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要照你这么说,我是不是也该向你学习,这么有情有义,回报你亲妈的养育之恩呢?”

安宁转过身,挑着眉看安然。

在那边儿暗示啥呢?

现在李桂香拄双拐,自己生活,大嫂生孩子,康哥家里家外忙得快飞起来,加上她能自理了。去她那边儿就没那么勤,十天八天去一趟,送点吃的就走。

她动不动就要拄着拐到村里闹。

也没人理她。

安老爹急眼了,还会拿棍子赶人,她还是怕安老爹的。

除夕那天,她非要回安家过年,才下过雪的路滑得很,她行动又不方便,路上摔得,差点儿没冻死。

被屯子里的人看到,送回去,手指冻掉了两个,脚指掉了三个。

现在筷子都拿不了。

安宁也知道,安然为啥突然整这一出儿。

之前她快要生之前,康哥到底没有完全不管她,跟远哥一起,把刘强堵住胖揍了一顿,还警告刘强,要想不负责任,以后就打折他胳膊腿,好了就再打折,保证他一辈子做残疾。

刘家之前不搭理安然,也是看着两边安家都不管她,没有靠山,才那么干的。

一看安康还管,特别是安修远也有出面,也不敢再得瑟。

在安然生之前,匆匆忙忙领了结婚证。

婚礼是没有的。

领证之后不到一周,就生了。

刘家那婆婆,坐月子的时候,多吃一口粥,都要骂半天的主儿。

三天能下床就让她做全家的饭了。

根本就没好好坐月子。

而且,因着安康出面了。她再对李桂香视而不见,从哪方面来说,都说过去了。

据说是回去了一趟,李桂香那屋里造得不像样儿。

见到她又要死要活的哭自己的委屈。

听说她生了孩子,又张罗着要帮她带孩子。

还满村子的宣扬,她闺女多孝顺。

之后,在家属院,也是有人背后使了力,满家属院的人都看着她。三五天不回五里堡,就要到处说她不关心亲妈,不孝顺啥的。

受到舆论压力,加上刘家人又好面子,又要顾着安家的看法,给了她很大压力。别人压不住她,刘家人真的能。

一物降一物。

她就得老回五里堡去看刘桂香,还不能空手回去。

每次她一回去,村里还总有婶子嫂子啥的往河边去,路过那小屋,就得看看热闹,她要不上手伺候亲妈,又要被说风凉话。

那滋味儿,想来是不好受的。

然后就想出来这么个招儿?

想来道德绑架她了?

安宁都笑了。

她怎么就不想想呢,是谁在背后用的手段让她那么难受的?

这才哪到哪。

她还等着,她们母女反目呢,等着她怨恨李桂香,虐待李桂香,让李桂香尝尝她用心良苦算计一场的亲闺女福呢。

“我没有这么说。只是说我自己的事情,是你想多了。”

安然挺委屈的样子。

这更好笑了,“那好,既然是我想多了,那我就不多想了。你想怎么做,那是你的事情。你想要孝顺谁,也不用跟我讲。我没有阻止过什么,你的事,跟我没有关系。

哦,对,顺便说一句,我妈对你是真有养育之恩。你妈对我,还真没有。

第一,她隐瞒了实情,让我没有亲妈疼。第二,她从小到大,总共跟我没说过几句话,更没有尽到当妈的义务,从来没有一天拿我当过女儿。

你应该知道,我从小到大,没有过妈。没叫过妈吧?

