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来轮换的列国部队陆陆续续抵达,在那之前楚军率先有了军事行动,并非是尝试夺回失去的第一道防线,而是主战场之外的两支楚军主动攻击晋军。

位处主战场之外左右两翼的楚军,他们的动作搞得很大,第一轮攻势分别投入一万以上的部队。

以当前的情况来判定,一万以上的部队发起攻势,真的是动作非常大!

那是经过一轮冬天和开春的雨季,交战的敌我双方承受着非常大的损失,一系列产生的麻烦多到难以想象。

面临那些麻烦与困境的楚军,他们却是展开万人规模以上的攻势,其他人怎么看待另外说,反正让楼令感到十足的警惕。

在对峙的主战场,楚军也开始了频繁的小规模行动,看上去像是在搞尝试渗透。

那些事情不用楼令下达什么命令才让联军进行应对,各局部的列国驻军会自行应付,存在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应付得来。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证各条战线的稳定,争取轮换期间不出岔子。”楼令再一次来到主大营。

需要楼令慎重其事讲这样的话,一定是出现了不少的岔子。

没看到郤锜臭着一张脸在扫视列国代表吗?那些被郤锜扫视到的列国代表,要么是一脸惶恐,不然就是羞愧低下头。

晋君周看到郤锜在给列国施加压力,说道:“诸位务必要协调好。”

这不是在讲废话。

某件事情由首脑去强调,哪怕这一名首脑没有太大实权,意义还是不一样的。

部队进行轮换期间,确实是最容易出现岔子,一旦让敌军抓住机会,形势必然出现突变,再影响到整场战争的整体走向。

很多场战役,决定胜负的那一瞬间,多数是发生在部队轮换的阶段。

可以是某一方自行出现大疏漏,也能是某一方强制创造出机会,总之就是极短时间内让战役出现结果。

因为楚军率先展开行动,所以也就证明楚国君臣的智商正常,以及楚军上下的神经极其坚韧。

楚国君臣表现出足够的坚韧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同样的困境之下,也许晋国君臣都不一定可以比楚国君臣表现得更好。

那是过了一个冬天,历经漫长的雨季,非战斗减员以及面临麻烦更多的楚军,他们竟然咬牙展开一系列行动,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

当然,也能够说楚国君臣比较不在乎其余楚人的死活。

根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冬天加上漫长雨季,楚军的死亡人数应该是达到三万五千以上,并且有着极多的病号。

到后面楚军的数量维持在二十八万到三十万之间,出现三万五千的非战斗减员,数量算多吗?讲实话在人类各场冬季战役里面,那样的非战斗损员并不算太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三与苏联打那一场莫斯科战役,德军在冬季冻死冻伤的人数达到整个集团军群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一共一百八十万德军,近乎有十万到十七万被冻死。(这个数据落差比较大)

固然是发生在酷寒的莫斯科,德军事先的准备也不充分,可见在野外过冬的风险。

宋国南部不算酷寒,只是要看“杨梁之战”是在什么年代进行。

楚军可能有准备过冬的物资,他们的部队规模过于庞大,讲事实就是很难事先准备充分,后面遭遇困难想要弥补的难度也是超级大,出现三万五千人被冻死的情况,只能说是很正常。

联军这一边,楼令手头倒是有比较详尽的数据。

晋军被冻死的人数为六千四百余人,其余盟友合起来被冻死了一万四千余人。

双方被冻死的人数,加起来比进行交战期间的战死人数更多,知道这个事实的人,他们见识到了大自然的残酷。

相信有了“杨梁之战”的这一次例子,各国对于要不要在冬天开战,尤其是在野外对峙,一定会在事先进行更加详尽的考虑。

楚军仅是冻死就多达三万五千以上,冻伤的情况一定是一种普遍状况,他们竟然还能够主动发起攻势,很是说明问题了。

面对同样问题的联军,晋军固然受到了影响,很快晋军就对楚军采取了针对的行动;其余各国的军队,他们之中的许多国家却是瘫痪状态,只有齐军和宋军还有展开军事行动的能力。

联军的全体军事会议上,各国君臣叫苦连天,晋国君臣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同意失去战斗力的盟友将部队撤向后方,只是本该得到轮换的晋军却是需要留在战线上了。

