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 第221章 徐州攻略(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甘宁率先发言,袁尚立刻给予鼓励,要他有什么说什么,反正大家现在都没有好的办法,有计策总比没有计策来得好。

袁尚知道言路要打开,要让将领和官员们能说话,敢说话,而且要讲真话,袁尚最厌恶的就是下属和官员讲空话和溜须拍马。他也一直力争在自己掌管军队的时候能杜绝官僚主义。袁尚最怕的是欺下瞒上的官僚风气,一旦作为军事统帅掌握不到最基层的情况,那么将会和现实严重脱节!

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太多民间百姓都饿死了,官员还上报丰收的事情。袁尚不希望这种事发生在自己掌权的时代。

甘宁倍受鼓舞,既然主公让放开说,他就索性直说!这也是他作为将领最喜欢袁尚的地方,可以畅所欲言。他的意见是:分兵攻打吕布!此时袁军有六万八千之众,能打的战将不下十人!没有必要被吕布的两万守军全部牵制在徐州城下!分兵两到三万攻打下邳或者彭城,可以极大的威胁吕布军心和实际掌控区域。

“兴霸的意思是分而攻之?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风险是什么?”袁尚把心中的博弈问了出来。既然是计策,那么计策的效果和弊端就得分得清楚。他希望大家就这个计策进行议论。

甘宁继续说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分兵攻打是兵力充足之下最大发挥人数优势的战术!同时把战争的压力和威胁全面的分布到徐州的各个方位。一旦有任何一个点抵挡不住战争压力,就可以成为战争的突破口。无论彭城还是下邳,早晚要打的,六万八千大军甚至有能力覆盖三个军事要塞。这么一来还可以分割战场,让三座军事要塞彼此不能轻易的呼应。因为一旦对着其它两个城池进行攻打,势必会切断三个城池之间的联系。同时甘宁提出,这样也可以最大效率的使用六万八千大军,因为袁尚刚刚讲了,需要速战速胜,而不是和吕布打持久战!

大家听完甘宁的想法,都觉得挺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见。

贾诩则表示担忧,吕布军队的战斗力十分强悍,表面上袁军有六万八千之众,但是正面战场上对抗吕布的两万精锐却并不轻松。贾诩讲,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众,在勇。自古至今战场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若是按照甘宁分兵的战略,只怕正面战场被吕布反制突破,一举反攻袁军大营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吕布在虎牢关前就是这么做的,要不是刘关张三英战吕布,难保十八路诸侯被吕布击溃!

贾诩表示,若是寻常敌军武将,袁尚也不会如此为难,早就分兵牵制了,但如今面对吕布,一旦正面兵力不足,被击溃,那就是万劫不复了。吕布可以在三五天之内用他超强的那支骑兵扫荡各处的袁军,而绝大部分的武将都很有可能被吕布直接击杀!

贾诩的话也是袁尚担心的。原史中曹操攻打吕布,用的是离间计和收买吕布周围的陈珪陈登父子,从而让吕布有城不能回,最后在人数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退守下邳。饶是如此,曹操也不敢正面攻城,只是围而不攻,和用水淹城池的方法。总之是耗费很长时间。这才拿下吕布。

此时的袁尚对于分兵之策,始终犹豫。

分兵怕打不过,不分兵又似乎是持久战。

甘宁一时间也没有进一步回答,因为贾诩顾虑的有道理,正面如果没打过吕布,分兵就意味着死!

这时颜良文丑对视了一眼,之后由颜良说话:“少主公!分兵一事事关重大,我兄弟二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袁尚见平日里少言寡语的颜良文丑今日能谏言,这是一个好消息,代表自己倡导的言路通畅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袁尚示意颜良讲下去。

颜良阐明他和文丑的观点:所谓分兵,他认为可行。关键在于六万八千大军怎么个分法,分兵打哪里。若是分出去个三四万,那肯定正面实力受损,但是若只分出去个一万人,甚至更少,八千人,那么这个分兵对大局无碍!颜良和文丑愿意率领一万到八千人,攻打彭城或者下邳,料想对正面对抗吕布精锐没有很大影响。可一旦拿下彭城或者下邳,那么坐守徐州城的吕布可就难受了,首先军心民心会动摇,其次吕布的实际控制区面积也在减少。更是消灭了吕布的有生力量。