母女之情,没有。

养育之恩,更是谈不上,没有养过,更没有教导过。

对我有养育之恩的,是我爹,我要报恩的,也是我爹。”

本来呢,安妈对于安然的到来,不冷不热,没有什么表情的。

对于孩子,她没为难,还给包了压岁钱的。

可安宁这些话一说,脸马上落下了。

“什么恩不恩的,我是养自己亲闺女,都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错付了对象,那是我的命不好。以后,我会把欠亲闺女的,还给宁宁。谈不上恩不恩,那也是你欠你亲妈的,没有她,你也受不着我的恩。想还恩情,也该还你亲妈。

这些事,跟宁宁没关系。

我是见不得你,只要一看见你,就想起来,你在学钢琴,学画画的时候,我亲闺女在翻地,在种田,在干农活。你穿漂亮衣服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的时候,我闺女穿着打补西的衣服,只能吃玉米饼子,大葱蘸大酱。

我只要一想这些,心就跟针扎一样难受。

我还想多活几年,哄外孙呢。

你还是别再来了。

你有报恩的心,就去孝顺你亲妈。

她最没有对不起的人就是你了。

去吧,别再来了。

别让我为难。”

要是不阴阳她闺女,她还能想想,安然是不是无辜。

谁让她没眼色,阴阳安宁呢。

谁敢欺负她亲闺女,谁就是她敌人。

“啥养了二十年有感情啊?我那感情是对她啊?是对我亲闺女。谁是我亲闺女,我的感情就是对谁。”

在安宁问起,毕竟养了那么多年,有没有感情的时候,安妈就是那么说的。

安宁直给她竖大拇指。

真棒。

回头就找钟川和顾烨,安排下去,找刘强“谈一谈”,跟他一起做生意。

刘强见钱眼开,想浪又没有钱。

有机会当然不想放过。

也不跟他合作,只给他货,让他自己开店。货款可以先拿后付。

有生意攥在手里,人就好拿捏了。

就一个要求,让他管好媳妇,别来烦不该烦的人。多督促她好好去孝顺亲妈,别让李桂香给别人添麻烦。

货呢,也不多给他,就把握着一个发不了财,但是不干又舍不得的那个度上。

花点儿钱,能让安然难受。

安宁就舒服了。

年后,正月初十,都没等过元宵节,叶凌洲就跟着领导出发往前方去了。

叶爷爷也下部队去了。

姑姑一家,过了十五就启程回港岛,因着安宁要去随军,他们也得先去安排一下,总得让她们娘几个过得舒舒服服的吧?

“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好不好?你要有什么事,我跟孩子怎么办呀,你现在可是有家有口的人。”

叶凌洲走之前,安宁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叮嘱。

“好,知道了。我每个月都会给你写信。可能的话,会尽量给你打电话报平安。”

虽然明知道他是哄她的,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个条件。

安宁还是直点头,“好,说话算话啊。”

等叶凌洲出发,安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雇可以信任的保姆,再加上把工厂和服装店,百货商店做好交接。

这个她确实没经验,怎么办呢?除了跟长辈们取经,就是在空间里找书看。商业街上有书店,各种管理学的书,成功学教案什么的,都是有的。

找时间看吧。

雇人也不是一时就能找到的。

还不能从军属里找。

人家也是随军的,家就是军区呢,没道理跟着她大老远的往南边去。

“最好还是找老乡,知根知底。”

安妈这么说。

安宁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可老乡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要是有两口子都能走得开的,是最好的。女人帮着看孩子,做家务,男人做点力气活。”

“哎呀,那不就跟过去地主家的长工似的?”

叶后妈下意识的冲口而出。

说完发现自己嘴快,尴尬的看安宁。

安宁就笑,“虽然工作性质差不多,但本质还是不一样的。咱们是雇人干活儿,跟在工厂里干活都是一样的。大家也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是谁的下人,谁比谁低一等的事情。”

“是是是,那肯定的。”

叶后妈的出身,觉得这样挺怪的。

也就是安妈,没啥表情,接受得很良好。

习以为常的样子。

用过丫鬟的人,确实很能适应。

春天很快到了,孩子们已经翻身翻得很利索,小腿小手,努力的蛄蛹,快要能爬了。

工厂开春又加盖了两排厂房,地方大,空地多得很。

框架的厂房,盖得很快,就红砖水泥结构。

只要料备齐,十天半个月就能盖好。

水泥地面干了,就能进机器。

工人提前招好,立马就能干工。

今天的工人很好招了。满省城都知道服装厂待遇好,被厂里职工宣传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一听说扩厂招工,早早的都等着呢。

