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吉隆的路途基本都是山路,山路十八弯。

越野车在荒凉苍茫的山间绕着弯前进,一路攀升。

山上光秃秃的没有任何树木和植被,只有乱石。

不变的是蓝天白云笼罩的雪山下,猎猎飘动的经幡。

司机老曾跟他们说路上会经过两个山口,一个是门扎拉山口,海拔4500米,一个是孔唐拉姆山口,海拔5200米。

经过孔唐拉姆山口,穆野看见一位席地而坐与藏民一起喝酥油茶的骑行者。

穆野对这些骑手十分好奇,于是招呼停下车与他搭讪。

在旅途中与陌生人交谈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是旅行的重要部分。

骑行者说他来自上海,姓杨,是一名注册会计师,55岁。

杨先生跟穆野说:

“我从上海骑行藏南线,已经骑了两个多月了。”

“最多的一天,骑了180公里,一路从新都骑到拉萨。”

“这辈子我想看看西藏到底有多美!”

说着呵呵呵笑起来,感染了周围的人。

杨先生身穿骑行装备,长着一张有棱有角的脸,只是被岁月染上了皱纹,想必年轻时候也是一枚帅哥。

穆野很惊讶,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有如此毅力和耐力,敬意油然而生。

高原骑行,除了适应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还需要克服缺氧等种种困难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位老人跨越千山万水,每天骑行100公里以上,坚持了下来。

他才是敢于挑战自我,挑战高原,挑战极限的勇士。

穆野朝他竖起了大拇指,“杨大哥,你体力和精力真好,比年轻人还有朝气。”

老一辈人身上总有一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杨先生也冲他微笑,“小伙子挺精神,不错。”

人不论何种年龄,都应该活出一种精气神,一种自我的风范。

骑行西藏是一件引以为傲的事,杨先生有体力,有勇气,为了心中最美的西藏跋山涉水,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各种乐趣,收获别人无法收获的成功与喜悦。

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闲聊了几句之后,杨先生又匆匆踏上征途。

“再见,杨大哥,祝你一路顺风。”

“你们也一样。”

与杨先生作别后,穆野的车继续前行。

越野车在荒山的夹缝中行驶,两边的山高峻无比,山石嶙峋。

穆野注意到两边的路都采取了防滑坡措施,说明山上的石头是疏松的,遇到风吹雨打经常有落石砸下来。

司机老曾把车开得很快,想尽快通过这一段峡谷。

半个小时后,两辆车全部安全经过,有惊无险。

又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车辆开始下行,公路两边的蛮荒景色悄悄发生了变化。

海拔开始下降道4000米以下,四周的不毛之地渐渐有了生机,山上出现草色。

随着海拔下降,又出现了绿莹莹的灌木丛。

顺着峡谷往下走去,群山下的山谷里面已经满是绿色植被,有些地方长满了树木,野草和野花。

蓬蓬勃勃,绿得像翡翠。

山上有飞瀑直下,绿野旁是流水淙淙。

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飞过,发出的鸣叫叫人听着十分舒服。

车行至山谷底,从谷中望向山顶,山头雾气缭绕,云蒸霞蔚,如同仙境。

这突如其来的景色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几人不由赞叹大自然之神奇造化,难怪有这么多游客在此流连忘返。

眼前的景色宛若江南,美得有些不真实。

宁萱儿打开车窗,感觉到一阵清新舒适的空气扑面而来。

司机老曾对他们说海拔下降了1000多米,现在的海拔是3000米。

久违的含氧量又回到了体内,这里简直就是一个高原的天然氧吧。

山谷里的空气清新湿润,穆野和宁萱儿贪婪地呼吸着氧气,吐故纳新,好不惬意。

接下来一路都是这种如同置身水墨画中的风景。

又行驶了70公里,他们到达了吉隆镇的核心区域吉隆沟。

如果没有县城北部20公里外马拉山的阻挡,喜马拉雅山很可能会被吉隆沟切穿。从此往南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徜徉的亚热带,往北则是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

穆野这边的车载对讲机里传来孙丽高兴的声音:

“我们到吉隆沟了。”

“小野,小宁,这地方到处都是负氧离子。”

车子停在一个小溪边,宁萱儿望着远处翠绿欲滴的山林,由衷地说道:

“我们置身在画中。”

邓曹从车上跳下来,感觉呼吸变得格外顺畅,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说:“连日缺氧,哥这里始终憋着一口气,就让大自然好好犒劳犒劳我吧。”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又吐出来。

氧气滋润胸肺,觉得全身都充满力量和活力。

司机老曾也露出轻松的笑意。

一路颠簸,旅行中也会感觉到累,可是和那些骑行者比起来,这点辛苦又能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