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北凉国君要求娶我们东乂女皇,我们东乂女皇就一定要嫁吗?”
大殿上一老臣对陆安禹一挥衣袖,满脸怒气。
许多年轻文臣武将,更是目光不善地瞪着陆安禹。如果目光能杀人,他估计早就已经被砍几十次。
陆安禹满心欢喜的来东乂提亲,实在没有料到,东乂许多大臣,竟然反对他和苏晓晓的婚事。
此时,陆安禹身边一位极有风度的年轻人站了出来。
他乃是北凉的新任宰相吴宁晨,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对众人行礼说道:“各位莫急,我家陛下来到贵国,只为求娶心爱之人。
两人几年前就情投意合,互生爱慕。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还望各位能够看在他二人心意相通的份上,给予成全,也算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东乂的大臣们依然不买账,“你们北凉实力强大,我们东乂不同意,难道你们还想用武力强行逼婚不成?”
陆安禹吓得连忙直摆手,“诸位误会!我陆安禹在此发誓,绝不会动用武力,只是希望东乂的朋友们能够成人之美。”
陆安禹深吸一口气,诚恳地看向众人,说道:“我与晓晓真心相爱,若能迎娶她,我必倾尽一切守护东乂。”
他看向众人的眼神,坚定而真诚。
这时,一位大臣对他冷笑道:“空口白话,谁都会说!
想当初,我们女皇曾经嫁你为妻,若是你善待女皇,怎么会有后来的和离?”
陆安禹被说中痛处,脸色顿时一白,哑口无言。
廖俊易见状立刻站起来,手中折扇轻摇几下,很有礼貌的给陆安禹解围:
“我们君主与女皇感情一直很好,当时被小人钻了空子,发生一点小误会。
我们君主也是及时处理了,想要伤害女皇的小人,一直想要挽留女皇的。
只是当时女皇有心结,又一心为父母报仇,所以才不辞而别。”
苏晓晓坐在皇位上,看到陆安禹一行人一再吃瘪,抑制不住的唇角一再上扬,心中更是乐的不行。
想当初她被卖给陆安禹,虽未吃太多苦,却也没有娘家人可以依靠。
现在有许多大臣,以她娘家人的身份站在她身边,这让她怎能不感动。
陆安禹被东乂几个大臣呛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最后直接从怀中拿出一张锦书,展开后递给那几位大臣。
大臣们接过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北凉的国土、资源以及承诺给予东乂的好处。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东乂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陆安禹静静地等待着,他相信这些条件足以显示他的诚意。
大殿上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女皇。
“女皇陛下!您若嫁去北凉,我们东乂的老百姓可怎么办?他们离不开您啊!”
一位大臣沉思过后,首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这几年,在苏晓晓的治理下,东乂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往年为维持生计,他们都会组织人外出掠夺物资,或者去其他国家被人雇佣赚些银子。
不知不觉与周围几国不断结仇,他们害怕被到报复,整日过的提心吊胆。
女皇掌权之后,带领众人培育出许多优良粮种和蔬菜,大兴水利,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养殖业。改进船只的构造,大力发展捕鱼业。
他们现在终于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几年也算是国泰民安。
这都是女皇带领众人努力付出的功劳!
“女皇陛下,我们为何要答应去北凉联姻?为何不是陆安禹在我们东乂入赘?”
又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臣,听到苏晓晓要答应陆安禹联姻的消息,立刻从家中焦急的赶来政务殿,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我赞成。给女皇找一个赘婿,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有许多大臣立刻高声附议。
“我们坚决反对!我们北凉也离不开君主!”
陆安禹带来的使臣团队,立刻高声发表自己的看法,所有人又吵成一团。
吴宁晨和几个东乂文臣吵的面红耳赤,竟然不顾形象的高高撸起袖子,大有准备下手的架势。
双方僵持不下,就在这时,坐在皇位上的苏晓晓终于看不下去,发话了,\"众爱卿稍安勿躁,朕自有主张。\"
大殿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女皇。
\"女皇陛下,您的决定必有深意。东乂百姓的福祉,向来是您心中最最为重要的事。
请您明示,选择这条路,是否有高远的谋略,是我们这些臣民未能洞察的?\"
唐门门主也对苏晓晓恭敬行礼,好在问出的话,不是那样犀利,还给了一定的台阶。
苏晓晓揉揉被吵得有些头昏的脑壳,看着吵成一团的众人,微微抬起双手,示意众人安静,她看向众人的眼神坚定而从容。
“我知道大家心中有诸多疑问,但我的决定并非轻率之举。
北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与北凉联姻,不仅能为两国带来和平,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至于为何是我嫁往北凉,这其中涉及到一些政治考量。
相信我,这是有利于东乂长远发展的最佳选择。
如果你们还认为我嫁到北凉,会对东乂国发生不良影响,你们现在也可以另外推举新君!”
苏晓晓的话语铿锵有力,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也表明联姻的决心。
陆安禹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他的晓晓还是一直中意他的!
几位东乂大臣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无奈。
推举新君是不可能的,他们这几年早就习惯了苏晓晓的统治。
她的每一项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丁点纰漏。
女皇虽然年龄不大,却勤政爱民。
每日都想着如何带领东乂百姓实现富足,如何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许多发展的策略,也是苏晓晓一手定制,并亲自督促人执行。
其他人根本就不懂,也想不出这样的策略。
试问,眼下的东乂国,除了当今这位女皇,谁人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