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产生欲望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多数欲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包括两性之间以及想要获得什么。

两性没有欲望,人类怎么繁衍?

不想获得什么,哪来奋斗的动力?

至于说贪婪,仅是看着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词汇。

得到了一部分就想要获得全部,拥有越多就想要索取更多,贪欲本就是永无止境的存在,所有的冲突都是因为贪婪而产生。

所有人都有贪婪这一种情绪,区别在于大与小。

晋国的卿位家族很贪婪,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将自己的贪婪付之行动。

卿位家族在欺负弱小的时候非常拿手,想要欺负谁完全是看道德这一关过不过得去。

直至卿位家族碰上了不好招惹的对象,双方在冲突中倒下一方,要么战后变得虚弱,不然就是变得更强,再进行贪婪带来的行动,随后继续尽情大快朵颐,与实力相当的对手爆发冲突。两者或多者实在是干不掉对方的话,该轮到划地而治了。

楼令无比清楚一点,晋国已经形成卿位家族尾大不掉的格局,哪怕晋国成功取代了周王室,无非就是变成卿位家族获得分封,而非卿位家族使用暴力拆分晋国。

如果晋国之君变成了晋天子,会让天下进入到相对和平的时期吗?应该是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只是很快就会战火纷飞。

也就是说,晋国之君无力进行中央集权,战国时代一样会在诸夏大地开启。

因为知道历史潮流的必然性,所以楼令只是想要构建一个基本盘,哪怕不是楼氏最终一统天下,起码应该是从晋国分裂出去的国家来达成这一目标。

无法理解楼令的想法?理解为肉烂在锅里就行了。

更为现实的事情是,由晋国分裂出去的国家来达成疆域大一统,哪怕是齐国完成疆域大一统,起码是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占据主流。

换作是秦国或楚国?秦国是一个半胡化的国家,楚国的很多习俗也与中原不同。

无论秦国或是楚国率先完成疆域大一统,碍于习俗的不同,势必爆发很大的冲突,王朝没有多久之后就会崩塌了。

由晋国或齐国完成疆域大一统,说白了就因为两国都是地道的中原国家,本来便属于中原地区的文化习俗圈,占据着极大的基本盘,统治阶层的文化习俗就是当代的主流。

那将保证统治阶层与基层的冲突降低到最少,同时各地很难带着俯视的心态。

始皇帝厉害吧?他成为皇帝之前,母亲好几次被拿出来作伐;成为皇帝之后,没少被文化人各种侮辱,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泰山封禅事件。

不开玩笑,历史上秦国一统天下,其余被灭国的各地区,多得是人用俯视的态度来看待秦国统治阶层。

那大概就是,中原人和南方人充满愤懑:让西边一隅的半胡之种坐了天下,老子哪里都不服,一定要掀翻了它!

所以了,陈胜和吴光一呼百应,旧贵族也能够轻易拉起一支队伍。

同理,作为楚人的项羽最后成了天下共主,一样有的是人不服。

项羽主持分封,受分封者接受,说是天下共主没有毛病。

情况变成,中原人和秦人都想着:蛮夷安能坐天下?老子还是不服,谁赶紧带头冲锋,干丫的啊!

而由中原某国家坐天下,有着同文同种同习俗的基础,大多数地区将相对稳定。秦地或楚地不服也就是只是区域叛乱,情况与秦帝国遍处烽烟,楚霸王面对诸侯皆反,完全是不一样的。

当然了,那只是楼令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的一系列猜测。

楼令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乱猜。

任何一个王朝的统治崩塌,境内各势力角逐最高宝座,无外乎就是进行内战。

多数时候发生王朝更迭,一般是土生土长的的人来重新一统天下,很快也得到了当时万众的接受。

如果是异族趁机入侵而夺了江山,情况自然是大不同。

两千多年也就一个满清训犬专业满分,搞到王朝灭亡都还有一帮奴才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孝子贤孙在反复招魂。

隔天,会议继续进行。

关于郑国那些投奔投来的贵族怎么处置,压根没有在会议上简短地进行讨论。

“这是他们私下谈妥了啊。”晋君周对这点有充分的认知。

不然还能够是怎么样?

