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 第1260章 推广李昭的练兵之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60章 推广李昭的练兵之法

聚集在一起的,乃是当前武国境内打仗最多、最硬气、死亡人数最少的诸位将军们,在听到这些话后,集体陷入了沉默。

士兵的各项身体素质重要吗

当然重要,甚至可以说十分重要。

如果在每一项都逐步占优的情况下,战斗本身的胜算就会高出很多。

大周人的身高先天占据优势,因此,同等情况下作战,武国人就是要弱一些。

特别是发展到了今日,也是如此!

即便是现在这群士兵调整饮食,但他们的身躯也都已经定型,不太可能再有机会改变。

可是,除了身高这一项暂时无法改变之外,其余的都是可以改变的。

段文昊沉默了良久道:“奔袭能力很强”

“很强!”赵飞龙点点头道:“普通的老将士其实奔袭能力都不弱,但绝大多数人的上限大概就是五公里左右!”

一般的战场老油子,他们的奔袭能力都不会太差。

但为何只是五公里

因为他们本身的铠甲和兵器就是有着相当不俗的重量,这也相当于他们是在负重奔袭。

五公里这个距离已经算是很长了。

即便是追赶和歼灭敌军,军队一般也不会故意将战线拉这么长,因为这会造成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事情发生。

特别是在这个什么都不发达的年代,作战更多的是考验主帅的纵观全局能力。

他们若是考虑错误或者是失败,又没有及时的通讯喊出来,一个不小心,追出去的部队,全部覆灭都有可能。

越是老将,就越是金贵!

都舍不得老将死。

而赵飞龙和李道玄则是从士兵负重奔跑距离,士兵负重奔跑的军阵,士兵听从指令快速集合到执行命令,士兵背着重物逃窜后重新整合伤亡速度的能力以及速度等各方面,都与诸位将军来了个对峙。

他们两方的数据都表明,按照李昭的训练之法训练出来的士兵的确更强!

他们的老士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落伍的。

因为现在的军中将士,包括交州学院中,训练孩子们,最长都是十公里奔袭。

如果身体素质和身体强度跟不上,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负重奔袭十公里的。

这对于任何队伍来说,都是一场艰巨的挑战。

哪怕诸位将军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真实的数据往往就是这般吓人。

赵飞龙在他们心情还未曾平复的情况下,又抛出了一枚新的炸弹:“这一年下来,咱们基本上都是在按照他那边的基础指标进行训练的,如果是按照高阶指标,或者是现阶段第一届学员的单兵作战之王的训练计划……那三年之后,我麾下的两支队伍将完全没有可比性!”

因为,这些训练计划就是通过强大的食补能力,提升士兵的整体素质,从而来拉高整个士兵队伍的上限,当所有人的上限都拉高后,那么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十分大了。

赵飞龙还没说,交州那边已经早就开始进行军事演习了。

而且,侯天玑和高世聪也算是参与了,今年年底大概还会有一次正规的演习。

这次,两位老将军也不再是观察官,而是直接充当两军的指挥官。

只是他们没有指挥权,坐镇中军,但谁若是靠近或者是接近对方的指挥官,那就是赢了。

考验的就是双方士兵在指挥官阵亡,或者是被围困后,都需要士兵临时决断出新的对策,从而达到斩首行动的效果。

当他们说完后,整个养心殿都安静了。

这些老将军也不是不能接受新事物,他们只是还没做好心理准备,不想自己这么快就被替代。

但是,在听完赵飞龙和李道玄的话后,他们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与顶尖军神的差距。

不管是在行动力还是其他方面,他们都要落后这两位太多。

这位成功是有原因的。

钻研对方,学习对方,才能不断的打胜仗。

否则就靠他们,是不可能对抗大周的。

通过这次的事情,他们也更清楚的意识到,彼此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而且,未来如果作战方式真的改变了,那么还能新式作战的一定是李道玄和赵飞龙,而非是他们。

武皇看着士气有些不高的诸位爱卿道:“诸位爱卿,咱们从一无到有都经历过,现如今,各种条件都好了,怎地反而畏首畏尾了”

“作战难道不是取长补短吗更何况,连两位将军都承认了这种练兵之法的长处,那我等试试又有何妨”

“假如,我大武的士兵都能在整体作战能力上再提升一个台阶,难道对国战的胜利,不是一大助力吗”

“陛下说的是!”众多将军齐齐点头。

“既如此,那何不试试幽王的练兵之法呢”武皇提议道:“这些训练,说到底耗费的就是粮食而已,只要能提高胜算,那耗费又算得了什么”

武皇的话,让大家引起了认同。

不过,最近武皇准备整顿军务,军中各种贪污和腐败的现象也是很重的。

在此等情况下,若是再增加一些伙食,未必不是一种调和手段。

“若是诸位爱卿都没有异议,那就按照这个来!”武皇道!

“是!”

等到诸多大臣散去后,武皇则是捏了捏眉心,他还有很多封书信没有看,这些都是李昭写的。

在很多事情上,李昭基本上都是事无巨细,目的就是希望武皇和他打配合。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武皇也的确做到了。

信中,李昭还说到了很多的计划,包括在国外的一些布置,以及后续要引爆的时机等等。

李昭相信,武皇也一定是会有所准备的。

如果一个人对未来,连基本的准备都没有,那这个人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

即便是侥幸成功,也守不住这一份成果!

整顿军务这些是李昭提出来的,武皇其实是知道的,但更多的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一旦动了,牵扯的人就太多了。

但是,此时又不得不动。

国内的粮食危机算是解除了,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形势一片大好。

如果现在都还不动手,一旦真的开战,那将会是巨大的麻烦。

毕竟三年的时间不长不短,这其中足以诱发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武皇也是仔细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最终才做出的这个选择。

“改良军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