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棉花的事情解决了,透白棉布以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谈下来了,两毛一尺。

杨风走的时候是跟着大车一起回去的,带了满满一车白棉布。

他们纺织厂出货量大,也不做后期加工,对布料的应用没有那么灵活。

杨风就不一样了,她现在有太多想法没有实现,只要是有材料,她来者不拒。

一看这白棉布她就想到要做什么了。

积攒了半年,她小服装厂的损耗量也不少了。

搬到小学去以后院子变大了,人手也变多了,她早就想要做千层底鞋垫了。

村里的妇女基本上人人都会糊千层底,纳布鞋,选出技术最好的一个其他人跟着干,难度很低的。

最外面分别糊上一层白布,锁边用条纹布或者也用白布,缝制的时候再加一层白布,用菱形格子固定,又简单又漂亮。

或者还可以跟随现在的审美做一批大红大绿的。

除了做鞋垫用,她还可以做手提袋,缝制衣服袋,给华裳店里配置,用来装大件衣服。

到时候做出来效果好的话,指不定还要再跟纺织厂定制呢。

工商部门是很欢迎大厂去谈合作的,这能让他们扶持的一些贫困地区提高一定的收入,拉平差距。

处理这个项目的人效率也比较快,还很贴心。

告诉杨风一周之内就会传达过去。

分批次运货,大概十月中旬有一批,十一月中旬有一批。

杨风在墙上挂的表上,发现还有预定业务,比方说黄酒,玻璃,碧螺春等。

她想要的呢子料这里没有,不过安国强那边联系上了,对方说还是得去他们厂里谈,实地考察料子。

杨风算了算自己的时间,怎么也得等到十一休假,带着韩闻墨一起去。

小院腾空之后,杨风索性把这边也推了重盖,盖成七层楼的民房。

之前说要在韩境元厂子那边买房她也没忘记。

本以为韩境元开学了以后会偏重学校这边,没想到更忙了,有时这边上完课就得赶过去,晚上再回来,第二天还要在这边儿上课。

还因为研究时间变少,更没有周末了。

考虑到韩境元的安全问题,就把他们一家人的诉求主动提上去。

如果分不到房子能不能给一片厂里的空地自己盖。

房子紧张,多余的是没有的,自己在厂里盖也不符合规定,这事儿拖拖拉拉半天没办下来。

韩境元工作太忙,对这个事情上心得很有限。

杨风嫌他们厂效率太低,没忍住自己跑过去看。

转悠了半天还真让她找着一个地方,那是一排三十年前的小平房,现如今荒废得不成样子,杂草丛生,大半个屋子都被遮掩住了。

这些房子就在厂里,全部加起来也不到三百平,地方不大,但比家属院还近,因为有那个年代的老科学家住过再加上地方也小就一直没拆。

要杨风说,你们搞纪念意义就好好修缮维护,现在都成这幅死样子了,还留着不拆。

她申请了这个地方,厂里投票很快就通过了。

相对来说年轻的领导们没接触过那个年代的顶尖科学家,反正不是抢房子,就一块空地,他们也没什么意见。

杨风拿出韩境元开年到现在的工作时间记录给他们看过,满到触目惊心,这么好的科学家总不能累死吧?

机械厂那边除了占地面积极大的工厂和附属院,配套的学校医院之外就是大片大片未开发的地方。

杨风索性在这里买了一大片地,盖自己的工厂。

厂里盖房子一直都找的是华建的人,包括她们家新申请的这个地方。

他们的意思是打算盖就盖好点儿,要改成杨风家现在住的那样,建一栋小楼。

杨风不同意。

现在就是以快为主,要什么大房子。

先就盖个两间平房就行了,水电暖气卫生间搞好能住就行。

她现在对工程上的事情也算稍稍有些了解。

人多一点儿的话,半个月房子就能起好,三个月左右就能入住了。

旁边可以再起一栋小楼慢慢盖。

因为这种简朴的作风,韩境元反而被表扬了。

连带着杨风都被夸赞作风优良。

夫妻二人都没多解释什么,这种美好的误会就让它停留吧。

华建的顶头上司就是付纪宇,杨风去找他谈进度的时候,他还提起了这件事。

杨风顺道问他能不能帮忙盖个厂子。

盖工厂可不是盖房子,水电系统,专业材料都搞不到。

她手底也没有能设计工厂的人,付纪宇有些为难,他手底下的工程太多了,全都是加班加点地干,几家单位都有些受不了了,成天怨声载道的。

既然是这样,杨风也就不强求,凑合着用小学吧。

小院那边不是拆了么,做风筝的徐玒和做团扇的曾胡找过来都懵了,公司没了。

他们来了两趟才进去打听人,也幸好那天在的是高强,才告诉他们这里原本就是服装厂。

高强让他们回去等着,别过来找人了,等老板过来会转达的。

这俩也是老实,真就回去了。

杨风知道时,已经一个礼拜过去了,这才发觉自己把他们给忘了。

她觉得这样不行,腾出时间去跟每一个她合作过的工厂里打听人。

也许是她口碑好,合作频繁,厂里的人也都向着她,这回推荐的人就好得多。

尤其是有几个以前就干得好,但是为了子女提前退下来的,一接触都是干劲儿十足。

对工资待遇什么的要求也不高,有口饭吃就行,比之前拿乔的那些大领导好多了。

杨风总结了一下,发现是自己思路错了,之前想的是能管一个厂的,肯定不怕管团队,但忽略了这些人眼界高,低不下头的问题。

再者,她现在摊子也不大,小领导也能管理地很好。

从纺织厂,砖厂,机械厂,各个地方招到了二十多个人。

杨风这回没说是招管人的,就把他们放下去干,分到新店的干装修,旧店的轮班做服务,工厂这边也是十几个工种来回倒着干。

当着所有新老员工的面儿说一个月之后竞选领导。

职位公开透明地写在黑板上,人来人往地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