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重回七零,不做弃妇 > 第559章 新年新气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过了元旦,闲散了几天,了了周伟珍闹出来的事儿,秦小妹就又忙活起来。

七十年代末物质匮乏、经济拮据,但是已经基本可以解决温饱,在人民公社的领导下,即使食谱单一,乡下社员大都只能吃饱地瓜头、番薯叶,但至少人是饿不死了。

日子开始渐渐有了盼头,那些一年忙到头,稍有富余的人家,也舍得给孩子做身新衣穿,表示对子孙后代的宠爱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作为小裁缝,这是秦小妹一年到头最忙碌的时候。

她仍然住在坡上的山神庙里,守着她的三间小屋,每日辛勤的踩着缝纫机,叮叮哐哐的做活儿。

只是与以往不同,钱大娘也搬了过来,每日做饭、干家务、撸狗,照顾忙于挣钱的闺女生活。

还要多亏了周伟珍闹那一出,引起了生产队社员的强烈不满,秦小妹和李树挪户口的事基本没遇到困难,大队长很爽快,当天应下,第二天就把事儿给办了。

不过他没要鸡蛋和熏鱼,只留下了那双秦小妹亲手钩的,厚实牢靠的袜子。

挪户的时候,老钱两口子和秦小妹商量后,还是决定防周伟珍一手,直接将姓也给改了,彻底和秦家划清界限。

只是秦小妹有手艺,前头两年将招牌打了出去,名声在外。

外头人找来村里,只晓得要找小秦裁缝做衣裳,贸然改姓并不方便,对外就还叫她秦小妹,但户籍信息上她已改姓钱,李树也是一样。

就像老钱两口子当时承诺的一样,日子还照往常一样该咋过咋过,这挪了户口改了姓,对她们姐弟只有好处。

别的不说,那一招釜底抽薪,可把周伟珍和老秦一家给坑惨了。

那事儿后来很热闹了一阵,就连平时和社员们接触不多的知青们都知道了,她们都为秦小妹高兴,再见面总打趣叫她小钱裁缝。

秦小妹也不示弱,自打娘搬过来照顾她以后,哥哥钱庆春和他的朋友们就经常到山神庙来玩儿。

像知青点这种偏僻地方,是难得有村里的俊后生路过的,钱庆春人实在又是个热心肠,交往的朋友人也都很不错,他们进出的日子长了,有时候遇上知青们有需要帮忙的体力活,也会主动帮忙。

这可把一院子女知青羞的手足无措,搅乱了一池春水。

抓住这机会,秦小妹时常反击,每次都要把几个脸皮薄的臊的捂着脸跑回去才罢休。

“真是好年纪啊~富有活力又热烈诚挚。”

上辈子的自己,这时候在干什么呢?秦小妹在温暖的屋子里踩着缝纫机,思绪渐渐飘远。

太久没有回忆往事,只专注于眼前的生活,她都快记不起来了。

总归不是什么值得留恋的美好回忆,大概不是背着孩子冒着大雪出去求人,就是上山挖野菜,以求勉强果腹吧。

那日子过得是真苦啊!每一天光是活着就得耗光精力,根本没有计划未来的力气,只想走个狗屎运,多挖点儿能充饥的野菜,好度过寒冬。

谁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着?简直是扯淡!要不是经历过一回,秦小妹差点儿就信了!

重来一世,她再不要做没苦硬吃的老太婆,这辈子她要健康的身体、要安稳富足的生活,还要知心的朋友、真心的家人,和美好的明天。

她始终觉得,自己有幸重生一定是为了弥补上辈子的遗憾,重新选择人生,走不一样的路。

而不是困在过去的阴影里,挣扎堕落,爬不起来。

已经忘了是谁告诉她的,烂掉的果子会自己掉下来,你不需要做多余的事情,只需要静静的看着,暗爽就行。

这段日子老钱家也遭受了一些非议,之前说过,生产队这么多社员,可不全都是支持秦小妹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员对周伟珍的做法表示理解。

更有些老东西,自认为有些年纪就好为人师,甚至专门跑一趟,上门来质问秦小妹,为何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么残忍。

对此秦小妹倒是一点儿也不生气,不管来几个人骚扰都一样,她问心无愧。

因为她从始至终就没做过任何迫害周伟珍母子四人的坏事儿,相反的,一直是她们在欺负人,自己遇事做出的回应也大都以保全自身为主。

那碗害周伟珍早产的豆花,是她闺女大毛偷给她吃的,不是秦小妹端给她的。

她被秋菊砍伤,也不是秦小妹授意。

人在自己的地方干自己的事,是周伟珍领着两个孩子闯进院儿里来刺激秋菊,才招来的那顿毒打。

至于她男人和婆婆被关在学习班,家庭四分五裂,失去庇护和住房,就更不关秦小妹的事儿了,她可没有给人牵线买卖妇女的本事。

再说秦小妹落户老钱家这事儿,她本来户口就从老秦家分了出来,单过都好两年了,要落到哪里去只需要和大队长商量,完全不用理会道德绑架。

再说这帮老东西也是双标,能理解秦守国没有儿子的遗憾接纳周伟珍,却不能理解老钱没有闺女的遗憾放过秦小妹。

就这种人,还来讲理,实在是有失偏颇。

估计他们自己在知道这些事儿后都不好意思,被秦小妹怼走几批后,就没人再来了。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但也没平静太久。

“今天年三十儿,干完这点儿就别干了,晚上吃饺子、炖大鱼,新年新气象,咱们一家团聚,可得吃点儿好的~”

钱大娘坐在炕上揉面,一边忙活嘴里一边嘟囔着秦小妹只知道干活,又瘦了,年轻人就是不知道保养啥啥的。

凭心说,老钱家的伙食是真硬!

根本不存在过年节才能吃上肉菜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天天桌上都有大鱼大肉,但隔个三五天总要打打牙祭,这在七十年代说出去都没人信!

不过腹诽归腹诽,大过年的,秦小妹也没扫兴,笑着应下后,又叮嘱娘亲要把饺子馅儿端到人面前放着,防着丧彪这馋狗。

“放心吧~娘晓得哩,今天这饺子你就吃吧!保管鲜灵儿~咱家是头一回包,你爱吃以后就都吃这馅儿的。”

大年三十,只要不是太困难的家庭,想方设法借面借肉也得包上一顿饺子,钱大娘早几天前就和村里的妇女们探讨过饺子馅秘方,做足了准备。

将揉好的面放在温暖的炕上醒发,钱大娘擦了把手,打算去把锅热上。

一开门儿,就见二毛背着弟弟金宝,手里拿着个硕大无比的海碗,可怜兮兮的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