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670章 如何取代周王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得了可能致死的病,只有楼氏掌握治疗的技术,楼令下令救治就是对中行偃有救命之恩。

以楼氏和荀氏联姻的关系,按照常理能医治肯定会进行治疗,谁让楼氏和荀氏形成了某种对立,不能再按照常理去判断呢。

到现阶段,不止晋君周对楼令的某些战略目标更为相信,连带中行偃和士匄也在进行思考。

“能够肯定的一点是,楼氏之主的敌意并不强。”

关于这一点,无论中行偃或士匄是真的信了。

让中行偃病死,荀氏未来一段时间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对吧?

要是郤氏和楼氏动手,范氏能扛多久,有没有能力扛到荀氏缓过劲来?

范氏和荀氏的联合本就弱于郤氏和楼氏,即便是范氏能够扛到荀氏缓过劲来,最后的胜负结果也是不变。

当然了,因为郤氏和楼氏联合起来可以覆灭范氏和荀氏的关系,士匄和中行偃哪怕相信楼令的恶意不大,范氏和荀氏一样会保持忌惮,只是要不要采取什么行动变得不那么迫切了。

这件事情很重要!

范氏和荀氏过于迫切,他们在一些行动上对郤氏和楼氏的敌意就藏不住,变成逼迫郤氏或楼氏对范氏和荀氏做一些什么事情。

双方都有动作,一个不慎就将爆发冲突。

一旦发生冲突,历来要有双方息事宁人的共同态度才能让事态平息,有一方不愿意和解就是继续打下去,小事都会变成大事了。

这么一个插曲,中行偃用自己的性命之忧来试探出楼令的态度,总而言之对旬氏或范氏,乃至于对晋君周都显得很重要。

可以选的话,中行偃绝对不会拿自己的性命来试探,只能说完全就是一种巧合了。

短短两天之内,中行偃止住了上吐下泻,病情有痊愈的迹象。

在那两天之内,发生的其它事情挺多。

首先,晋国中军与下军在一天前抵达“犨”并与楚军展开交战,双方在“犨”的郊外进行野战,第一次交锋各自投入两万左右的部队参战,临近傍晚才鸣金收兵。

从传过来的战报看,楚国出动的精锐数量很多,远超“杨梁之战”的人数量。

“他们动真格的了!”士匄不像是在进行调侃。

楼令笑着说道:“毕竟是到了这样的阶段,再不拼命就会丧命。”

其实,跟楚国的国情关系更大。

别看楚国崛起得很迅猛,他们不止一次历经过亡国危机,清楚面临危机该拿出何等的力量。

现在的楚国情况比较诡异,之前乱糟糟的封君有了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不限于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还包括看似软弱的楚君招。

有两个可以让楚国封君团结起来的敌人,一下子让他们的矛盾变得不那么尖锐,相关意志达成了统一。

那就直接导致楚国的封君更有合作基础,互信上面形成最大化,舍得拿出家族的精锐。

“一天伤亡三千余人,情况没有我们预料中那么顺利啊?”晋君周记得‘杨梁之战’打得很惨烈的阶段,一天之内晋军也就伤亡五千左右。

中行偃气虚地说道:“应该是仓促之下接战。”

交战模式变了嘛。

驻扎在“犨”的楚军可没有等联军立足再开战,很直接顶了上去,迫使联军立足未稳就与楚军进行交锋。

晋君周没有问哪一些家族损失最为严重,心里很清楚大概是中小家族最惨,不太好说他们是不是故意被消耗。

“是啊,仓促之间爆发激战,伤亡会大一些。”楼令看了晋君周一眼,目光转向士匄,说道:“这一次楚军的伤亡比我们小,值得警惕。”

士匄一时间听不太懂。

警惕什么?

楼令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还能是警惕什么呢。

不再是堂堂正正的交战方式,要是晋国高层不及时转过弯来,日后还要继续吃亏。

国家的国策出现改变,高层却是仍旧抱着老思维不放,要吃上几次大亏才能让高层回过神来吧?

