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聚餐饭菜是军中风格的。
讲究的量大,实惠。
大锅炖羊肉,鸡肉,煮虾鱼等硬菜,每人面前一盆。
酒是胡湘出钱购买的。
是高档白酒五粮醇,每人一瓶,每瓶是五百毫升,五粮醇属于高度白酒,五十多度,能点燃后不熄灭,是军中汉子们的最爱。
胡湘站起身,端起酒盅,环视一圈,朗声说道:“诸位将士,训练辛苦了,但练兵之道,贵在严格,平时多训练,多流汗,才能提高战斗力,战时才能少流血。”
武将们也齐声回应,“保家卫国,万死不辞。”
胡湘抬手示意大家坐下,请大家不要拘束,随意吃喝。
这些中下层军官们都是二十多岁的汉子,也和士兵一样,每天参加十里的越野跑步。
只有部将以上级别,可以不用每天跑步,平时所有人都要参加体能训练。
什么是战斗力,军队能跑步是重要的战斗力之一,而且还得是负重跑。
因此这些精壮汉子的饭量都特别大,而且他们这个年龄段,正是能吃能喝的年龄。
军官们都是大口咀嚼着羊肉,鸡肉,一盆两斤左右肉食,都能吃个七七八八。
胡湘只吃了些黄花鱼,对虾,羊肉,鸡肉吃的很少。
酒,胡湘也就喝了十几酒盅,估计二两多。
胡湘注意到一些军官,悄悄从口袋里掏出小酒瓶,把桌上酒瓶里面的酒倒入小酒瓶后,拧上盖子,放入口袋里面。
这种小酒瓶能装二两酒,一百毫升,类似后世小瓶的二锅头,江小白,是胡湘让玻璃瓶厂制作的。
没有想到,那种形状瓶子竟然卖的特别火爆,能放在口袋里面,装上酒,吃饭时候,或者空闲时候,掏出来,泯上几口。
那些中下层军官“打包”酒,没有人会感到难为情,现在酒的价格不便宜,而且这种五百毫升的瓶装酒五粮醇,是他们半个月的俸禄,哪舍得购买。
这种聚餐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八点就结束了。
九点许胡湘回到了府衙。
赵宁还没有睡,今天赵宁去戴河海滩了。
“那里的海滩真美,海水清澈,沙子柔软细腻,踩上去舒服极了,”赵宁说道。
“嗯,以后那里将修建游乐园,”
…
第二天,胡湘没有出去视察军营,参观了燕山书院。
燕山书院占地面积很大,有百多亩,但目前房子没有建造多少。
目前盖了六排房子,每排房子长三十米,宽五米,还有一座图书房,一座伙房。
书院的教书先生也都在书院附近住。
燕山院长叫高永,今年四十五岁,原金国的文人,蓟州渔阳人氏(天津蓟州区)。
也曾经多次参加科举未中,靠关系,在金国史馆谋得差事。
后随着大批文人官吏被俘到大名府,给安排了份普通职事,
此人也颇有文采,受到了元好问的重用。
后来此人写了首词,被人告发,说诗词里有悲伤金国之意,便被贬职到官办砖厂劳动改造反省。
胡湘听说后,好奇看了下他写的诗词。
是这样写的:
闲登高阁,叹兴亡满目,风烟尘土。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
秋水长天,落霞孤鹜,千载名如故。长空淡澹,去鸿嘹唳谁数。遥忆才子当年,如椽健笔,坐上题佳句。物换星移知几度,遗恨西山南浦。
往事悠悠,昔人安在,何处寻舞。长江东注,为谁流尽今古。
胡湘感觉是小题大做,便释放了他,并举荐他到秦皇港任燕山书院院长。
“高院长,现在有多少学生?”
“有二百名学生,”
“算数,物理天文也都要重视起来,有喜欢数学,物理的学生,家庭贫困的,书院要资助,书院内也要尽快成立女子学院,让女子也能读书明事理,”
胡湘对高永院长做了指示。
随后,又对秦皇港商务帮办宋河说,燕山书院还得要建造房子,不过在建就不能用黄泥土坯建造了。
要用条石做地基,墙要用纯青砖建造,用水泥勾缝。
图书馆也要重新建座。
图书馆的房子是特别重要的,那里是藏书,是知识文化的载体。
因此胡湘对图书馆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造百年建筑。
建筑占地面积不低于五百平方米。
地基要高,至少高出周围地势一米,砖混结构,砖的粘合不得用黄泥,要用砂浆(熟石灰和沙子混合的粘合材料),楼板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建三层或者四层高。
宋河对胡湘的指示连连称赞,说那将成为流传千年的建筑,其实心里想是,你上嘴唇碰下嘴唇说的轻松,钱呢!钱呢!没有钱怎么建造。
胡湘又对绿化提出了要求,栽些松柏类的常绿针叶树。
午餐,胡湘对众人说,要在书院吃大锅饭菜,不要搞特殊。
书院只有伙房,没有食堂,吃饭时候,伙夫会把饭菜盛在铁盆里面,摆放在伙房门口的木桌子上。
学生端着大瓷碗,到伙房门口,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打不同的饭菜。
今天的饭是稀米粥,盐水白菜,高粱窝头,咸萝卜片,煮鲅鱼。
打到饭菜后,就三三两两蹲在院中地上吃。
卫士给胡湘打了份饭菜,一碗稀米粥,一块咸箩卜,一条八两重鲅鱼,一个高粱面窝头。
比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里面,孙少平上高中时候,学校的的乙类伙食都好,要是白面馒头,那就比甲类伙食都好。
这都是渤海边不缺鱼,而且鲅鱼在秦皇港是最便宜的鱼,拖网捕捞的大部分海鱼是鲅鱼,因此便宜,渤海湾还有个地区就取名鲅鱼圈,就是因为鲅鱼产量多。海鱼价格对比是,小黄花鱼比鲅鱼贵,带鱼又比小黄花鱼贵。
因此在中国未进入改革开放的现代工业前,普通百姓的饮食好坏取决于人均资源占有量,人均占有资源多的古代,吃的方面未必比改革开放前差。
胡湘等人是不会蹲在院中吃的,都是在院长的办公室吃。
高永看着胡湘吃饭一点点的吃,应该是难以下咽,说道:“三公子,学生家普遍穷,伙房一直没做过好饭菜,也没有买过好菜,”
胡湘确实是难以下咽,尤其是鲅鱼,腥味大,“以后粮食充足了,要增加葱姜蒜的种植量,”
食材好不好吃,调料是关键,尤其是老姜,姜还是老的辣,才能很好的去腥。
其实胡湘吃不下去,是因为胡湘平时的饭菜都是滋味足,厨师都是千方百计的做的可口,这些粗糙的饭菜自然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