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娇两口子每日早出晚归,大宝除了上学外,还要跟着张二柱学手艺,家里也就只剩下大丫和林娇娘两个人,林娇也不像之前那般,待她十分客气和友善,反正是不管吃不管喝,也不理会,大有任她在家里待多少天都可以的架势。
林娇娘也是头疼,她这个闺女等脾气哦,是真倔啊,是一次都不能得罪,一旦得罪一次,那是要在心里记恨个千八百年的。
“娇娇,吃完饭没?”林娇娘来到林娇他们的家具店,店里这会儿也没啥客人,林娇正在擦拭家具。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本来就是各取所需的关系,如今林娇是没得什么需要亲娘出面解决的事情了,所以也不稀罕搭理亲娘了。
估计之前林娇亲娘也是这样想的,觉得闺女就算是再怎么孝顺也是指望不上的,养老送终什么,还得指望她的两个儿子,所以对林娇就是爱搭理就搭理,不爱搭理就懒得管了。
林娇娘自己也理亏,并不计较林娇的态度,反正林娇这样对她也不是一天两天的,老死不相往来的话也说了不是一遍两遍了,林娇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软。
“你也累了大半天了,你歇一歇,我来擦。”林娇娘想要拿过林娇手里的帕子。
“已经擦完了。”
林娇娘这样能屈能伸,自然是有所求的,但是她不开口,林娇绝不会主动问,就看谁最后会忍不住。
“娘知道你还在生娘的气,上次你给我捎信我之所以没有来,娘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的。”林娇娘委委屈屈等解释道。
“原就是我的错,不该给你捎信,你的苦衷你自个儿知道就行,没必要告诉我,我也不想知道。”林娇才懒得知道她有什么苦衷呢,不过是找的借口罢了。
对上次没来这件事情,林娇娘还真是觉得自己挺委屈的,当时林娇给她送信过去的时候就猜到了十有八九是林娇等公公婆婆又来刁难林娇了,依着她自己的意思,她自己是肯定要来的,不说是给闺女撑腰,就算是看在林娇给的东西等份上,她也是要来的,没想到被林娇给给阻止了,在家拍这桌子跟她吼,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林娇不孝敬公婆的名声都已经传到他们桃花村了,他们当爹娘的脸上也无光,人家就是差戳着他们林家的脊梁骨骂了,偏偏家里等女人还要去给林娇撑腰,那不是助长林娇等嚣张气焰嘛。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林娇嫁人后就是张家的人,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他们林家生死都不管,还说如若林娇娘去了,就再也不要回林家,虽然闺女重要,但林娇娘说要在林家过一辈子的,林娇娘这才作罢。
只是这些话,林娇娘不好跟林娇说,她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听说你们店又要雇人?”林娇娘小心翼翼的问道。
虽然女婿是好说话一些,不过这些话她也不好直接跟张二柱开口,再说了,林娇娘还是知道的,张家就是林娇当家做主,只要林娇点头同意,这件事情也就妥了。
“咋地,你们林家也想掺和一脚?”林娇没好气道,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相求的时候跑得比鬼都快。
“你二哥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与其雇外人,还不如雇你哥哥呢,还可以帮你看着其他人。”林娇娘觍着脸说道。
唉,得罪人的事情要她来做,求人的事情也是她来做,他们林家人也是有本事,如果不是为了自己儿子,林娇娘才不能受这个气呢,偏偏这个时候家里等老头子是声都不吭一下,也不说什么女儿名声不好了。
“我们家庙小,容不下你们家的大佛。”既然他们好意思开口,她就好意思拒绝,他们做初一,她就做十五,没啥的,因果循环嘛。
“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照应一下也是应该的嘛,算来算去,你们也就只有四兄妹,娘是盼着你们都好的。”林娇娘打感情牌。
“你来之前就应该想到结果的,我就不浪费口水了。”
林娇不答应她的要求,更是懒得搭理她,林娇娘待在闺女家也不自在,果真,第三天,林娇娘就说要回去了。
