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别问,我科举 > 第106章 乡试(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旁边跟着个韩启自然是因为他是常德府唯一一个进入岳麓书院就读的学子,岳麓书院可是天下闻名。

每年不知天下多少读书人想要挤破头进去,若没些真材实料和雄厚背景,又有几人能够得到这种机会。

依照着岳麓书院每年应考人数和在各地考生的应考效果来看,自然不负盛名,他们觉着韩启就算这一科不中,下一科桂榜上一定少不了他。

常德府的士子纷纷上前打着招呼,李宁安一一见礼。

不一会儿,一众考生便按顺序进了龙门,流程与三日前一样,不过这次倒是没有像第一场那样杂乱无章,此时进场显得很是规范。

李宁安依然回到了原先的号舍,但守在他面前的兵士却换了一人。

这倒确实,别人肯定要换岗休息,而且为了防止串联,肯定要在贡院里面四处调换。

考卷发放后,李宁安便将题目整体阅览了一遍。

乡试第二场有五经议论文一道,三百字以上,并且考诏、判、诰、表各一道。

其中判语五条,李宁安针对这种题题练了很多,可是真正拿出来考还是第一次。

乡试这种大考对于判语这种题最为规范,这是考验学子的第一步。

毕竟一旦考中举人便是有资格做官的,先不说吏部排队能不能排到他,但资格总归是有的。

说不定屡次考会试不中,想着寻个官做,又恰好有个官砸到头上,等到吏部考核时,写不出判语岂不让人尴尬。

而且古代司法和行政不分,若是成为了知县,不管是日常处理政务还是一些恶性案件都归他管。

所以师爷这个职业应运而生,不过这都是后话,李宁安首先端详起题目来。

论,论时策、论历史、论纲常皆是有可能的,不过主要还是写文章而且是议论文。

判,即判案,写判词,考察学子《大雍律》熟悉程度,看看是否能做到公正明理。

其余几道题全是类似于写公文,都有规定格式,只要常规练习过,基本上都能过,这与第一场直接高下立判。

士子唯有深谙律令法度,方能具备入仕为官基本条件。

考官批阅第二场的卷子时,最先一定会看判词,若判词做的不过关,加之第一场略显潦草,一定会被淘汰掉。

因为你已经失去做官的基础条件,若让这种人为官,一定会让整个衙门瘫痪掉。

故此,李宁安先看了五道判题,前面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李宁安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律法。

不过仍有些凶案,显得难度异常高,李宁安在脑子里寻了好几遍,才找出答案。

随后就开始思索起那道五经题,李宁安大致看过题略一思忖,开始从《诗经》中挑选的这段话来分析。

选《诗》作为本经的士子众多,相应的难度同样不小。

不过他最擅长写这种策论,写一篇三百多字的文章可谓轻而易举,更何况李宁安的思维一直比较缜密,正反辩论做的很是全面。

这篇策论才写完,李宁安就有些想去茅房,心中更是怪自己,在贡院门口说那么多干嘛,一进号舍就有些口干舌燥,克制了自己一会儿,可作答时,还是不经意喝了好几口水。

随即交了考牌,去了一趟茅房,这回经过臭号时,却发现座位在臭号的考生已经不知所踪。

回去的路上,细细的思量了一下,那位士子第一场便面如土色。

恐怕要么是身体的缘故,要么就是来来往往的人以及浓郁的臭味影响了他们的考试质量。

李宁安回来继续写剩下的文章,题量并不如第一场那么大,到了第二天午时便全部誊抄完毕。

李宁安考完窝在号舍木板上睡了一觉,第二场第三天一早起来交卷,交卷的士子比第一场要多的多。

第一场时有不少士子熬油作答,可还是在第三日午时或是下午才写完。

到了第二场,几乎所有士子都能在黄昏前答完题,这一日虽然同样考了七道题,但无论题目内容还是答题量都远不如第一场。

龙门前,众多士子相谈甚欢,俨然不是第一场一副蔫蔫的状态,第二场一考完全部都是信心倍增。

李宁安没看到有认识的人,便站在一旁听起了闲话,依照着赵琪和黎敬浩的习惯,一定是还在检查考卷。

龙门未开,闲着无聊便竖起耳朵。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自古文人相轻,读书人的圈子里惯是会说疯话的,最烦的是他们并不直爽,引经据典的在那阴阳人。