袁尚闻言看了看贾诩的表情,后者或多或少也觉得受到启发。

贾诩顺着颜良的话说道:“颜良将军的话有些田忌赛马的味道!我用优势兵力和武艺高强的战将,去攻打吕布的薄弱城池,一点点的拔掉吕布的外围防御机制,再多点合围徐州城,必然会让守城的士卒和将领心生厌战和畏战之心!我军多了不敢说,抽调个一万五千士兵,对于正面对抗吕布的两万精锐应该没有大碍!我军可分兵一个一个的打,先打彭城再打下邳,吕布想救就得面对我余下的五万三千之众,他也占不到便宜!这样一来局势便优势在我!”

“优势在我!”袁尚也肯定了这句话,不过依然没有那么坚定,“但如果彭城和下邳死守不出,一万五千的兵力也很难拿下军事要城。想必吕布和陈宫也有统筹安排,虽然机动性和理论上有利于我军,可是还是没有把握。一般攻城要三倍兵力才能拿下城池,这还要有很大的损失。如今一万五千兵力想拿下八千人镇守的军事要塞,太难!”

这时众将也都和袁尚一样,开始琢磨一万五千兵力如何能顺利拿下八千人的坚城。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又是一个浩大的战争工程,即便是提出建议的颜良文丑也没有信心能顺利拿下。甚至不排除会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的可能性。

这是真实的三国世界,不是袁尚穿越前看的爽文小说,那些小说,攻城战,随随便便都能轻松拿下。可现实情况是,爬梯子作战这一项,就几乎要断送一半兵力的性命!更不必说要被敌军居高临下的射击、扔石头、倒火油!

攻城战很难,即便是诸葛亮遇到擅长防守的敌将也是无可奈何的。原史中,蜀军逼近陈仓,孔明使魏延攻打,但连日无功而回,诸葛亮大怒重责魏延。后来诸葛亮亲自率三十万大军强攻,郝昭以三千拒守,诸葛亮先后用云梯、冲车之法,又令人运土填城壕,但都被郝昭化解。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施!愣是让城守的郝昭给打退了!而郝昭也成为蜀军北伐路上的硬骨头,让诸葛亮铩羽而归,白白扔下众多的尸体,却只能望城头兴叹。这是诸葛亮一生战斗中鲜有的败绩,而且不是像上方谷那样的败给运气,而真的是硬攻不下陈仓!

会议顿时变得十分压抑,好似一切办法都无法奏效!

这时从众将中走出一人,袁尚一看,正是陷阵营的主将,高顺。这位投降自己不久的将领此时有话说。

高顺和臧霸毕竟刚刚投降,又因为之前是吕布的战将,所以有心理负担,不便也不敢随便的议论军事。这点袁尚是理解的,但是高顺乃是忠义之士,既然他选择弃暗投明加入袁军就一心为袁尚出谋划策、攻城拔寨!

袁尚连忙起身,示意高顺尽管议论军务,表情和语气中透着殷切的希望和真诚的情义。

高顺平时是不怎么说话,今日议论却能侃侃而谈,他直言道:“主公在上,吾以为分兵之计势在必行!而且我军分兵有着必胜把握!若然不胜,主公可拿高顺的项上人头!”

随后高顺单膝跪倒向袁尚施礼!

袁尚顿时心潮澎湃,他知道高顺的为人,这位冷面将军是一位作战顽强的将领,而且从不妄言!他高顺既然敢说这样的话,就说明他真的有分兵必胜的把握!