越大的事情,历来参与讨论的人就是越少。

让晋君周不爽的事情是,自己没有参与讨论。

一众卿大夫已经商量好了怎么瓜分附庸,晋君周提出来只会自找不痛快。

“诸位,如何分配攻取的城池与土地?”晋君周带着情绪,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郤锜答道:“下军将已经接手在进行规划。”

自从楼令担任司马就一直在参与各种大事,成为卿大夫之后更是一再规划国家大事,搞得卿位家族已经习惯,有鉴于到目前为止楼令比较公正,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抗拒心理。

想说一些话的晋君周,他得知楼令正在规划,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

正在规划而已,方案没有被拿出来,做不到有的放矢。

在这一点上,晋君周和荀氏、范氏等一家之主怎么会不懂。

到时候,楼令将方案拿出来,不满意的人自然会提意见。

随着郤锜开口讲话,确认了今天的议题。

一场“杨梁之战”打得所有国家元气大伤,晋国并没有因为列国出现损失,打算免了他们的进贡。

中行偃问道:“需要减少列国的听成吗?”

“我的看法是,维持往年一般的额度。”郤锜直接给出意见。

哪个国家在交战过程中出现了多少损失,哪怕他们是应邀前往参加会战,难道不是尽作为盟友的义务?

又或者说,晋国就没有损失了吗?

当然,要是晋国足够大度,倒是可以免掉列国一年的进贡或减免一些。

讲实话,没有卿大夫乐意完全免掉或减免列国的进贡。

要是需要讨论的话,可能会有卿大夫假惺惺说一些漂亮话,现在不是郤锜直接表态了嘛。

楼令下意识看了一眼坐在墙边上的史官,心想:“得了,郤锜又一次当了恶人。”

有一国之君在的地方就会有史官伴随,属于是一种既定的规则。

姬周时代的史官负责记载国家发生的大小事,一国之君的身份注定更便于史官进行监督,一国之君的一些特立独行也会被记载,主要是上交给周天子以及诸侯阅览。

等君主无论说什么都会被史官记录,其实就是性质已经变了,变成史官在替上苍和后人监督君主。

到现在,尽管晋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史书《乘》,史官一样会将相关的记录送到周王室和鲁国的典藏室。

所以是什么?关于晋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天子以及诸侯仍然可以从史官送来的记录进行查看。

春秋时代就是这么回事。

等鲁国灭亡之后,列国的史官还维持将记录送去周王室典藏室的做法,一直到发生“魏齐相王”事件,直接让史官存在的逻辑发生混乱,不再将记载送往周王室的典藏室了。

毕竟,你当代周王的记录不被查阅,我也变成了王,凭什么还要被监督呢?

“各国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晋君周回到‘新田’的宫城之后,不说跟外界彻底断绝联系,不如会盟期间是必然的事情。

直接说就是,外臣谒见晋君周一定是有大事,小事则是根本见不到。

在国外养探子这种操作,晋国暂时还是只有楼氏在做,强如郤氏并没有意识到收集情报的重要性。

郤锜知道晋君周是在问疫情的事情,说道:“我们回国才两天。”

不用问也知道疫情蔓延开,各国的情况只区分糟糕和很糟糕两种状况。

“务必严谨封锁,不使疫情蔓延过来。”晋君周进行要求。

一众卿大夫马上齐声应道:“唯!”

这个“唯”字,代表着他们有多么重视。

“疫情会持续多久呢?”晋君周看向楼令进行提问。

这该怎么来回答?

楼令摇头说道:“臣不知道。”

“要是很严重,可能会持续三年?”中行偃是从最近时期齐国爆发疫情得出这个猜测。

当时,首个病例发生在齐国,随后蔓延到鲁国,更后面几个小国也出现疫情。

只不过,因为人口流动不大的关系,所以疫情并没有多么严重。

那一次疫情从有首个病例到结束,一共肆虐了三年的时间,死亡率并没有多么严重。

比起从齐国蔓延开的那一次疫情,这一次在宋国出现的疫情明显更恐怖。

“让他们不要回国,全都不听。”晋君周低叹了一声。

智罃假惺惺地跟着叹息一声,再说道:“生灵涂炭啊!”

“那是他们怕回不去。”郤至就说得比较直白。

晋君周赶紧转移话题。

进行“杨梁之战”期间,晋国是将列国逼得比较狠,很难怪列国君臣会怕。

列国君臣怕的倒不是晋军将他们全部消灭,害怕的事情是晋军带着他们乘胜追击,直接对楚国实施入侵。

就算联军杀入楚国一再获胜,列国能够分到的战利品也十分有限。九成好处会被晋国独占,他们哪里肯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之后,继续跟着晋军去楚国找楚军拼命啊?

