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福喜:“爹,这伙人瞧着不一般啊,你看前几日还脏兮兮的,如今那些满村子跑的孩子们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说是城里娃都没人怀疑,还有那高高的竹子,那是啥?瞧着怪好看的。”

陈大为:“谁知道是啥,这都盖了四间竹屋了,咋还在盖,这是完全没将我的话放在心上,瞅他们最近砍了多少竹子又砍了多少树,得赔咱家不少银子吧?”

陈福喜:“可不是,砍了村里十棵树,又砍了二十来根竹子,那得三十两了吧?”

陈大为笑开了花。

他巴不得村里人多砍一些,到时候就能收银子了。

陈福喜有些按捺不住:“爹,咱啥时候动手啊?”

陈大为:“不着急,再等等,他们盖四个肯定不够,听说今儿他们还来咱村里招工,呵,倒是有钱。”

陈大为就是等着收工那日来给他们找麻烦,就是想看林舒城他们白花银子。

*

盖房子前面两天,还都是林家村的人一起盖房子。

林瑾月嫌弃他们做得太慢了,打听了一下附近盖房子的人工费,并不算高,她早上买螃蟹时,便让陈胖问问村里有多少人愿意过来帮忙。

她还以为,村里多半都是像陈大为那样排外的。

却没想到,她这消息放出去,云鹤村的不少人都过来,想要报名。

林瑾月来者不拒,反正多一些人便能早一天干完。

林瑾月也不亏待他们,工钱照给,每一餐都会给他们加荤菜。

海边鱼常见,但肉还是比较金贵的。

倒不是林瑾月瞎大方,而是,那些云梦县百姓送的腌肉再不吃,恐怕就要放臭了,村里这伙人估计臭了都舍不得丢。

还不如早早地吃完。

这么一来,云鹤村那些汉子们帮着干活更加卖力,林瑾月和他们也熟起来了。

陈胖这两天甚至都没有去打鱼,而是过来干活,换一些银钱。

中午休息,他正吃着饭,林瑾月就凑了过去。

陈胖笑得乐呵呵,“小丫头,你家这饭菜味道不错,等盖完了房子,叔给你送螃蟹,还有小鱼。”

林瑾月看他心情不错,便问了正事:“叔,我就是想问问,村里有人卖地吗?也不知道这多少钱一亩地,我想买一些。”

陈胖当即就收起笑容,开始犯难。

好一会儿,才说:

“丫头,不是叔排外啊,咱村大部分人还是很喜欢你们的,这盖房子给钱还有肉吃,就是这地,实在是不行,主要咱们村在海边,荒地多,稻米那些是种不出来的,也就是种种菜。”

林瑾月奇了怪,“那你们村的人吃的都是啥?”

陈胖便说起了他们村的情况。

有几家过得不错,分到了几亩良田,大部分则是捕鱼,换了银钱去镇上买粮食。

说到这儿,陈胖叹了口气:“哎,也不知道北边是个啥情况,三年前,还没打起来的时候,一斤糙米三文钱,如今,五十文一斤,大伙日子都不好过,有时候运气差,只能去山里弄些果子吃。”

“其实是能开荒的,但开荒费劲儿啊,开出来的地,朝廷要收回去的。”

说这话时,陈胖满脸都是无奈。

林瑾月奇了怪,“那你们没想过,搬去别的地方吗?”

陈胖摇摇头:“不成,如今咱还能靠着捕鱼维持生计,若是搬去别的地方,打起来了可如何是好?”

林瑾月想想也是。

看起来,在这里买地是买不成了。

如今粮价上涨了十几倍,往后打起来,这价格只会更高,看来,得趁现在粮价还没有太离谱,多囤一些粮食了。

按照现在的粮价,林瑾月拿出来一百五十两去买粮食,一共能换三千斤糙米,看着很多,可他们村的人也多啊。

估计只能吃两个月。

林瑾月又开始琢磨农场升级了。

他们也就七十多人,出海找块地种地肯定是不划算的,船费钱,人过去,安全也没保障。

所以,林瑾月只能祈祷着农场快快升级,赶紧把土豆或者红薯给弄出来。

这两样东西不像水稻那么娇贵,随便找块地儿就能种起来。

只是在解锁土豆之前,他们一伙人还得吃饭。

林瑾月得想法子赚钱,还得带着村里的人一起赚钱。

不过他们这里要什么没什么,她计划先是去沙湾县,打出名声来之后,再让村里人去其他的镇子村落卖。

那么这东西就不能卖太贵,还是大伙都需要的。

林瑾月看着周围的婶子们,一个个穿着长袖的棉麻衣裳,额头上冒着汗。

还有婶子说:“这岭南哪哪都好,就是太热了,这时候又是正热的时节,哎。”

还别说,林瑾月这几天穿绸缎和纱衣都觉得有些热。

她怀念前世的冰箱空调了。

林瑾月当即就决定了,她要做冷饮生意。

什么冰镇果汁、绿豆沙、冰淇淋,都安排上,这门生意在岭南肯定赚钱。

而且最重要的是,硝石可以反复利用。

也就是说,可以只靠人工就能赚到钱了。

他们这伙人,啥都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只等她去沙湾县试一试,要是可行,等房子建完了,正好让大家一起。

林瑾月蹑手蹑脚跑到学堂。

全村的孩子,也就只有她不用念书。

主要是她记性好,又是历史专业,对闲来无事的时候看过那些书本,可以说是倒背如流。

谭老也不为难她,毕竟是女娃娃,也不能考取功名,便任由她去玩闹了。

也就是林瑾月没敢在谭老面前写字,不然那一手缺胳膊少腿的简体字,谭老肯定抓她去练字。

就像现在的林雪青一样。

被抓过去和村里的小孩们一起,每天都要写大字。

最近林瑾月都不敢去他面前晃悠,生怕她哥心态不平衡,拉着她一起写大字。

林瑾月看见那些繁体字就头大,能认识,但挨个的去写去记,可比啥都不会的人要麻烦得多。

林瑾月想,要不干脆往后在村子里推行简体字?

这么一路想着,林瑾月很快就来到了学堂。

这里是最先盖起来的,只有几个柱子和屋顶,底下铺了一层竹子,看着很是整洁。

其实林瑾月还想在四周挂上淡青色的纱,不过没钱买,只能先这样。

林雪青坐在最后一排,拿着炭笔开始默写繁体字。

林瑾月冲他招招手:“哥,我需要去沙湾县一趟,有要紧事。”

林雪青当即将东西一收,借机请了三天假。

都毕业了还要从小学开始上,这谁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