虽然嘴上说是自己女婿家,可亲闺女都不待见自己,女婿心里能舒坦,林娇娘自己待着也不自在,她虽生了个命好的闺女,但是闺女不待见娘家也是没法子的事。
哎,她就该听大儿子的话,既然人家落魄的时候没有上门帮村,现在人家富贵了也就别想着上门占便宜,好在女婿还是好的,送她回去的时候买了不少的东西,哪个不说她福气好,找了这样的一个好女婿。
张二柱把要雇人的消息放出去后,前来打听的人不少,有张家村的,也有旁的村子的,不过还是张家村的人居多,张家村的人也晓得,张二柱是发了,在县城里开了个大铺子,还买了房子,这不,又要雇人了。
不过奇怪的是,这次要雇的竟是男女不限的,说是帮着照看一下生意,张二柱是个什么样的人,张家村的人都晓得,从不拖欠工钱,伙食又开得好,大家都愿意给张二柱干活,私下里打听的人不少,不过还是没有定下人家。
“三叔、三婶,您们怎么来了?”张二柱正在后院忙活,听说有人来找他,还是张家村的,张二柱赶忙出来看,哪想到是三叔、三婶。
这可真是惊喜了,张二柱也是有段时间没有看到张三叔、三婶了,也是,村里人如果没什么事情一般是轻易不到县城的。
“我们到县里买点东西,顺便到你这里来看看。”张三叔看着人来人往的铺子,听着村里人的话,知道张二柱这回是真发了。
张三叔的日子虽然没有张二柱好,不过在张家村来说还算是不错的,人啊,要想舒坦,就不能去比,老话说得好,知足常乐,张三叔这辈子的唯一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儿子,不过却并不后悔,他的闺女也是顶顶好的,过段时间他们再从族里过继一个孩子,也有人给他们养老送终,这辈子也就圆满了。
“大宝他娘还跟我念叨说,等有空了要回去看您们呢,大宝他娘知道三叔、三婶来了,不知道该多高兴。”
林娇哪怕说看到张家村等阿猫阿狗都比看到他爹娘来高兴得多,他媳妇是巴不得他爹娘一辈子不上门的,他也是两头难。
也不怪林娇,张家人每次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每次来他们家就没有一次不惹事的,更让人生气的是,他们不仅要拿,态度还强硬,是个人都受不了。
“我就说二柱有出息了吧,这话说得任谁听了都高兴。”三婶笑道,以前那个木讷的张二柱也是能说会道了,说的话也是让人中听。
不然老话怎么有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样的瓜子呢,在张家村人的眼里,张二柱如今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毕竟,还没有张家村的人在县城安家落户的呢,张二柱算是第一人。
林娇看到三叔、三婶果真很高兴,当初他们在张家村的时候,三叔、三婶可没少帮衬他们呢,他们两口子都不是忘恩的人,这份恩情都记着呢。
“我就说你是个有福的。”三婶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和林娇说道。
“嗯,他对我还可以,整个张家村,我最羡慕的就是三婶了,要是张二柱能像三叔对三婶一样,我也就不求旁的了。”要知道对于古人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是没有生下儿子,那就是大罪过,整个张家村就只有三叔家没有儿子,用他们的话说,死后连一个摔盆的人都没有,还要从别人家过继一个孩子,一辈子的辛苦都便宜了别人,可三叔就守着三婶过了一辈子,谁的话都不听,这份情谊,只能有敬佩两字形容了。
“嫁给你三叔,是我的福气。”人生的际遇谁说的清楚呢,想当初她还没有嫁人的时候,继母怎么都看她不顺眼,在她的婚事上百般阻挠,后来听说她家那口子家里穷得叮当响,上面也有个继母,日子十分不好过,才松了口把她嫁过来,哪想到她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再看看继母生的几个闺女,没一个日子有她过得舒坦的,这日子啊,都是自己过出来的。
“我看茵茵也是个有福气的,成亲不到一年就给生了个大胖小子,都说养儿防老,我看倒不如生闺女贴心,茵茵多孝顺啊。”茵茵孩子满月的时候她和张二柱都去了,看得出来日子过得不错,当初在给茵茵挑婆家的时候是用了心的。
“嗯,上个月给家里带信说又怀上了,我既盼着她多子多福,又担心她的身子。”当娘的恨不得把子女要遭的罪都给受了,二丫生头胎的时候她在屋外守了整整一晚上,也是担惊受怕了一晚上,好在最后母子平安。
