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安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品着田也递上来的茶水,与他随意闲聊,了解翰林院的情况。
这些情况可是院外的人所不了解的。
正好现在有空闲时间,李宁安便从田也那里了解情况。
\"这么说,翰林院的事情其实并不多,大家还都很清闲?\"李宁安询问着,皱了皱眉头。
\"修撰、编修和检讨这些职位可能还有些事做,会帮侍读和大学士修修史,其他人则没什么事情要做。
那些学士们往往只是在自己公房看着喜欢的藏书,对外宣称正在修书。
真正需要认真修缮的书籍,只有在皇帝下旨之后,他们才会全力以赴。
果然只有讨好的事情,大家才会愿意做。
皇帝命人修书,自然修好了就会受到嘉奖,并且还会得到经费支持。
\"那明天你带我去藏书阁看看吧,我想先找几本书来看。”李宁安吩咐道。“对了,我是否可以带自己的书进院里读?”
\"院里并没有明文禁止,不过藏书不可带离”尽管不清楚李宁安想看什么书,但翰林院的藏书阁绝对是藏书如山,根本不会缺少书可看。
虽然李宁安的问题有些多,但田也仍然耐心如实回答道。
“到了中午,我们在衙门里自己吃饭,还是会提供食堂?”李宁安又问道。
\"一般都是自己吃,食堂早就不开了,大家都不愿意吃那里的东西。”田也回答。
\"还有一件事。”李宁安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我看过大雍官制,不知道修撰的俸禄是如何发放的?”
李宁安现在毕竟拥有正经的官职,穿着青色团领衫还带着补子,肯定要把自己日后的吃饭的钱给打听清楚。
\"俸禄?修撰、编修、检讨的俸禄会在院里领取。”田也被李宁安的问题问得有些愣住了。
怎么会有人刚当值就问起钱的问题呢?
进士一般乡里都有很多良田,指望俸禄维生迟早要饿死的。
但他马上开口解释道:“到时大人直接去院里户房领取,户部会给一张批条,大人也可以去鸿胪寺再领取一份钱,只是没有补贴。”
“只有俸禄?鸿胪寺没有补贴,也就是说翰林院有补贴?那大概有多少补贴?”李宁安好奇地问道。
“户部会给一些粮米钱,若是折算成银子大约是三钱银子,顺天府会给一些纸墨钱,也是三钱银子。
至于东阁那边,会给一些补贴,每月大约是二两银子。
其他方面,比如房舍修缮,都是由工部负责,我被派到这里来,工钱是由户部直接拨付的。”
“鸿胪寺发给大人的俸禄是五两纹银,翰林院除去补贴后剩下四两。”
听到田也的话,李宁安眨了眨眼睛,难道我的每月收入只有不到十二两银子吗?
这点钱怎么够在京城的生活啊!
\"就这么点的钱?\"
李宁安实在难以置信。
\"已经不少了,相当于是从六品官员的待遇了,甚至比在职官员还好,至少不会有拖欠,翰林院的银子户部是不敢欠款的。\"
田也立刻解释道:“据我所知,即使是侍读大人,每月只能领到五两银钱。
还有几石米和一些绢帛之类,总共值八两多银子,这还是大人领取两个衙门的俸银。
不过,鸿胪寺的俸禄按惯例会拖欠上两个月。”
\"这简直就是刻意让人陷入贫困。\"
李宁安内心怒吼,难怪做官的要贪污,按照这个俸禄,当官每月那几两银子够干什么?
田也离开后,李宁安用手揉着脑壳,扒在桌子上思考。
本还想在内城买个院子,真是天真啊。
大雍朝的俸禄,每月十一两银子能做什么?还不一定能准时发放。
外城的一进宅子就不低于八百两,这还是最少,就是说扣除开销,李宁安都要攒十年。
若是如此咬咬牙牙就买了,可一进院子根本就不够他们住的,千两银子都打不住。
李宁安不得不重新考虑买房的事情,手里只有几百两银子,大部分都要用来购买看中的那处院子,剩下的钱能在京城待多久?
现在李宁安每月开销大概是大十两银子,这还不包括以后府中支出和人情往来。
官员大多都是有属官和书吏的,这些人是在帮助李宁安工作,钱自然由他来出。
他此时更加羡慕外官的炭敬和冰敬,以及火耗等官方承认收入了,京城之大真是居之不易。
不知道我的家信是否已经送到常德?
李宁安的家信是通过回常德的商人带去的,如今会馆的功能就有这个。
只要是在京城的常德人,都可以找到会馆,会馆会让商人带回家乡的信件。
等老弟回到家中后,还是要尽快解决自己交代的事情。
不知道家里会不会及时带钱给我,否则这房子还真不敢买,得留点备用资金。
虽然李宁安估计爷爷和媳妇肯定会给自己准备一笔银子,但毕竟还没到手,而且也不知道有多少,最低有上千两大抵吧!
恐怕会更多,家里这些属实攒了不少,只是自己向来不曾过问。
不行,那就先买房吧,不够的话先借点,反正已经借了一千两了。
虽然常德府离着桃源县还有不少的路,可再远,经过大半个时辰的紧赶慢赶,刘知府还是随着府衙衙役将今科常德府出了状元的大好消息,一起来到了桃源县衙里。
新到任没两年的甘知县开始还是讶异多过惊奇,听闻喜报那是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居然是状元,李状元虽未在自己任上于县里求学,可好歹是在自己任上高中状元,这不是妥妥的教化政绩还会是啥。
哈哈哈,看来自己升官怕是有望了。
心情激动的甘知县都忘了顾及刘知府还在此,直接笑出来声,反应过来后当即派了人去三河村。
命令差役们赶紧去状元家报喜,并给每个人五钱银子作为酬劳,只要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既然李状元给桃源县挣了脸面,给他出了政绩,那他自然要报之以礼了。
他和刘知府还不能比,毕竟俩人之前相识,府学之中刘知府还曾去莅临过,李宁安日后仕途肯定是官运亨通的,买些好也好让人家记住他啊!
几个差役得令后,立马就张罗上了,两人乘马先行,其余人等吹吹打打的喊上八人,然后是指使去买了一箩筐鞭炮。
准备好了之后,就很快出发了。
后面紧跟的差役望了眼天,现下已是申时了,待赶到三河村可就天黑了,这及近黄昏的,可怎么报喜啊?
消息传到常德时已经是晌午,再从府里赶到桃源说清去三河村可不就到了黄昏傍晚。
上次给李宁安中解元时报喜,就因为被府衙差役抢了先,县衙几个差役心里都憋着劲呢,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抢一次先才行。
至于天色渐晚是否有影响,他们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