食肆,尹煊。

这个人名在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极其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