他们这些在“湛板”的联军,没有因为中行偃患病杵在原地。

位处后方的联军执行楼令指定的计划,向周边的城池和村庄实施军事行动,一天内清扫了将近二十个村庄,暂时没有那么快攻克城池。

楼令才是指挥作战的主官。

中行偃算是副手之一。

另有士匄和邯郸旃也是副手。

他们这些卿大夫留在“湛板”附近遥控指挥,真正执行命令的有旁人。

所以,中行偃生病顶多就是产生一些影响,真不至于让行动被迫终止。

换成是楼令生病的话,其实也不会让行动终止,顶多就是换上新的人选进行指挥。

真要是某位大臣生病或死亡就让部署好的军事行动被迫终止,只能说晋国非常脆弱了。

若是晋君周生病,一样不会产生大影响。

换成晋君周死亡?一国之君薨逝,当然需要终止战争了。

那是行政级别上面的不同,导致造成的人心影响出现变化,再来就是有相关礼仪制度上的规格。

“诸侯对我们再一次大动干戈很是恐慌啊。”士匄说得比较委婉了。

情况是,晋国君臣决意攻打楚国本土,直接吓到了随行南下的诸侯,尤其将陈君弱以及蔡君固吓得不轻。

有太多种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晋国攻打郑国,对郑国北部、西部和东部实施了占领,看着一点没有归还给郑国的迹象。

晋国开启了新的战争模式,采取了很久没有出现的吞并国策,本身就让中原列国产生警惕。

只是让中原列国的君臣产生警惕心,没有让他们极度忌惮,其实是郑国自己一再找死,给晋国有了加大惩戒力度的理由。

要是晋国攻打楚国本土也实施占领,一下子说明时代真的变了。

第二嘛,晋国再一次伐丧了。

是,楚共王还没有正式发丧,可是他薨逝了啊。

晋国在现阶段入侵楚国,肯定不是奔着获取赔偿,那就是有比敲诈楚国一顿更重要的目标。

不管晋国的目标是什么,总之对列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现如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抗衡晋国,尤其是楚国衰弱下去,哪怕列国联盟也很难抵抗晋国。

这样一来,晋国不再追求争霸,会变成一个令列国感到极度恐惧的国家。

楚国不行了。

齐国变得对晋国非常恭顺。

没有了敢于跟晋国正面硬顶的国家,其他国家再是猜测到真相,没有国家的君臣敢进行串联。

他们非常有默契地劝晋君周约束卿大夫好好当个人,逼迫楚国去掉王号就好了,可别占领楚国的土地。

晋君周在取代周天子以及让国家无限扩张上,优先选择取代周天子的地位,自然是对诸侯采取较为温和的态度。

在晋君周看来,想要取代周天子的地位,难度不是踹飞周天子,在于让诸侯接受晋国公室取代周王室。

那么,晋君周的思维中肯定是对诸侯进行拉拢,第一个步骤就是让他们不再给周王室进贡,转为只对晋国进贡。

当下的列国没有断掉对周王室的进贡,只是同时又对晋国进贡。

也就是晋国没有公开放话要取代周王室而已,根据列国需要朝两个势力进贡,摆明就是礼崩乐坏了。

有第一个步骤,当然也就存在第二个步骤。

在晋君周的计划中,第二个步骤不是使用武力灭掉周王室,而是让周王室变成周国,周国再臣服晋国。

这是晋君周借鉴了姬周对待殷商的方式,也就有了第三个步骤。

第三个步骤的例子写在史书上,姬周将帝辛之子武庚封在邶国,说是分封,实际上是软禁在“朝歌”城内;然后,周武王薨逝不久,姬周设计让武庚勾结怀念殷商统治的诸侯进行反叛,彻底消灭了殷商的正朔势力。

宋国虽然是殷商后裔之国,但对于殷商真不是什么好东西,成分上可以划分为殷商的叛贼。

事实上,宋国也真的是殷商的叛贼,成分跟楚汉争雄阶段,项伯那一支投奔了刘邦的性质差不多。

至于为什么宋国后面会遭到姬姓列国的针对,那不是因为殷商正朔被消灭了嘛。

晋君周自认为找到了可以走的路,他认为的“路”跟楼令的规划,只能说不是一回事。

刚才,晋君周讲了诸侯的态度,言语之上暗示多有认同。

所谓的认同是,晋君周并不想夺占楚国的土地,至少当前阶段不想那么干。

结果,反对意见最大的人是中行偃和士匄。

“不拿土地,战利品大半要分润给诸侯。”士匄用疑惑的表情看着晋君周,问道:“君上是不是忘记我们很不好过了?”