安宁基本都没有参与整个过程,尽量也不往厂里去,要走就得先交接好。

该放手就得放手。

付美玉已经提了厂长。

她做得很好。

她自己挺紧张的,家里也担心呢。

她老爹付三江都过来坐镇了,扮普通山里老猎人,在厂里跟门卫住在门房里。装得可真了。近距离的看着他闺女。

安宁本想在招工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

也没找到。

“姜军他爸妈年纪也不大,现在儿女都结婚,就剩下姜军一个,也上了大学,以后不用担心他什么。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家里的地给老大种,他们可以走得开。主要是能信得过。”

叶后妈给推荐了姜五舅老两口。

安宁想想老两口的情况。

因着姜军在省城上学,自家对姜军很照顾,老两口也是常来常往,每次来都不空手,家里的粮食,菜啥的都给拿。一来,五舅妈就找活儿干。人也干净,干活很利索。

五舅人活泛,说话不是没见识的老农样子。但话不多,不招人烦。

还真别说,这老两口真行。也才五十多,年富力强的,啥活都不耽误干。

最主要的,这要是不能信,就没有能信得过的人了。

“行啊。妈,那得五舅和舅妈乐意才行。可不能勉强的。”

“这我还能不知道?越是亲戚才越不能勉强呢。每天都待一块儿,远香近臭。处得好行了,处不好,亲戚关系都不好处了。要不是放心你人品,我提都不带提的。”

哎,这才是明白人呢。

叶后妈这么靠谱,安宁就不再说啥了。

只是老两口哪里够用,还得接着找。

“看你找人找这个费劲,别找了,我跟你嫂子去。”

刘长河来送家具的时候,顺便给家里送鸡蛋,孩子们能加辅食了,每天仨小家伙分吃一个鸡蛋的蛋羹,刘长河隔段时间就给送几十个。这个别人也都不跟他抢,让他表现。

“长河哥,别逗我了,你和嫂子的人品和能力我自然一千个一万个满意,可你家里俩孩子都还小,怎么走?我家这几个太小,又不能把你家孩子也一块带着,去啥去呀……”

“这有啥的,我家哥们儿多,我爸妈地不种在家养老看孩子了。这两年本来就是他们帮我们看孩子,孩子跟爷奶熟了,跟我们都不亲。也没打算再要了,有啥不能走的。”

“可是你现在管家具厂的生产了,一年也不少挣,自己做零活儿还能有外块,肯定比挣死工资强的……”

两口子一个管生产,一个做饭,都挣工资,守家在地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说那干啥,这不是你这边儿更着紧嘛。钱能慢慢挣,再说了,你不是说南边儿机会多,万一我在那边儿也找到好机会了呢。等孩子大了,我就在那边儿找活儿挣钱了,说不定还挣得更多呢。”

那要是这么说,肯定能挣得更多。

“嫂子也同意啊?你可别自己想啥是啥,不兴大男子主义的。”

“这事儿就是你嫂子提的。她知道看孩子不容易,还是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你这边儿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她就跟我念叨了。不瞒你说,是我舍不下现在熟悉的活儿。才考虑了这么长时间的。”

哦。

那就行。

还没来得及跟家里说,人找好了呢。

安妈又给提供了一个人选。

“就我以前丫鬟秀莲的儿子两口子。一直都有联系,前两年他们搬家去了山里的县。最近才回来,找到我,想进厂里干活儿。那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那小媳妇看着精明,也能用。以前选丫鬟,都是那么选的。我还没看走过眼。秀莲的男人没了,就那一个儿子,她也能跟着。她算是看着你哥长大的,能信。”

哦。

那就带上吧。

多点儿就多点儿。

比人手不够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