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出去玩,罗明世比杨元祖还要激动,他到的时候罗明世和药徒已经等候在门口了。
因为罗明世家里不放心他,于是派了药徒一起来书院,药徒在圣华书院的时候就以书童的身份陪伴在罗明世身侧。
罗明世看了看杨元祖身后,“他们呢?”
“还在收拾东西,等一会儿吧。”
于是几人并排站立在一旁树下等人。
在书院门口等人的并不止他们两人,还有其他的学子,不过在一众学子里还有一个漂亮小姑娘精心打扮等在书院门口。
万绿丛中一点红,这自然是引人瞩目的。
“也不知道是哪位书郎的美娇……娘……”罗明世一开始闲聊的语气变成了惊讶。
娘?难道罗大夫的夫人来了,杨元祖抬头仔细查看,对方也只是一个小姑娘而已,于是问道:“怎么了?”
“你看他旁边。”罗明世小声道,杨元祖将注意力放在男子身上,发现并无不妥之处,于是好奇问道:“是那男子的问题吗?”
姑娘所等的男子出现在书院门前,二人说了两句相约着离去。
“也没什么问题,只是那名男子也是顺兴县人氏,已经成亲了。”罗明世一副八卦的模样,“而且他还是入赘的,说来这人和你还有一点关系呢!”
听罗明世如此一说杨元祖突然想起来他之前调查过的事情,都怪最近被考试弄的焦头烂额的忘记了这人。
这是林文乐的入赘秀才相公,林文乐就是那个整天和林听安攀比吃穿用度的堂弟。
这林君浩一家最近被他们的纺织厂打压的亏损严重。
“听说这林家绸缎生意清冷,连工人的工钱都发不出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银钱供人读书,还有这秀才朗如今和这女子看着关系也非同一般。”罗明世拉着杨元祖一起现场吃瓜。
那女子的装扮看着像是有钱人家,杨元祖内心琢磨,难道是这入赘秀才郎见林君浩家不行了所以另谋出路?
杨元祖打算在下一次的家书里搞点事情。
一男一女消失在街道拐角处,他们约上的摘笋三人组终于姗姗来迟。
几人打扮的风度翩翩的,看着不像是去钻竹林摘笋子倒像是去参加诗集聚会。
杨元祖穿的是一身短打,短打在这里是只有干活的人才才穿,所以许多读书人一般不会准备短打,杨元祖这身衣服还是他当初自己加在行李中的。
杨元祖询问:“你们穿这样不怕到时候划破了衣裳心疼?”一件衣裳的成本大概得有二三两银吧?
几人扬了扬手里提着的包裹道:“我们带了骑射服来。”
几人来到竹林里头一寻,果然见许多的鲜嫩的竹笋长在地上,杨元祖第一次体掰笋,二话不说就激动的行动起来。
这里的竹笋长的细小,有点像是斑竹笋,杨元祖只选取了竹笋尖部细嫩的地方,将它折断取了下来。
这种笋尖是最适合用来做泡菜的。
在这掰笋的人可不止他们几人,还有一两个百姓,看来他们也是知道竹笋能吃的人。
这些百姓穿着补丁衣服,熟练的穿梭在竹林之间,对于他们来说,能吃的东西都是粮,这竹笋他们也是无意间发现能吃的。
杨元祖带的篮子不到五分钟就摘满了,这些没有剥笋壳的竹笋很占竹篮的位置。
苏宁一直跟在他的身后,其他几个朋友早就四散开来掰笋子去了。
杨元祖没有掰过瘾,将笋子集中倒在一个地方之后又开始接着找。
苏宁见状问道:“老爷我们掰这么多到时候怎么带回去?”
‘咔嚓’一声,杨元祖折断一根竹笋,头也不回的说道:“到时候找辆车拉回去。”
竹笋的笋壳有些刺手,杨元祖没有手套便用衣袖包着自己的手去掰,苏宁见杨元祖在兴头上也不打扰。
杨家送来的竹笋虽然没有花钱买,但是路上的邮寄费用却远远超过了竹笋本身的市价,苏宁想着这些竹笋不用花钱掰的比杨元祖还要积极。
杨元祖在掰竹笋的时候还巧合的遇到了同班同学,只是对方平时上课的时候在班上过于安静,下课的时候连个人影都看不见,所以二人不熟。
虽然不熟但也好歹是同班学子,于是他便和人友好的打了一声招呼。
因为对方要忙着掰笋子,杨元祖要出去找驴车,于是二人简短的寒暄几句之后分开。
杨元祖找当地的农户租了一辆驴车,苏宁负责找其他人一起会合。
除了风清扬,另外几人摘的也多。
风清扬带了课本来,摘了一篮子竹笋便找了处安静地方坐着看书。
他们带着一车芦笋回到了书院,剥了一些鲜嫩的放在杨元祖之前的盐水坛子里,那里面之前寄来的竹笋已经被他们几个人吃完了。
泡好之后杨元祖又加了一些精盐进去。
还剩下一些新鲜竹笋,几人打算炒新鲜的吃。
杨元祖算上书童,他们一共十个人。
众人带着竹笋一路说笑着来到膳堂,准备让饭堂的师傅帮着炒一下。
结果一到膳堂,发现饭堂的竹笋比他们的还多。
杨元祖又看到了之前在竹林里打过招呼的同班学子,对方正在把自己掰来的竹笋卖给膳堂。
膳堂也是第一次收竹笋,也不知道这做出来好不好吃,于是在和学子压价。
此人是农家里考上来的学子,家里条件不好,需要自己平时想些营生赚取银两读书,只靠家里赚的那点钱读书是远远不够的。
杨元祖一行人住的都是上等寝舍,看起来不像是缺钱的人,学子疑惑这几人怎么也来膳堂卖竹笋。
“真是太巧了!”杨元祖看到同伴打了声招呼。
学子笑了笑客气回了一声,几人一番交谈学子才发现杨元祖他们是来炒竹笋吃的。
既然几人都认识,又都在膳堂偶遇,于是便约着一起吃饭。
这里的学子一般都有自己的圈子,杨元祖几人虽然玩得好,但是也不介意拓展新的朋友圈,毕竟这里的读书人都是喜欢广交好友的性子。
既然膳堂已经有竹笋了于是几人决定将剩下的竹笋焯水晒干留着以后煲汤喝。
杨元祖那里之前有一些从家里寄来的干竹笋,只是被吃完了。
都是年轻小伙子,胃口好,杨元祖那些吃食存货都不够他们塞牙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