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祖凑到饼大朗跟前揽着对方的肩膀一脸高深的说道:“兄弟你这饼有没有想过做的软一点?”
饼大朗回道:“可是这饼软了不扛饿……还请高人指点一二”饼大朗话锋一转。
还有救,怪不得都说生意人脑子活络。
杨元祖看了这饼一眼,里面的菜是晒干的不易嚼烂,还有一些细碎的麦麸,除此以外还添加了好些他不知道的东西。
如果要想做出松软的饼,得用精白面,但是精白面成本很高,饼大朗和杨元祖说出自己的烦恼。
杨元祖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说道:“要做出好吃的饼还得靠好的原料,大不了你就做两种,一种卖给只需要填饱肚子的客人,一种卖给对口感有要求的客人,或者再改良一下配方两种客人都可以卖,适当的加一点好的食材进去,具体怎么弄还得看你自己。”
随后他回到自己的摊位上,帮着收拾东西,饼大朗留在原地看着自己今日没有卖出去的饼子思索着杨元祖的建议。
忙碌中杨元祖向林听安问道:“安安,我们待会去买头驴好不好,咱们这么多的东西每天来来回回的拉太折腾人了。”
林听安不假思索的回道:“好。”然后又看了杨元祖一眼,见对方在揉肩膀想起来今天早上来的时候他们大多数的东西都是杨元祖帮忙搬的,随即关心的问道:“要不要再买些药酒回去给你揉一揉?”
杨元祖摇了摇头,“那倒不至于。”
杨华华在一旁问道:“可是我们有买驴的钱吗?还有驴车……”
杨元祖建议:“要不先把书本费的预算拿出来用。”
书本费是他们家目前最贵的一项家庭支出。
杨华华看向杨元祖:“大哥,要不我们把生活费降一降,吃回以前的糙米,还有肉我们也少吃一点?”
杨元祖连连摇头:“我们现在年龄还小,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缺失营养会长不高的,长不高以后得后悔一辈子。”杨元祖摸了摸小弟的头又接着说道:“大哥刚刚想到一个点子,跟我来。”
众人闻言跟着杨元祖赶往兽畜集市。
集市里逛了一圈,几人选中了一头驴,几番讲价终于降到三两银钱。
这驴快要步入老年,所以价格比其他驴便宜许多。
剩下的就是驴车了,弄到驴车他们能拉更多货物。
杨元祖高深的向二人说道:“我知道哪里有办法得到……”随后带着二人来到了木匠店。
木老板迎了出来:“这还没有到月初,怎么来了,是又有新的成品了吗?”
他们是本月初分配上月的提成。
杨元祖回道:“是有一个新品,我想应该很好卖。”
他先卖了一个关子。
林听安和杨华华闻言,都抬头看了杨元祖一眼。
心想,他们不是来看驴车的吗,怎么又谈起了生意?
一听是好卖的东西木老板双眼放光,然后往杨元祖手上看去,什么都没有,两个哥儿手里也没有拿东西。
杨元祖见状说道:“今天出门卖鱼,走的匆忙没有带图纸,不知你这里可有纸墨笔砚,我可以画出来。”
店老板闻言:“有的,我去账房先生那里拿。”
不一会儿就拿着东西出来了,账房先生跟在后面。
两人嘴里正在聊上午吃的鱼,看到杨元祖,账房先生笑着夸了夸杨元祖的鱼,口中连连说道好吃。
木老板则是将文房四宝放在桌上摆好,口中也附和着账房先生的好吃,说账房先生买来的鱼他也尝了尝。
杨元祖用生意场上的话客套的回复了几句,看东西布置好便上前描绘起来。
众人都好奇围了过来,想看杨元祖画的究竟是什么。
杨元祖在低头作画,气氛一时有些安静,店老板便和林听安二人寒暄了起来。
言语中多带有赞词,说道两位哥儿厉害勤快,账房先生也在一帮附和了一句。
初闻夸赞杨华华有些不好意思,林听安见状带着杨华华不卑不亢的回谢。
不一会儿杨元祖的设计图画好,只是因为墨汁还未干透,所以也就没有拿起来,众人围向桌边。
宣纸上画着木头摇摇椅设计图。
众人平时坐的是蒲团和凳子,以及没有四脚的普通靠椅,初看见这木头物件,很是好奇。
木老板站在杨元祖同一侧方向,杨元祖像以前一样给木老板讲解说明。
看老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杨元祖便知道老板明白了。
二人还是老规矩分成方式,老板说先制作少量样品看看卖量如何,杨元祖赞同。
待事情商定之后,杨元祖顺势提出自己想要购买一辆驴车。
驴车是百姓的常用之物,老板这里常年都有存货。
因为得到新品老板,杨元祖又是合作伙伴,于是将驴车以成本价卖给了杨元祖。
本来需要一两银子价格的驴车,瞬间便宜了一半,只需要五贯铜钱。
一行三人将驴车套上了新买的驴,和老板告辞。
路上杨元祖在内心直夸自己,是个一举两得的小聪明。
既省了一半的驴车钱,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份收入,让他的读书之路不再那么捉襟见肘。
经过今天的驴车物价事件,杨元祖大概明白了,这里的平常物件只要不和士族沾上边,价格都还算便宜,是平民百姓买得起的
来县城的道路是艰难的,回村里的道路是轻松的。
他们就只需要跟在驴车旁边走路就行。
谁走累了就坐驴车上休息一下,因为驴车拉不动太重的东西,所以他们是轮流坐车休息。
回到家中陈大娘迎了上来,问众人吃了午饭没有,今天生意怎么样。
杨华华一脸兴奋的说今天生意很好,他们还买了一辆驴车。
一听有驴车陈大娘忙让杨华华带自己去看看。
杨元祖则是和林听安一起留下来点账。
林听安拿着木棍在地上写写划划,嘴里念叨着:“鱼和螃蟹的数量各带了五十,小龙虾带了两百,算起来是……”
给林听安揉肩的杨元祖脱口而出:“三两七贯!”
闻言,林听安在地上算了起来。
杨元祖接着说道:“笔墨纸砚也应该准备起来了,我们算账需要这个。”
杨元祖则是在脑海中计算分成开销。
木匠店的高脚床上月卖出了四张,单价一两,他的分成是一两六贯。
陶器店的火炉卖出三百个,单价三十文,他的分成是三两六贯。
加起来五两二贯,都被他用来做一家人的生活费支出了。
想来下月初到手的分成应该也是五两左右的样子,刚好够他交束修。
想来摇椅的分成也差不多是二三两的样子。
分成收入来供日常笔墨纸砚书的开销,还是有些吃紧,他在脑海中琢磨着接下来找什么设计图,突然被林听安的声音打断思路。
“三两七贯!元祖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真快。”林听安满脸求知欲。
“九九乘法口诀,我来教你。”说完便在地上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