“儿孙自有儿孙福,三婶就等着享福吧。”这里的医疗条件不好,本来女人生孩子就像在鬼门关前走一趟,三婶的担心倒也在理,只是这里也是讲究多子多福,只要能生都是尽管生的,生的越多,再婆家地位也就越高,风气如此,这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我现在可不就是享福吗。”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除了闺女,她现在也没什么好操心的了。
“三婶这样想就对了,别看张家村有些人厉害,可要说起来,没有哪个不羡慕三婶的,人活一辈子不就盼着相公好、子女好。”就算是在现代,要找到一个像三叔这样一心一意的人都难呢,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不知道从哪方磕头能磕出这样好的归宿。
“嗯。”三婶往灶里丢了几根柴,三婶活了这么大岁数,哪里还不晓得这些道理,别看她没有生儿子,日子过得不比村里的任何人差,她和当家的都是吃过苦、受过罪的,最是懂得知足常乐。
三叔、三婶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到家里来,正是为了他们雇人的事,村里现在哪个不晓得张二柱又要雇人,而且最好还是雇女的,三婶就想着他们两个老的年纪大了,家里虽然有十几亩田,但比不得年轻的时候,闺女每次回来都跟他们念叨,让他们不要种田了,租给别人家种也是一样的,两个老的也享享清福,可他们都是干了一辈子活的人,哪里闲得下来。
这不,听到张二柱说要雇人,他们就来打听一下,反正张家村就他们老两口,也没什么牵挂,住在县里离闺女家还近些呢,到也不在乎工钱的多少,只要够他们老两口在城里生活就成。
晚上吃完饭后,三婶跟林娇提了提,三婶知道他们家虽然是张二柱当,不过林娇的话才是管用的,也跟林娇说了,他们也就过来问问,没有旁的意思,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不过干活还是利索,若是他们有别的打算,就当她没有说过那番话。
林娇没有想到三叔、三婶竟然想着到外面做事,不过林娇想了想,三婶倒也是个合适的,林娇信得过三婶的人品,不过当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只说回头跟张二柱商量一下再给答复。
睡觉的时候,林娇跟张二柱通了气,张二柱也记三叔、三婶的恩,觉得既然三婶都开口了,定下来也就是了,主要是他是真放心三叔、三婶的。
“那就三婶了,不说先前我们困难的时候他们对我们的帮衬,就说张家村也找不出来几个比三婶更能干的了,铺子交给三婶打理我们也放心。”张二柱举双手赞成,有自己人在他媳妇身边,他是放心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难得我们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我看,三叔要是愿意的话也是可以到铺子里做事的,反正租的房子也够宽敞,够三叔、三婶住了。”林娇说道,现在想想,不管生意好坏,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怎么也得有个人搭把手,反正现在也没有合适的人,若是三婶两口子倒也放心,不怕生出什么事端来。
“嗯,那就这样定下来,想当初我们家困难那会儿,就连爹娘都不肯借给我银子,我跟三叔开口,三叔二话不说的给我借了,这份恩情,我们要记一辈子呢。”老人家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初帮过他的人,如今若是他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他绝不推脱。
“那工钱就按店里伙计的工钱一样,你看成不?”林娇商量道,毕竟是对他们有恩的人,在待遇方面也不想亏待了他们,省得让人寒了心。
“反正是你管账,你做主就成。”他们家的伙计的工钱可不低呢,至少比起其他铺子里的伙计的工钱要高些,用他媳妇的话说,既要牛耕地又不给牛吃草哪行,工钱给足了,别人干活的时候才会尽心。
“行,我明天就跟三婶说,让他们回张家村把家里的事情给安排好后,等店里开张了就没得空闲了。”解决了一件大事,林娇终于可以睡一个踏实觉了。
“都听媳妇的。”反正在这些事情上他是不擅长的,还是媳妇做主的好。
他们也没有想到雇人的事情竟然这样就容易定下来了,人在搞事顺利的时候,是一切都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