“你们可以等到己方的后续部队抵达,再正式撤回国。”郤锜才不管一众盟友多惨,说过的话一定要实现。

什么情况?就是各国的轮换不抵达,他们一样不能走。

列国君臣早就见识了郤锜的强硬,出现那样的惨况,诉求仍旧得不到满足,表面上唯唯诺诺,内心里简直就是恨极了。

“各部应该催一催,部队及早抵达战场,抓住机会击败樯弩之末的楚军,战争可以早一天结束。”楼令不是在进行缓和,只是告诉他们该有的道理。

联军这一边伤患众多。

楚军绝对比联军面临更严酷的窘境。

结果是,楼令话音落下,又轮到一众盟友进行诉苦。

那些国家的君臣,他们要是在意志上能够跟晋国或楚国的君臣比拼,轮得到晋国或楚国称霸吗?

一个国家的民族真的优秀,该国家一定可以发展起来。

要是一再宣扬自己优秀,结果悲惨了几千年,很容易让人纳闷到底优秀在哪里。

“我的意见是,集中你们还能打的部队,尽量参与到接下来的战事,争取快点击败楚军。”楼令说道。

有些国家的人露出诺有所思的表情,随后表示愿意配合。

他们是真的受够了这一场战争,比谁都想赶紧结束。

中行偃眯着眼睛注视楼令,心想:“这是一点精锐都不给列国留啊。”

能够在这一次的冬天在野外幸存下来,尤其是保持着战斗力,家庭环境和身体素质毋庸置疑。

很多国家的精锐也就那么多,损失完了就再也得不到补充,要是真的将精锐消耗光了,能够继续保存国祚纯粹就是侥幸。

中行偃知道楼令想干什么,很怀疑这一次大战结束后,参战各国会是什么下场。

站在身为晋国高层的角度,中行偃当然认为楼令那样做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不免觉得楼令实在是太阴狠了。

是的,中行偃对楼令的印象,逐渐转为阴狠这个认知,很难免感到忌惮,并且加强提防意识。

必须承认的事实是,楼令确实挺阴狠。

可是,楼令是为了晋国的利益而去那样做,得利的将是整个晋国。

因为楼令的阴狠而直接或间接获得好处的晋人,他们应该认为楼令乃是一名英雄,不该视为一个该下地狱的恶魔。

如果因为某人的做事方法,不去分辨所处的立场,获利之后再敌视?这样的人,比奸细还可恨。

“下军将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主动扩大交战的规模?”郤锜问道。

楼令正色说道:“我们难熬,敌军比我们更惨,一定要给敌军施加更大的压力。”

当前还没有“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同时也没有这样的观念。

毕竟,在“杨梁之战”爆发之前,约个地点进行堂堂正正之战,才是诸夏大地的战争主流。

楼令确确实实能够猜测到楚军当前有多么艰难。

能够查到的冻死数据多达三万五千以上,还无法得出伤患是数倍之多的结论吗?

目前二十五万左右楚军,具备战斗力的数量可能也就七八万。

现状成了那样的楚军,他们的高层一定有了退意。

这一场战役打到现在,楼令的目标只是少数达成,距离实现目标还有点远。

要是弄得一个虎头蛇尾的结果,楼令认为没有第二次这样的机会了。

楼令认为应该将楚军纠缠住,逼得楚军只能继续打下去,决不能让他们真的撤军了。

当然,伤患众多的楚军,他们想撤离并没有那么容易。

只不过,联军这边要是按照原计划,等着轮换部队全数抵达再发起新一轮攻势,的确有让楚军抓住机会撤军的操作空间。

“下军将的话,你们都听到了。”郤锜态度鲜明地说道:“各部在三日之内做好准备,三日之后发起新一轮的攻势。”

心里再不情愿的人,嘴巴上都只能应:“诺!”

