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老千:黑白人生 > 第397章 兰花野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据说,兰花门的祖师爷是管仲。

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充实国库,以及收买人心,设立了市妓和官妓。

这便是最早青楼和乐坊。

也是兰花门的雏形。

不过当时,并没有兰花门一说。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宛若一件商品。

可以任由买卖。

直到后来,管仲又秘密培养了一群,集美貌、才艺、房中术、以及武功为一身的女子,作为敌国细作和刺客的女子后,兰花门一说才由此形成。

并且,兰花门也逐渐形成了明确的分工。

靠卖身,赚取金钱的青楼女子,为红兰花。

靠卖艺,供达官贵人为乐的乐坊女子,为紫兰花。

专门用来收集情报,刺探军情,甚至刺杀敌要的女子,为黑兰花。

之后,随着江湖门派的相互融合,又形成了蓝兰花、金兰花、青兰花。

一直到南北朝时期。

北魏曾短暂的出现过一位女帝。

这名女帝,便是在兰花门的协助下,登上皇位。

并且,她又开创了兰花门的另外一个派系。

有说这个派系,叫做天兰花。

也有说这个派系,叫做黄兰花,亦或皇兰花。

还有说这个派系,叫做的彩兰花的。

总之,民间记载、野史传说,众说纷纭。

而导致这个派系,一直不为人知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派系,很难出现一个能够当家之人。

这跟千门的仙、鬼二派一样……千百年,难出一人。

不过,在唐代,兰花门出现过两人……

一个是初唐时期,一位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名叫陈硕真。

当时,她组织农民起义,自封“文佳皇帝”。

另一个,自然是那位号称“日月当空”的武姓皇帝。

传闻,她在削发为尼时,便拜入了兰花门。

并在兰花门的协助下,一步登天……

当然,这些都是江湖传闻,稗官野史。

还有……就是兰花门内的记载。

历史具体如何,已难考证。

也许是真的。

也许,只是兰花门为了给自己贴金,杜撰而已。

但兰花门确实有这么一个派系。

此派系之人,不附权势,自成权势。不入豪门,自为豪门。

我所了解的,也并不多。

只在四爷那,听说过只言片语。

至于王玉儿所说的,七色兰花,我更是闻所未闻。

“什么是七色兰花?”

我好奇问。

“你就把它当作兰花门的一个门主令牌好了!”

王玉儿随口说道。但也简洁明了的让我明白了,那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兰花门的一次争权活动?

跟……荣门摘星大会差不多?

这就更让我感到郁闷了。

怎么荣门的和兰花门的事……都让我给遇上了?

“兰花门争夺门主令牌,跟老千有什么关系?”

我问道。

荣门的摘星大会,跟老千扯上关系,已经让我不理解了。

我更加不理解,兰花门……怎么也跟老千扯上关系了?

沈云思和王玉儿对视了一眼。

随后,沈云思缓缓开口。

“兰花门,以管仲一代先祖。但彼时,并没有兰花门之说。管仲只是将一群女子,召集在了一起。教之兰花各术。兰花门真正形成于二代祖师手中。只不过,一代二代兰花门先祖,都是男子。由女子接管兰花门,是从三代开始的。但真正让兰花门传承下来的,是四代门主。因为四代门主,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听起来极为大逆不道的言论……男女平等。”

沈云思忽然跟我讲起了兰花门的历史……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提起这事。

但她既然要长话慢说,我便点了根烟,听她缓缓道来。

“那可是两千多年前的旧时社会。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她的理念,自然不容于世。但对很多女子来说……却是救她们于水火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兰花门又提出了,女子独立,团结互助的门规!并且,她还给我兰花门寻找了不少生存之道。你可知……这些生财之道,源于何处?”

话说到一半,沈云思忽然问了我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让我皱了皱眉头。

我倒是没有随口回答“我怎么知道”之类的话。

她既然无缘无故问我……自然是有用意的。

并且,我可能猜到的!

我思索片刻,回答:“千门?”

能和我有关的,我想……只有老千了。

而往大了说,就是千门!

“聪明!”

沈云思眼睛一亮,赞扬了我一句。

我看得出来……她是真心实意在赞扬我的。

只是,我并没有回应。

她接着说:“千门三品六派。兰花门第四代祖师,正是千门正派,中品谋财者的创始人,范蠡的妻子!”

她这话,倒是让我感到惊讶。

千门正派的小祖师,是范蠡。

这我知道。

旧时社会,向来轻商。

士农工商,那时商人的地位,也很低!

在那时候的社会,做商人的,基本都是好吃懒惰,不务“正业”之徒。

而这些人,往往走的都是歪路。

走歪路的人……入的,大多是江湖偏门。走的,是旁门左道!

千门,就是旁门。

正派商道,就是左道。

很早的时候,从商之人……大部分其实都是千门之人。

因为千门之人,最会观察漏洞,利用漏洞。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橘子在淮南卖,只能卖1块钱。

但在淮北卖,却可以卖2块钱。

因为淮北只有枳没有橘。

物以稀为贵,在淮北,自然能卖得贵。

可是,古时的人……说朴素也好,说笨也好。

或者,说通行不便、出行不便……也好。

他们很少有人,会想着将淮南的橘,卖到淮北去。

但千门之人,发现了这个“漏洞”,或者说规律。

他们便将淮南的橘,卖到了淮北。

淮北的人,不知道橘子在淮南,只卖1块。

因为它在淮南,只值这么点钱。

但淮北没有,千门的人,就告诉他们,这个橘子,在淮南,要卖1块5,我还要赚个5毛钱的车马费,所以要卖2块!

甚至……3块、4块!

淮北没有橘,加上信息差,卖橘子的人,说多少就是多少了!

而且,卖橘子的人,往往会撒谎,并且将这个橘子再美化一下。

比如说,他卖的橘子,是上供给皇帝的同一种品种。甚至,他还可以说,这批橘子,是贡品里,选出来的稍微差点的,但比普通的橘子,要好上很多!

他如此一美化。

原本在淮南只能卖1块钱的橘子……就有可能,卖10块,甚至100块了!

利用信息差,物品差,再配上美化过的谎言,有时候还会做一个精美的包装。

比如,在淮南的橘子,大家都是一袋一袋买的。

但把橘子用到淮北,把一个橘子放到一个盒子里。

那么,这一个橘子,就可以卖出原本十倍、百倍的价格。

这,就是千门之局。

到了后来,这个千门之局,也成了商人常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