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女林琛,恭请圣安。”黛玉行了一个稽首礼。
“免礼。”
“谢主隆恩。”
“别紧张,朕就是随便问你几句话。”元彻笑道。
“陛下请吩咐。”
“朕元煕说你们被救后去了一个奇异的地方?”
“是,臣女醒过来的时候就在一座藏书楼内,里面的藏书十分丰富,多数都是臣女未曾读过的。”黛玉恭敬的回道。
“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臣女自小喜欢读书,见到那些书后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期间除了必要的休息,一直都在看书。”
“你是如何解决个人问题的?”
黛玉闻言脸色微红:“我……在臣女饥渴的时候,书案上会出现一杯蜜水,食之一天不知饥渴。至于更衣梳洗,那里不染尘埃,并无世俗的需求。”
“你是怎么离开那里的?”
“臣女听到两道轰鸣声,出去查看时见到了五殿下,然后发现我们处于乱石堆中,四周并没有其他建筑。”
元彻听后沉默了一会,方才幽幽的问道:“你对那个地方有何感想?”
“古有观棋烂柯,想来应该同臣女的遭遇差不多吧?”黛玉低声说道。
“你的意思是你同煕儿遇到仙人了?”元彻笑道。
“不敢说遇到仙人,高人应该差不多吧。”黛玉笑道。
“你们从那里可曾带出什么?”
“臣女当时和殿下各拿了一卷竹简。”
“你还记得竹简的内容吗?”
“臣女拿的是一篇赋,一篇赞美女子的赋。”
“朕听说福缘深厚之人方能遇仙,此次多亏你在煕儿身边他方能化险为夷,遇难成祥。”元彻饶有深意的说道。
“若说福缘深厚,这天下哪个能同皇家相提并论?因为陛下,臣女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孤女;若是没有五殿下,臣女此刻已经是一具尸体了;如果没有六殿下,臣女应该还困在那座藏书楼中。”
“与其说五殿下是因为臣女化险为夷,不如说是臣女因为两位殿下才捡回这条命!”
“哈哈,林如海养了一个好女儿!”隆帝笑道。
从元彻开始同黛玉说话,元煕兄弟俩的心就一直悬着,唯恐她会惹到隆帝。此刻见隆帝心情大好的样子,两人悄悄舒了一口气。
“多谢陛下夸奖。”黛玉一副荣宠不惊的样子。
“如今多大了?”隆帝漫不经心的问道。
“回陛下,臣女今年十六了。”
“十六了,时间过的可真快,一转眼如海走了四年啊!”隆帝感叹道。
听到隆帝询问黛玉的年龄,元煕再也坐不住了,他走到黛玉身边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父皇,儿臣有一事求父皇成全!”说完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隆帝闻言眉头微皱,略显不悦的看着元煕:“什么事?”
“儿臣心悦明珠郡主。”
“什么?”
“儿臣心悦明珠郡主,请父皇下旨赐婚!”
“元煕,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隆帝眯着眼睛问道。
“父皇,元煕正值少年慕艾的年纪,明珠郡主才貌双全,大有母后之风,元煕心生爱慕也是情有可原。”元琮笑道。
“明珠,你怎么看?”隆帝淡淡的看向黛玉。
黛玉见状苦涩一笑:“能得殿下青眼是臣女的福分,然臣女生母早逝,又同外家断了关系,实在不敢高攀五殿下。”
“五殿下宅心仁厚,风度翩翩,又是中宫嫡子,他值得更好的女孩!”
“林琛!”元煕不敢置信的看着黛玉。
黛玉避开元煕的眼睛,低着头站在一边,周身散发着淡淡的悲哀。
“煕儿,感情之事不可勉强。你的婚事朕同你母后早有打算,等你母后回宫自会给你操持。”
“父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儿臣此生唯愿得一知心人,白首不相离,求父皇成全!”元煕重重磕了一个响头,久久伏地不愿起身。
“你在威胁朕?”隆帝冷声问道。
“儿臣不敢!”
“明珠。”隆帝看向黛玉。
黛玉看了一眼跪俯在地的元煕,又偷偷看了一眼不辩悲喜的盛隆帝,心中一叹:“陛下,臣女近来总是梦到祖母和家父,心中甚感不安。听闻相国寺香火旺盛,臣女想到相国寺为家人祈福超度。”
盛隆帝听后淡淡说道:“你倒是一个孝顺的,如海没有白疼你。要去多久,准备带多少人?”
“臣女准备清修三年,只带贴身侍女和教养嬷嬷足矣。”
“父皇!”元煕抬起头看着盛隆帝,额头一片青紫。
“元煕!”元琮对着他摇了摇头。
“父皇,元煕这段时间一直待在藏书楼内,脑子不怎么灵光,儿臣这就带他回皇子所。”
“是吗?”盛隆帝看着元煕。
元煕看了看低头不语的黛玉,又看向一脸紧张的元琮,最后看向高高在上的盛隆帝。他的嘴角浮起一抹令人心碎的笑容,踉踉跄跄往殿外走去。
“元煕!”盛隆帝喊住元煕。
“父皇,儿臣累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元琮本想抬脚追去,在看到一旁的黛玉时停了下来。
“父皇恕罪,元煕如今头脑不清醒,等他休息一会定会过来向您请罪!”
“明珠,你真的不喜欢朕的儿子?”隆帝突然问道。
黛玉听后跪了下来:“臣女福薄。”
“若朕把你赐给元煕呢?”
“书院有训,女子书院的学生不可为妾!”
“你想做五皇子的正妃?”
“臣女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妄想!”
“嗯,你不是说要替林老夫人和如海祈福吗?小夏子,你亲自护送明珠郡主去相国寺,让主持好生安排,不可怠慢。”
“奴才领。”
“臣女领旨谢恩!”黛玉这次没有行稽首礼而是行了跪拜大礼。
“朕曾答应林如海,许你一生无忧。只要你不生出妄想,朕永远都是你的靠山。”
“臣女明白!”
看着离开的林黛玉,元琮不解的看向盛隆帝:“父皇,儿臣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