袁尚一把扶起高顺,同时拍了拍他的肩膀,为了保护高顺,袁尚专门说了折中的话:“高顺将军言重了!咱们军前议事,我开篇就说过,议事无罪,打开言路。高将军既然有良策讲来便是!就是讲错了,也不至于军法从事。”

贾诩听出来这是袁尚给高顺兜着后路,说错了,高顺也无罪。贾诩也是一直观察自己的这位主公,发现他对高顺、甘宁都特别的偏爱,甚至比颜良文丑都要重视。甘宁之前拿下濮阳立下奇功,如今高顺献策,莫非也能立下大功?

高顺义正言辞的说道:“请主公让我领兵一万以及我麾下八百陷阵营壮士攻打彭城!且让臧霸一并前往!

吾到了彭城先礼后兵!宋宪魏续与吾和臧霸也是多年的交情,同在吕布麾下为将。二人武艺不低,但心性并不坚定。吾以大势劝谏,再从主公这边讨一些封赏,进而用军队威逼。这二人是有可能投降献城的!

若二人实在是榆木脑袋,看不清时势,那吾和臧霸便一并攻城,凭借陷阵营之将士,对方区区八千守军抵挡不住吾的攻势!也能在两三日之内拿下彭城!”

袁尚闻言大喜:“壮哉!高将军真乃吾之周亚夫也!一万兵力太少,本帅可以多派给你五千兵马!一万五千兵马,外加你的陷阵营,定可拿下彭城。汝带的兵越多,宋宪魏续二人也更容易投降!”

袁尚兴高采烈的看着众人,却发现贾诩在对自己挤眉弄眼,颜良文丑更是一脸的警惕狐疑!甘宁和尹楷也似乎表情很诡异。

袁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尤其是贾诩,挤眉弄眼的怪丑的。

袁尚暗忖,众将这是怎么了,贾诩这是面瘫抽风了吗?

但一瞬间,袁尚反应过来了!

高顺和臧霸是降将!此番高顺说带兵去攻打彭城,谁知道他是去攻城的还是去投诚的?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高顺和臧霸的金蝉脱壳之计?拐跑了自己一万多兵马又回到吕布阵营了?!

贾诩和众将的第一反应便是高顺这么献计恐怕是没安好心!通常情况下,这也是正常反应。即便袁尚是穿越之人,也不能完全排除高顺有这么做的可能性!

这时袁尚表现出他高情商和机敏的反应,他既不能像众将一样的去质疑高顺,高顺如果是真心实意的去替自己拿下彭城,如此怀疑高顺势必会让高顺寒心!袁尚也不能当即答应高顺去这么执行任务,万一高顺真的叛而复叛,大军可就陷入危险的境地了。所以袁尚要找另一个理由拖延时间,评估高顺的计划,于是袁尚问道:“高顺将军为何不攻打下邳而要攻打彭城?”

袁尚这么一问,没有任何怀疑高顺的地方,依旧是在讨论军务,没有延伸到“信任”问题上来。但又给最终下决定空出了考虑的时间。

高顺回答:下邳的守将是张辽和侯成,侯成不足为惧,但张辽乃是一员悍将,足智多谋且追随吕布多年,此人不会轻易的投降!而强攻张辽驻守的下邳,只怕会损失严重。所以应该先易后难,率先攻打宋宪魏续所驻守的彭城。

袁尚这时故意说道:“吾认为高将军的战术方向没错,但是攻打下邳可能更好。这样吧,今日继续向徐州城行军。这一路上的时间,大家都再考虑一下先打彭城还是下邳。待大军兵临徐州城再做分兵之决策!”

袁尚非常委婉的中断了高顺的军事议论,丝毫不提“怀疑”。随后袁尚便解散了众将,之后只留下贾诩一人。当然还有屏风后的黄月英。

众人走后,贾诩自然是先拍马屁,称赞袁尚及时中断会议,既避免了高顺被其他将领质疑算是保护了他,又把控了风险,没有轻易下决定。

“文和先生认为高顺会复叛本帅吗?”袁尚也在犹豫。

“臣认为,大概率高顺不会叛而复叛!他当初投降了主公,应该不会去做反复小人。毕竟他是主公看好的人。不过臣也没法打包票啊,万一高顺真的复叛了,任何人都担不起这个责任!”贾诩也是老狐狸,说了一顿相当于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