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离点了点李时泽的胳肢窝,“你说这话能不能不要用这种骄傲的语气?”
李时泽闻言愣了一秒,胸膛里传出阵阵大笑声,抱住杨江离的手紧了紧。
“那是咱们的孩子,我当然骄傲。”
杨江离无奈摇头,还以为李时泽是个清醒的,能当个严父,现在看来也有儿控的倾向呐。
“对了,我来的时候好像看到郑部长从咱家出去了,他找你什么事?”
外贸部的郑副部长,这两年终于提了,如今是名副其实的正部长了。
“国家要收藏我绣的那幅伟人像,问我愿不愿意出手。”
想到那幅伟人像,杨江离心中感慨万千,那是她断断续续绣了两年的绣品,在绣的时候她把心里的尊敬和缅怀都融入到绣品中了。
最后的成品也不负她的期望,生动传神,看到那幅绣像,好像那人就在眼前似的。
李时泽眉心沉了沉,“江江,你要出手吗?”
杨江离抿抿嘴,从李时泽怀里退了出来,坦然自若地对上他的眼睛。
“郑部长说愿意出三十万......我没要。”
那幅绣像是她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绣的,倾注了她太多的心血,她不想用钱来衡量。
李时泽微一挑眉,“那你想......”
杨江离转身走向门后,门板上的挂历上,有一处被她圈了一个大大的红圈。
“我想在这一天把绣品送给纪念馆。”
李时泽跟了上去,看到被红圈圈住的时间,神情庄严。
九月九日。
两人一前一后站在门后,谁都没有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李时泽轻轻转过杨江离的肩膀,神色严肃的对她敬了个礼。
杨江离愣了愣,随即忍不住笑开了。
“你也支持我的,对吧?”
看着面前这双灵动澄澈的眸子,李时泽近乎虔诚地吻了上去,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
九月九日。
杨江离和李时泽亲自护送绣像抵达纪念馆,并亲自把绣像挂在了纪念馆的墙上。
在两人身后,是一应部门的各级领导,杨江离的所作所为都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捐赠仪式上,郑部长安排了记者拍照,将这一时刻永远记录了下来。
之后,杨江离和李时泽就悄悄离开了。
回到绣园,她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绣娘,有志同道合的绣娘伙伴,有尊重理解她的父母爱人,还有逐渐长大的孩子。
刺绣、上课、学习、陪伴家人,这些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十数年如一日,甘之如饴。
即便后来她的名气大了,绣出的绣品争相被各国收藏,被邀请到海外举办个人展,她也从没有因此而懈怠过。
在杨江离忙着的时候,李时泽也没闲着,逐渐把江河货运公司做到了货运界的龙头老大位置上。
他并没有就此松懈,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国际运输。
拼搏了五年,终于抓住了国际运输的大蛋糕。
……
进入千禧年后,已经是百岁老人的杨怀远和姚思文身体每况愈下。
杨江离推了所有要离开姑苏的活动,减少了刺绣的时间,专心陪在两位老人身边。
三个月后,二零零二年七月,杨怀远和姚思文在看到两个重孙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安详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杨江离遵循两位老人的意思,没有火化,把他们葬在了杨家的祖坟里。
发丧那天,杨江离接待了多年没有见过面的小舅一家,让他们送外公最后一程。
八月底,杨承瑾和李运徵分别进入国防和航空类军事院校。
九月,杨江离推了外界所有的活动,闭关四个月绣出了杨怀远和姚思文的全身像,送给了杨芳若。
第二年,来自海外的绣活儿生意开始逐渐减少,机器绣逐渐取代了人工。
杨江离当即把人分散出来,绣技好点的吸纳入绣园,专攻精品绣。
绣技稍微差点的分担比之前少的手工活,提升绣技,时刻为精品绣做准备。
零四年,南湖村建成全省面积最大的桑蚕文化园。
文化园有三百六十亩桑园,其中三百亩叶桑,六十亩果桑,在保证一年四季都能养蚕的同时,还可以吸引游客,搞果园采摘的生意。
文化园内还建起了一座超大规模的房屋建筑,运用现代化机器监控,将恒温恒湿养蚕贯彻到底。
同时,园内的桑林免费向周边养蚕的农民提供桑叶,统一收购蚕茧,大大解决了劳动力成本的问题。
除此之外,桑蚕文化园还有个性化定制服务,可以让人亲自体验衣服是怎么从蚕开始的。
这样一来,南湖村及其周边的劳动力有了新的工作,大家的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
零五年,杨江离带领绣园的绣娘绣出《开国大典》作为国庆献礼。
零六年,杨江离单独绣制了《南昌》、《窑洞生活》和《十里长街送总理》。
零七年,杨江离带领绣园全体绣娘绣出《大好河山》,成为第一批苏绣非遗代表。
零八年,杨江离单独绣出《和平》和《一江春水绿如蓝》
零九年,杨芳若去世,杨江离闭关两年,绣出带有杨芳若的《新婚》和《全家福》。
一一年,杨承瑾和李运徵在部队举办婚礼。
一二年,杨承瑾和李运徵的子女出生,杨江离正式升级为阿婆。
一三年,杨江离以孙子和孙女的生肖为代表,和李秋兰一起绣出了两幅珍贵的双面三异绣,作为两个小家伙一周岁的礼物。
......
二四年,年逾六十的杨江离依旧坚持每天刺绣,有了晚辈的她开始尝试给孩子们绣他们喜欢的动漫人物。
李时泽从货运公司退了下来,每天在家陪陪老伴,拿拿分红,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
三八年,李时泽在杨江离八十大寿前夕寿终正寝。
他的身体受过两次重大伤害,能活到这个年纪已经很难得了。
李时泽走后,杨江离经常发呆。
杨承瑾不放心,把杨江离接回家照顾。
儿孙绕膝,林薇也经常来看望她,杨江离慢慢又变得精神起来。
很快,杨江离再次拿起绣花针,每天绣绣花,散散步,看月升月落,春去冬来。
转眼间,三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天,杨江离从装裱师傅那取回了绣了三年的绣品,洗了澡,换上新衣服,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
李时泽,这次换我去找你。
......
(全文完)
小杨想说的话:绣娘这本书动笔前小杨写好了大纲、人设,里面涉及到的刺绣资料有些是小杨亲自找绣娘们咨询的,有的来自网页资料、苏绣皇后姚建萍老师的自媒体账号。
仔细了解过后才知道,想要短时间内完成一幅绣品基本不太可能,尤其是大幅的作品,有时绣娘在绣棚架子前一坐就是一天,一年,甚至更久。
但这本书动笔了,我舍不得写出的大纲,还是写下来了。
但是我必须承认,这不是一本精彩的小说,甚至有些过于平淡。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已经记下来,争取下次避免。
最后感谢每一位看过这本书的宝子们,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顺风顺水顺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