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万时如意 > 第154章 缺了二十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如意拿回来不少肉,她让老三去村子里问问谁家还有酸菜买来一些。

老三拿着钱端着盆跑了出去,在村子里转了一圈端回来一盆已经切好的酸菜。

三家村这边的夏天也挺热的,不能腌整颗的酸菜,可能还没腌透就烂了,都是切成丝腌的,边腌边吃。

李如意将猪皮上的毛用带火的木头烧了一遍,刷干净后凉水下锅,扔了一棵葱和几片姜进去。

她把酸菜淘洗好,攥干备用。

等锅里的水开了,撇去水上的油沫,再盖上锅盖慢慢的煮。

等煮的差不多了用筷子扎出来,放冷水里浸泡一下方便切。

再将锅掏干净,把酸菜炒香加水,将切好的肉片放进去,加盐煮。

等锅开了就是一道大菜。

李如意做菜的时候,大姐也正在另一口灶上忙活着。

老三帮她们烧火,而韩时安则在院子里挨打。

虽然他一个月之前只在丁婆婆这里学了一个早晨,但丁婆婆发现他这段时间也有自己练习后,便让他按照要求做给自己看。

韩时安倒是没想到他就刚才躲鱼的那一下子,让院子里的丁婆婆听出这么多来。

为了督促李如意她们姐妹练功,丁婆婆自己有个桶,桶里整日里泡着柳条,她可以随取随用。

韩时安被好好抽了一顿,一直抽到了里正他们过来。

李如意邀请了他们一家,不过里正也没抹开脸,反正家里的孩子都成家了,也饿不死,他只和里正媳妇一起过来了。

反倒是三姑他们全家都来了。

桌子不大,依旧坐了两桌。

三姑父还是头一次跟里正一桌吃饭,笑呵呵的很是和善,一点都看不出往常的抠门小气。

里正跟他不熟,反倒和韩时安说起话来。

他对韩时安的印象很淡,这个孩子一直被人传是灾星转世,韩家宗族对韩时安还可以,没有需要里正照拂的地方,所以两人一年到头基本上见不到面。

李如意这边跟里正媳妇坐在一桌,跟她说起了韩时安为何会来。

“我这段日子不是做了点小买卖嘛!认识了些人,韩时安念书花销大,也想要跟我一起挣点钱。”

“他手里有点闲钱,我正好还有时间,我们俩就在县衙那里买了路贴和盐贴,准备合伙卖盐。”

里正媳妇很是惊讶。

“这活儿可不好找吧?你俩走的谁的门路啊?”

李如意没有隐瞒。

“这事儿是韩大哥张罗的,他出钱我出力,我也不知道走的谁的门路。”

里正媳妇转过头往另一桌上看过去,看见韩时安正在和里正说话。

里正皱着眉听着,不知道是不是也在说这事。

她转回头问李如意。

“不是我担心你,这盐的事轻易不能粘手,这事儿准成吗?”

李如意明白里正媳妇的担心,没有隐瞒太多。

韩时安在村子里不受待见,但他到底是韩家的人,某种程度上足够震慑一部分人了。

剩下的,还能让里正媳妇担心的,只有这盐的来路。

“准!我跟他一起去的县衙,一起提的盐,往后也是我去县衙提盐,来路稳妥。”

说完李如意叹了口气。

“不过,因为来路太稳妥了,利润也不高,也就挣个辛苦钱。”

里正媳妇听了这才放心些,压低身体小声叮嘱李如意。

“咱们是亲戚,我可提醒你一声,这贩卖私盐的事可不能干,抓了都是要杀千刀的!”

李如意赶紧安抚她。

“放心,我懂,我没那发财梦,就是为了糊口。”

里正媳妇看她真是心里有数的样子,这才放心些,想起李如意刚才说的话,又问她。

“你们盐都提回来啦?”

李如意点头。

“提回来了!一千斤,但是还没称呢,县衙给了二十三斗,我算着可能得缺,还不知道缺多少呢!”

里正媳妇听了这话点了点头。

“你放哪了?”

李如意扬了扬下巴。

“就在隔壁放着呢!”

里正媳妇一听就在隔壁,这就想要起身去看看。

李如意正想要说点什么,就听见三姑说道。

“嫂子你能够着这边的菜吗?”

她说着端着身边的菜盘子想要给里正媳妇拨一点菜。

里正媳妇注意力被拉回来,这才想起现在不方便过去,反正盐就在那也跑不了,等吃完了再看也一样。

“不用不用,我能够着,你快吃快吃!孩子能够着肉嘛?”

她想要给三姑家的孩子夹肉,三姑也连连拒绝,顺势给家里孩子夹了两片肉。

她家孩子平时吃不到肉,肉片到碗里马上就跟着杂粮干饭呼噜呼噜搂进嘴里了。

三姑觉得有些丢人,下意识去看李如意姐妹。

大姐很认真的听着李如意跟里正媳妇说话,老三正在给丁婆婆夹菜,自己吃饭的时候也看要看着丁婆婆的饭碗。

三姑心里放松一点,有些难受,明明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忽然之间走的比自己还远,她心里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

往常那些掏心掏肺是真的,现在的些许心酸苦涩也是真的。

大伙吃完饭,大姐老三和三姑帮着拾掇桌子。

李如意领人去看盐。

里正也担心他们俩贩卖私盐,查了韩时安的单据,又亲自看了盐的质量。

官盐还是很明显的,不止盐的质量更好,麻袋上也贴着红纸。

里正查完了以后看着这一大堆的盐心里也很是感慨。

虽然李如意这摊子看着不大,但已经有了基本框架。

这么长时间下来,里正看着李如意一步一步走过来。

村里大概没人比他更知道李如意的艰难。

他心里也很感慨。

感慨过后,他站起身看向了三姑父。

“哎?她三姑父,正好孩子这盐还没称呢,咱们俩吃人家一顿好饭也不能干吃不干活是不是,帮着孩子称称呗!”

里正比三姑父年长,这话也是笑呵呵说的,很给对方面子。

三姑父受宠若惊,忙不迭的答应。

他看着李如意这一堆盐,心里也很火热。

有了两个成年男人,称盐就变得简单了。

把盐挂在钩子上,两人一左一右扛着铁杆将盐提了起来,挂在秤杆上的秤砣翘起。

李如意踮着脚挪动着秤砣。

她用的是一百斤的秤砣,这些盐袋子每袋盐都不到一百斤,一百斤的秤砣绝对够用了。

韩时安在一边记录,一袋一袋的称过去,算上麻袋重量最后缺了十四斤,如果去皮的话,应该缺了二十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