“我们的意图被发现了吗?”郤锜问道。

楼令知道是在问自己,答道:“我们只对秦国和郑国动手,哪怕他们有所猜测,没有人敢捅破。”

士匄说道:“是这样的道理。”

现在有哪个国家是晋国的对手?

或者说,在楚国元气大伤之后,晋国完全有实力顶住所有国家的联合讨伐。

不捅破,暂时倒霉的只有秦国和郑国。

一旦捅破晋国的意图,天晓得哪个国家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郤锜又问道:“疫情结束之前,进行休养生息?”

楼令知道那不是单独在问自己,没有进行表态,观察起了晋君周与其他卿大夫。

“我家会继续讨伐狄人。”士匄看向楼令,问道:“楼氏会继续讨伐秦国吧?”

楼令颔首道:“虽然出兵不会太多,但是会继续讨伐秦国。”

尽管范氏对狄人的讨伐力度很大,仍然有狄人在找范氏的不痛快,他们想罢止军事行动属于做不到。

秦国同样在抗争,要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调兵或休养生息,一定会尝试进行反扑。

由楼氏持续对秦国进行讨伐,其实是晋君周和其他卿位家族都乐意看见的事情,起码楼氏持续讨伐秦国之下,晋国的西部安全很有保障。

智罃看了几眼中行偃,用迟疑的语气说道:“我想讨伐伊洛之戎。”

一句话之下,中行偃立刻用锐利的眼神看向智罃。

智氏是荀氏的小宗之一,这种事情难道不应该先私下取得共识吗?

结果智罃一来没有先跟中行偃商量,二来直接在这种场合说出来。

那样一搞,变成小宗之主非但是不尊重大宗之主,并且摆明就是在挑衅大宗之主的威严了。

偏偏中行偃不能当场发飙,一旦发飙就等于直接掀开荀氏的内部矛盾,自揭其短带来的后果将很严重。

荀氏内部矛盾很大,可能要爆发内乱?谁敢保证其他卿位家族不会趁机做点什么。

所以,中行偃再震怒,目下也只能尽量做好表情管理。

郤氏的郤锜和郤至知道旬氏内部有问题。他俩对智罃想要讨伐伊洛之戎,看着是一副很无所谓的样子。

猜测荀氏与范氏暗中结盟的郤锜和郤至,他们竟然没有打算趁机搞事情?

士匄先看中行偃一眼,再转头看向智罃,明显感觉到了不对劲,不由再次转头看向士鲂这位叔父。

晋君周对中行偃和智罃的矛盾略有所闻,很担心中行偃会当场发飙。

作为一国之君的晋周会恶补晋国的历史,对于晋国对外取得大胜,举目四望没有敌手之后,爆发内乱的老传统哪能够不知道。

“臣想邀请祁氏一同讨伐伊洛之戎。”智罃看着晋君周说道。

本来在犹豫要不要说点什么来缓和气氛的晋君周,听得表情一个愣神。

邀请祁氏?那不等于是在邀请公族嘛。

自从卿位家族的概念在晋国明确之后,好久没有卿位家族邀请公族封君一块玩耍了。

另外,一众公族的家族武装战斗力有多么拉垮,经过“杨梁之战”恐怕没有人不知道。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智罃竟然心大到愿意伙同公族对外实施讨伐性质的战争?

中行偃在智罃说完之后,眼睛立刻看向楼令了。

根据中行偃对智罃的了解,很明显智罃想不出那样的做事方法,只能是楼令给智罃支招了。

祁午正一脸懵逼地看着智罃,明显就是没想到还有卿大夫愿意跟自己玩耍。

打伊洛之戎?

要是攻打伊洛之戎的话,至少会让陆浑戎参战。

“只有智氏,再加上我们,打得过吗?”祁午被打击得比较惨,处在自我怀疑的阶段。他看向楼令想要得到提示,一边心想:“自从楼氏崛起,有楼氏参与的战争,目前为止还没有输过。要是楼氏支持智氏,肯定是稳赢啊!”