本来按照各个家族的现状,晋国不应该出兵的。

各个家族咬牙出兵,为的是用战争手段进行回血。

要是打生打死没有获得多少好处,一定会让各个家族的情况更加恶化。

晋君周向楼令投去求助的目光。

想要取代周王室,不能太得罪诸侯,晋君周是抱着这样的心态。

之前说了,同样的一件事情,楼令与晋君周在理解上存在很大区别。

“我们想做什么,在做什么,不需要诸侯指手画脚。”楼令先强调这一点,再说道:“最后要不要占领楚国的土地,一切根据实际需要。”

这话,说得一众人听得皱起眉头。

晋君周皱眉是因为听着根本没有将众诸侯放在眼里。

其他人则是认为要不要占领楚国的土地,态度上过于模糊了。

“现在最为主要的事情是打赢战争,并且赢得漂亮。”楼令走到沙盘边上,等众人移步过来,指着沙盘说道:“大体上来讲,我们已经将‘方城’之外的村庄清扫得差不多,只要击退北上的楚军,可以对城池实施攻打。”

要攻打城池?中行偃和士匄齐齐点头。

“如果楚国去掉王号并且公开屈服,我们可以不大肆占领楚国的土地,只是也不当扩张到汝水中游的位置。”楼令所说的汝水中游,大致上是止步于‘房’这个区域。

从“房”再往汝水下游便是江淮一带,晋国扩张到那一边,不是一头撞进楚国和吴国接下来的争夺区了嘛。

与此同时,晋国要是扩张到江淮一带,其实也等于切断了楚国对宋国的威胁。

楼令看了看在场的人,确认没有闲杂人等,说道:“不管是楚君招有没有胜出,楚国的内乱一定会终止。他们势必需要侵略他国用来恢复元气,吴国只是穷横,南方百越短期内没有油水,楚国最好的攻击目标便是宋国。”

对于此观点,晋国高层不会去反驳。

他们也听出了一点,楼令认为未来的晋国不应该再当宋国的保姆。

“坐视楚国入侵宋国,真的好吗?”士匄提问。

这是用老思维在看待问题。

如果楚国强大,南方自然是需要至少一个可以牵制楚国的国家。

可是,楚国连续遭遇重创,宋国并不是很弱的国家,宋国完全有能力挡住楚国,晋国动辄支援是在消耗己身国力去减少宋国的损失。

晋国要执行大扩张国策,不应该是创造机会削弱各国吗?干那种八方有难一方支援的好事,真的合适?

正确的玩法应该是,嘴里喊着我是好人,出兵则是抓住每一次机会完成扩张。

楼令没有回应士匄的提问。

“其实……,我们的重心应该放在休养生息上面。”中行偃顿了顿,等众人看过来,继续往下说道:“恢复国力乃是首要,接下来则是……,彻底消灭郑国。”

中行偃其实想说,接下来就针对卫国。

攻伐卫国需要更恰当的理由,万幸的事情是卫国之君很爱折腾,不会缺了让晋国干涉的理由。

一众君臣聊到这里没有什么好聊。

楼令更在意继续南下的大军打得怎么样,北上的楚军会不会得知吴军入侵江淮一带还头铁地留在“犨”跟联军死磕。

随着吴军入侵江淮一带,楚国实际上就是陷入首尾难以兼顾的窘境,能够从北上楚军的选择来作为依据进行判断。

“楚国是更重视西北,还是东部呢?”楼令在等着答案。

而这个答案可以看出楚国的战略重心,方便楼令制定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