有时李宁安就很是感叹,可能别人骂你时,听不懂才是最大的快乐。

他真的不想听懂那些人说话的意思,一个个文绉绉的。

而且单单就湖广来说,可能是乡土观念更重,仅仅是常德一府,各县的读书人互相瞧不上,有联合抵制府城的士子,从常德府出来,又看不上其他府的,他们还不当面说,总是在背后说着酸话。

尤其是南方士子看不上北方士子,北方糜烂读书人较少,自然是骂不过他们,尤其是他们享受着朝廷的政策偏移,不过,两方各自在背后瞧不上眼,明面上却个个称兄道弟。

可不嘛,龙门口一众士子就在吐槽“燕赵多蛮夷,文风不振。”

“南北分卷,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历数前面几朝,朝廷哪次不是将我等处于一线,怎可如此偏颇南北两地?”

听了半天,李宁安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今年乡试桂榜名额确定,京畿之地连同黄河两岸数省仅仅是比湖广少了二十个名额。

他们的意思是不服朝廷的决定,明明湖广士子远多于北方,京畿之地就算了,黄河两岸数省怎么能分到这么多名额,甚至比四川都多。

可能是同样觉着不公平,都在那儿围着骂骂咧咧,山东和河东不就是靠近京城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凭什么占那么多名额。

他们很是不爽这种状况。

李宁安听的有些头大,哪有还没出贡院就在这儿吐槽朝廷政策的,虽说本朝不计言谈政治,但可真不怕被抓走。

而且各地分卷另考完全是出自均衡的态势,北方肯定考不过南方,可是高堂之上全是南方人,确定北方人不会造反吗?

皇上恐怕会睡不着,天下怎么可能只有半边,他们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湖广名额多了他们自然考中的几率就大了。

如果要是真的觉得不公,可能就不是在这里吐槽了,有本事就进京状告呗!在这说毛线呀!

再者说了,北方文风不振就是因为北疆战乱,雍朝开国后北方糜烂,人口不足社会不安定,近些年已经大大好转,恐怕再等十数年南方还考不考得过北方就不一定了。

李宁安就在旁边听个乐子,听八卦归听八卦,聚众论政,更甚者带头闹事他可不参与。

他对自己考中举人还是很有信心的,犯不着为此,恐怕只有屡试不第的秀才,才会对这方面起心思。

除了吐槽湖广乡试名额不够,李宁安还在旁听说某某士子第一场考后直接夜宿青楼,更是寻了花船,弹琴作乐。

这种喜好游玩的公子哥和浪荡子不单单是武昌这种繁华的首府有,即使是常德府城中都不曾少见。

众多文人喜好以狎妓为乐,在李宁安看来属实是无法理解,而且里面更是销金窟,多少钱都是不够花。

黎敬浩先前就动了心思,之前是家风甚是严苛,后来被李宁安劝了回去。

这要是被黎家的一众老头子们发现,怕是会给他打死。

第二场考完之后,李宁安回到小院养精蓄锐。

黎敬浩他们一回来虽然看起来仍然很是疲累,但是好在第二场他们发挥都挺不错。

不管是作答还是在贡院待的时间都没有第一场考完时那么大压力。

稍作休息后,几人温习了起来,随后又进了贡院。

第三场考试,考试中他利用大部分时间精简文字,精炼文章把自己意思尽量完美的表述出来。

第三场的策论,有策有论,考察的是考生对朝廷政策的观点以及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宁安写这类文章来很是顺畅,这次考卷作答的更快。

到八月十五日的傍晚,李宁安的乡试三场终于全部考完了。

出考场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走起路来都带着风。

无论最后考试结果是好还是坏,反正已经结束了。

第三场刚刚考完,就有不少士子准备游览武昌城,湖广首府到底是不同,更是环绕长江,武昌说是一座城,其实可以认为是三座,三城围拢在长江两岸景色甚是艳美。

乡试放榜没有院试那么快,他可以趁此机会好好在武昌城里游玩一番。

武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武而昌,故名武昌”,东汉末年孙权在此设立武昌城,不远处更是有夏口城,城中风景壮美,无数文人墨客曾在此赋诗留念。

黄鹤楼矗立于此,“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武昌鱼享有盛名。

此次更是前去了黎敬浩心心念念的宝通寺,宝通寺兴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大概在公元420~422年,最初的姓名叫东山寺。

当然,几人去拜佛并不是对佛祖多么虔诚,只是据传宝通寺比较灵,乡试之前便有不少士子来此求运。

他们考后再来已经算是晚的了,李宁安本不愿来,只是秉承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虔诚的跪下来拜了佛,真不是他想来,主要是黎敬浩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