楼令已经发现中行偃扫了自己几眼,同时看到祁午在盯着自己看。

到后面,看向楼令的人增多,演变到所有人都在盯着楼令看。

“臣认为公族应该多多出动,前往讨伐三戎极其合适。”楼令干脆表态。

到了这种地步,楼氏已经足够强大,楼令想藏根本就藏不住。

事实也是那样,除非楼令敌对智氏,要不然智氏稍微有风吹草动,很难不让中行偃产生相关联想。

郤锜直接说道:“公族的战斗力要是没有得到提升,下一次国战就不用参与了。”

一定会有公族巴不得不用参加国战。

需要仰仗一众公族的晋君周是最不愿意看到他们沉沦的人,立刻说道:“上军将统率大军征讨伊洛之戎,寡人十分放心。”

这样的话,事情的性质就起到变化了。

如果只是智氏讨伐伊洛之戎,肯定是作为荀氏小宗的智氏独走。

智氏伙同公族一起讨伐?在中行偃看来仍旧是智氏独走,其他人的感官里面则是愿意帮助公族恢复战斗力,不好让中行偃发作。

有了晋君周的表态,导致智罃率军征讨伊洛之戎成为定局。

人在现场的魏颗十分意动,有心加入讨伐大军,决定会议结束后找楼令询问意见。

毕竟,哪怕仅是名义上的附庸,那魏氏也是楼氏的附庸。

再者说了,魏氏现在必须抱住楼氏这只粗大腿,为了讨伐伊洛之戎而放开,非常得不偿失啊!

出现这么一个插曲,好多本来应该拿出来讨论的事情被耽误,甚至是中行偃根本无心干正事。

“楼氏要插手我家的事情?或者说,楼氏之主已经在实际干涉了!”中行偃非常愤怒,碍于牵扯到公族无法发作,只能是满心的窝火。

其实,楼令给智罃的规划就是阳谋,注定让中行偃明确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很难采取激烈的动作。

干涉荀氏内部事务?事实确实是这么回事。

加上公族之后,等于将一国之君牵扯其中,事情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最为起码,中行偃这一次不能指责楼令干涉了荀氏的内部事务,说出去不止是荀氏闹了笑话,牵扯到一国之君也会让事情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上军将求你了?”郤至偷偷问楼令。

“是有这么回事。”楼令承认下来。

郤至提醒道:“你不该参与荀氏的内部纠纷。”

楼令露出一脸的无奈,说道:“我知道。可是……,不好拒绝啊。”

“啊……,硬求的话,你是不好拒绝。”郤至只是为人贪婪,也有郤氏基因的莽,对人情世故处于愿意理解就理解,想要无视就不管。

面对任何一件事情,人一定会带上主观意识。

在郤至的观念中,他们跟楼氏是一伙人,荀氏和范氏变成了另一伙人,明知道做什么事情不对,事先存在主观意识,不再视为一件错事,乃至于会用看笑话的心态去面对。

“要是智氏独走,荀氏就更弱了。”郤至已经有看笑话的心态。

楼令是想让智氏获得完全的自主权,真实想法不能表露出来,说道:“荀氏内部的情况非常复杂,很难说到底谁错。”

“可不是嘛。”郤至很不理解地说道:“大宗之主兼任小宗之主,用整个家族的资源扶持所兼任的小宗,中行偃脑子怎么想的。”

楼令有试图搞懂中行偃为什么要那样操作。

那是荀氏在逝敖那一代人出现了问题。

逝敖当荀氏之主期间,荀氏就分出了中行氏、智氏、程氏这三个小宗。

后面逝敖死前分配家族的时候,让旬林父变成既是大宗之主也是小宗之主。

旬林父并未用整个家族的资源去发展中行氏,他甚至对智首进行了比较大的扶持,弄得程氏心里非常不平衡。

所以了,荀氏的小宗程氏后面选择跟栾书混。

而在旬林父这一代人的时候,晋国在“邲之战”损失极其惨重。

在“邲之战”损失惨重的荀氏,他们的内部有太多问题,一直以来并未恢复巅峰实力。

后来,中行偃被迫也跟着栾书混,一度荀氏是为栾氏马首是瞻的情况。

等晋厉公被弑君期间,程氏被中行偃安排成为牺牲品,荀氏直接没了一个小宗。

好家伙,小宗可以拿来当牺牲品,这个家族的其余小宗会不会被吓到呢?

只能说,那是一定会被吓到。

太多的事情搞得荀氏内部越来越不稳,中行偃可能是危机感太强,逐渐拿全家族的资源投入到中行氏的建设之中了。

没分家,实际上各自有属于自己的权益,属于是封建时代的特色了。

智氏的权益一直受损,能怪智罃想独立吗?

只不过,从历史背景去看,受再大委屈的智氏,闹到智罃想独立,仍旧不符合时代潮流。

时代大背景就是大宗可以对小宗予取予夺,怎么智氏要特立独行啊?

“有没有可能是中行偃在设局啊?”郤至不无担忧。

楼令听懂了郤至的意思,讲实话就是心里一惊,想道:“有这个可能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