会议后,晋君周对楼令进行了召唤。

“我们这样做,会不会让一众诸侯离心离德啊?”晋君周很是担忧地问道。

楼令笑着说道:“君上,我们的强大不是建立在道德多么高尚之上,纯粹是他们无力抵抗,只能祈求我们更有高尚的道德。”

这是事实啊!

晋国的崛起过程中,破坏规矩和道德败坏的事情没少干。

完全是晋国崛起之后,变得更加端起来,维护的是对晋国有利的规矩,并不是单纯的执行规矩本身。

到当前,晋人还没有喊口号,喊着喊着到给自己完成洗脑的程度,无论嘴巴里或行动上都信了自己构思起来的那一套。

历史没有发生改变的话,轮到韩厥成了晋国的中军将,晋人把自己洗脑成功,晋国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尽管话很难听,无论是个人或是国家,积累实力的过程从不存在什么高尚。等他们完成地位的变化,做任何事或喊些什么口号,一样站在维护既得利益的立场。

晋国不是第一个中了回旋镖的国家,应该说这样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不会断绝。

只是,晋君周很不喜欢楼令将事实讲得那么红果果,皱眉说道:“下军将慎言啊。”

楼令保持微笑,应道:“诺。”

晋君周表情奇怪地问道:“宋国另外派出大军攻打郑国东部?”

楼令答道:“君上,宋军是在收复失地。”

“卫公得知这一件事情来找到寡人,请求允许卫国进军郑国。”晋君周说道。

卫公?

卫国本是伯爵国,康叔的后代中,爵位从伯爵晋升到了侯爵,卫武公因救驾有功被提升为公爵。

所以,卫国确实是当前极少数的公爵国之一。

楼令问道:“君上答应了吗?”

晋君周脸部表情一瞬间僵硬,说道:“寡人尚未来得及与中军将进行商议。”

到现在,晋君周都不算亲政,只是拥有一国之君该有的生活待遇。

这个不是什么倒反天罡。

同时算不上是晋国卿大夫在恶意架空晋君周。

满打满算的话,晋君周今年才十九岁,尽管登位之初举行了加冠礼,年龄却是没有真正成年。

这样一来,大臣把持国家的权柄,算是一种情有可原。

当然了,要是晋君周足够厉害,他可以在正式成年之前,将属于君主的权力拿到手。

可是,晋君周明显没有拿到自己该有的权力。

楼令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

“若是君上允准,自然可以允许卫军讨伐郑国。”楼令给予建议。

晋君周脸上先是一喜,又犹豫着说道:“中军将能否同意?”

“臣先与中军将沟通,随后君上再召唤中军将。”楼令说道。

晋君周要的就是这样的步骤,不然先找楼令干什么?

要说的话,晋君周事先并没有想到楼令会这般配合,搞得晋君周内心里怪怪的。

“君上很快便真正成年,臣等很期盼那一天。”楼令笑呵呵地说道。

这让晋君周内心里变得更加奇怪。

楼令注视着晋君周的眼睛,说道:“当前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如何与诸侯共处,君上须有事先考量。”

晋君周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寡人自会考量。”

一个手握重权的臣权,当面告诉国君那些话,讲实话就是场面很奇怪。

楼令沉默了一小会,才一副回过神来的模样,解释道:“臣非有恶意,真心诚意期盼君上掌权,带领国家迎接更大的辉煌。”

什么辉煌?

这个要晋君周自己去思考。

晋国已经是公认的天下霸主。

想让晋国迎接更大的辉煌,又能够是什么呢?

晋君周等楼令走后,独自一人思考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