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比之前等人等到无聊地拿纸张搞花样的顾文轩,顾二郎掏出来的宣纸就四平八稳的对折再对折而已了。

只不过顾二郎掏出来的宣纸就不仅仅只是区区两张宣纸,而是厚厚的一沓,另外他还从身上又掏出一沓银票。

顾文轩速度很快。

本身就是他自己折的纸包,拆开也熟练,加上顾二郎掏东西的动作依然不急不缓,他就可以伸手去接了。

见他伸手,顾二郎赶紧先收回一只手。

顾文轩只好如他所愿一般接过一沓银票。

这一接手,无须翻开看看,单凭手感,他就知今天带来的银票还是原封不动在此,他不解地看着顾二郎。

“王大爷不接手,让各家明儿天黑之前自己上县衙就行。我听他这么说,加上有几个铺子庄子不在清单上面……”

听到这话,顾文轩和之前一样并不惊讶他大哥会发现不了他今早之前已经事先将看中的铺子庄子给挑走了。

倒是在听他大哥接下来讲述起之前在田家所见所闻的时候,对在场的那五户人家父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最精的还是廖老爷爷俩,他那个长子和他那个当老子的一模一样,走的就是一个中庸之道。”

顾文轩深有同感点头,顺便也提了题外话,“我那个程师兄,就是之前给我作保的程谦程师兄。

他就是廖老爷的堂外甥,可以说他就是廖老爷供出来的廪生,程师兄就相当敬重他这个堂舅。”

程谦此人,顾二郎还是知道的,他弟打从县试到院试,都是此人认保,之后他弟进县学和此人交情也不错。

即使到如今,他弟小两口还和此人两口子逢年过节走人情,正月里他还见到程谦两口子上门给他爹娘拜年来着了。

据说县学在册的学子,今年要下场乡试的话,就此人能和他弟能中举,虽不知真假,却也足以证实此人是很有才华。

“还有廖老爷那个长子,别看他整天笑眯眯的像吃个笑颠丸一样,田恒之和他相比,还是差远了。

田恒之那个媳妇,是田恒之他祖父给找的,而他那个媳妇,原本这门亲事是程师兄的,被他给抢了。

知道这事儿的不多,我也是今儿才得知,就是从程府出来之前,听程夫子提起程师兄的时候听到了。

当时程夫子提起程师兄之前还找他打听廖家有没有被黄县尉牵扯进来,就说他们程家居然出个书呆子。”

顾二郎忍俊不禁拍了他一下,“又啥都说不出口了,难不成他们还是一个祖宗,在一个族谱上的本家”

“那倒不是,不然程师兄哪用得了廖老爷供他读书,程夫子他们程家不说径山书院,还有他们本家私塾。

他们程家子最不缺的就是读书机会,从启蒙第一天起就无须花费半文钱可进他们本家私塾,考好了还有奖赏。

他们程氏家族奖赏的可不少,除了米粮炭火文房四宝那些以外,只要过县试第二天就能拿到五十两银子。

这也是程夫子说程师兄是书呆子的缘故,府城离咱们这才多少路,稍稍一打听都知道他们程家有这些优待。

哪怕不在一个族谱上,就程师兄读书天赋,何须他堂舅供他,单凭他姓程这一点就完全可以去他们程家本家私塾。”

“也许人家觉得还是和他堂舅亲呢,再则那时程县谕不是还没来咱们这儿,谁知他们大家族和传闻是不是一回事。”

“这点,确实有道理,比起素不相识的同姓人,肯定是熟悉的亲戚,还是乐意掏腰包的亲戚自然更为可靠。”

“可不,再说,换你,你能不寻思两者相比之下,哪头得失更多一个堂舅总比一个家族好应付。”

“关键是,程师兄就没有你这个脑子,他要能想到一家和一个家族之差,就绝无可能娶这个媳妇。”

“他这媳妇咋了”

“比廖老爷那个长媳差远了,一个迂腐穷酸秀才之女,一个在娘家就能主持中馈的千金小姐,根本无法相比。”

“是有恩在先”

“不是。”

“那应该是容貌甚佳,品行良好了。”

你是杠精不成!

顾文轩没好气地朝顾二郎翻了个白眼,“品行是不是良好,我不知,但容貌甚佳,呵呵,你眼瞎了!

别说他们两口子正月上咱们家,你没瞅见他媳妇儿,我还记得当时还是你让大嫂陪他媳妇先去后院找我媳妇儿!”

这是什么缺德弟弟啊,不要了!“就你记性好,你就是不如宝丫讨喜,你也就搭上我这个哥,不然早挨揍了!”

顾文轩好笑调侃,“还不让我说实话了,你也就搭上我这个弟,不然就凭你打小起教我那一套,你早被咱爹收拾了。”

“哈!”

“刚刚说到哪儿了”顾文轩见机不对,赶紧岔开话题,“是了,说的是廖老爷那个长子,廖什么来着”

算你机灵!

顾二郎忍笑提醒,“廖城,府城的‘城’,还取了一个表字,叫佑初,保佑的‘佑’,初次的‘初’。

至于明明是长子,为何起这字,毕竟佑还有为次之意,我就不清楚了,兴许为了配上大名也不一定。

他当时倒是有说起他们廖家嫡出这一辈是以土取名,庶出的倒要加上一个“土”字,再加上名儿。”

“对,就是这个大名,这个字!就是他先下手为强,赶在他岳父相中程师兄的时候,先一步请媒人上门提亲。

又生怕他自己不比程师兄中秀才,一个白丁让他岳家看不上,又请他大姐亲自去他岳家走了一趟。

他大姐的大姑姐还是镇国府世子夫人,他岳家敢不给他大姐几分面子这门亲事就硬是被他抢到手了。

好多人都说他随他老子不纳妾,其实哪呀,还没成亲的时候通房丫鬟不要太多,是他许诺了一世一双人。

偏偏多的是没脑子的信了这个邪,还让他逮住了这个娘家财力丝毫不输于他廖家的媳妇,好在他比赵大人守信。

听说他媳妇生下第一个儿子的时候就有意让他收下陪嫁丫鬟,他倒执意不收,但不在县城,在外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