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好友王吉听说了此事,也写书信来劝诫相如,他在书信里写到:
你还是当初那个写“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的少年吗?当初你只是偶然来到临邛,一眼看到桌文君的画像便相思入骨。
那时你一穷二白,人家抛弃锦衣玉食的日子随你到了家徒四壁的老家成都,不但不嫌弃你,还变卖了所有首饰补贴家用。
你忘了那些对她许下的海誓山盟了吗?你忘了她不顾颜面和你当垆卖酒了吗?你忘了她陪你度过了多少个诗词歌赋的日子了吗?
相如,不是兄弟说你,你要知道点好歹,那卓文君是万里挑一的才女,娶到她是你的福气。
何况,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亲眼看见你们从相知到相爱,从一无所有到如今这样,那么多艰难困苦才走到今日,如今你今时不同往日,难道就这样变心了吗?说实话,你得知足。
长安富贵迷人眼,你莫要迷失在其中,到时候失去了珍贵的人才是不值得。
相如看了王吉的书信,又深刻的进行了反思。打算把长安的事务暂缓,还专门叫了人来交接,他打算回家一趟,此番回去便把文君接过来同住。
可此时的文君心情沉重,她已经决定和相如一刀两断,此生不见,于是含泪写下千古绝唱《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我和你说过,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的月亮一样明亮,那时你也赞同我的观点,说定不负相思意。如今听说你有了二心,所以前来与你决裂。
就当今天是最后的聚会,明天我们便在沟头分离。真巧,记得当初,我与你私奔也是在那临水畔。
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记得那日,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原以为我会是幸运的那个人,嫁个情真意切的男儿郎,可以和他相爱到老永远。
那些情投意合的男女,他们的感情就像钓竿那样纤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泼可爱!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光。
可是,男儿就应当以情意为重啊,不然失去了真诚的爱情,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了……
文君写完竟悲伤得掉落下一颗泪珠,那泪珠在不经意间化为灵石,瞬间嵌入文君的手镯中,而她丝毫没有发现。
文君将信封好,让人寄去给相如,她也要好好准备一番,亲自前去和他诀别。
相如的公务还未安排下去,便收到了文君的《白头吟》,其中的决绝让相如痛心拔脑,透骨酸心,看了此诗,相如哪还有慢慢安排公务的心思,留下一堆烂摊子,连行李都没有收拾便向着成都一骑绝尘。
相如知道文君的才情,更知道她的决绝,她一旦动了诀别的念头,此生恐怕都别想再相见。
相如害怕了,他害怕失去文君,事到如今他才知道文君原来那么重要,就算没有互通书信,她也早已深深住在他的心里和灵魂里。
相如一路风餐露宿,蓬头垢面,终于抢在文君之前到达了成都,彼时文君正欲启程。
“文君,文君……”
文君登上马车之际,忽听闻一个声音叫她,她寻声望去,只见一个蓬头垢面,邋里邋遢的人正骑着一匹马飞驰而来。
近些细看,乃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司马相如。
文君突然有些激动,但想到他已经生有二心,所以心中万般激动顿时平复了下来。
司马相如仓促下马,还摔了一跤,文君也下了马车,向他走去说:“长卿不必特意前来说明,我当初是自己自愿随你走的,如今,也让我自己去和你辞别。”
司马相如泣不成声,跪在她的面前哭诉道:“文君,我真该死,你别和我决绝,我不纳妾了……我真的不纳妾了。”
文君被他这个样子吓到,又说:“长卿这是做什么?”
司马相如跪着拉着她的裙摆,泪如泉涌,“文君,文君,你不要我了吗?我后悔了,我不能没有你。”
卓文君看着他的样子,心中百感交集,但还是抽开了衣裙,“长卿,你此番模样有失读书人的风风骨,我们还是好聚好散。”
司马相如哪里肯同意,“文君当真放得下我们之间的一切?”
文君冷笑一声:“长卿,你怎么能忘了,是你,是你先忘记的啊!”
司马相如听后身子无力的向后一顿,目光恍惚了起来,是啊,是他先忘记的,此刻他仿佛是个没有灵魂的木偶,他也不配再向她开口。
文君含泪走进家门,不再理会他。
这时司马相如的父母搀扶着出来,看着他跪在门前,母亲直接上去说道:“儿啊,你糊涂啊!文君那么好,把我们照顾得比自己爹妈还好,这么些年你在外面她无时无刻不挂念,你倒好,竟然想纳妾,你怎能做那无情无义之人呢?”
父亲也摇了摇头,“犬子,你读的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如今文君要是不原谅你,你也别进家门了,反正这么多年你也没为这个家操什么心,在与不在也无关要紧。”
司马相如自知理亏,又承认了错误,只呆呆的跪在家门口。
听说他在家门口跪了三天三夜,也不知道后话如何,也不知道众人如何劝慰的文君,只知道相如很快便因为生病把官辞了去。
文君到底是原谅了他,夫妻二人从此过上举案齐眉的生活。
又因文君父亲年岁已高,将家中大小事务放权给了大哥,家中之事也不再过问上心,所以文君把父亲接过去和公婆一起生活。
文君一直觉得愧对父亲,自从嫁给相如,她便没在他身前尽过孝,如今相如也有这样的打算,所以二人才将父亲接过来同住。
至此,一家人在成都老家那边隐居,日子过得倒也十分舒心。
文君和相如一直没有子嗣,而相如一生也没有纳妾,他们的晚年岁月静好……
有人说,文君也实现了她的愿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可文君……真的实现了她的愿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