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房子,还缺车。
小车,大车,什么都缺。
杨风细细算着,留下两百万,剩下的钱往哪儿投资。
虽然萧书景老怕她把钱花完,没钱动工,但杨风还是认为她必须先把钱花出去。
的确良火爆归火爆,寿命实在不久,也就几年光景。
国外的投资人进不来,国内要拿地确实不用多少钱,留下一部分开头施工的钱,等再过两年,她铺下的大摊子就能都回笼。
刚生完韩境元的气,杨风自己也忙起来了。
的确良布料要做的衣服安排下去。
各色的长袖衬衣,短袖衬衣,衬衣领,还有后腰缀松紧带的西装裤。
工地和店里都贴上招人的告示,没有写工资和待遇,但颜色明亮的大海报看着就让人心情很好。
配上干得热火朝天的工作人员,路过的人都要伫立一会儿,感叹两句。
知青大量回城,工作岗位极其匮乏,每天上门问的都有不少人。
都有初中毕业的人去问能不能在工地搬砖。
初中毕业,读了一两年高中,在任何一个小地方都是能拿到很好工作的人才。
可京市不缺,他们回来了再也不想出去了。
再说出去也不是一件简单事,合理的身份,相关部门的证明一个都没有,谈何容易。
工地上好办,即使杨风不在,工人们也能让这些人先干一天,看看架势。
有把力气的基本上都留下了,工资都按半天结,管了一顿饭,还发了五毛钱。
这样的态度是比拉拉扯扯找了关系还不说准话的国营大厂还好。
最起码来的人能知道主家不缺钱,心里有底。
杨风本人则是去电影拍摄地了。
没见着安梅她心里老有些不得劲。
安梅现在还怀着孩子,不知道拍摄情况如何,她能不能吃得消。
再者,也得盯着导演别瞎弄,她必须要看到蕴含完整“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电影,而不是被隐隐塞进去一些娘道思想的电影。
拍摄的还算顺利,剧组的人都是目前来说,国内最专业的,许久没有新的内容出现,不仅是导演重视,上面的也都很重视,所以现场的工作氛围一派和谐。
安梅是去萧家住了,老太太还给她安排了车接送。
是老太太自己的配车,她说自己一天也不出门,就给安梅用了。
安梅很苦恼地向杨风抱怨,自己都吃胖好几斤了,真怕生完孩子重的跳不起来。
除此之外,老太太还希望她能留在京市生产,还能有个人照看。
但安梅以她还要上课为由拒绝了。
主要是她也怕尴尬。
杨风突然就羡慕了。
像安梅这样松弛又享受的人生才是她最一开始追求的日子啊!
现在这算什么啊!
既要忧心自己的小日子,还要忧心国家发展,本来顺风顺水的日子,都因为她心里的念头太多,导致每天都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里。
做了很成功的事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反而老是要看到更坏的消息,进而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及时发觉就要及时调整。
杨风心里给招人这一栏画了好几个圈,标粗加星。
安梅这边的进程一切顺利,还因为她本身表演经验充分,又对人物了解十分深刻,过戏很快。
导演还力荐她多演几部戏。
安梅只是想体验一下,她也不适合多一个演员的身份。
于是就拒绝了。
见了杨风导演又提了这件事。
杨风似笑非笑地说:“这些天你就没空看看车牌号吗?”
导演讪讪不说话了。
杨风心里嗤笑一声,这算什么,仗着人脾气好,好说话,以为多求几句就会答应?
这胡导演才华有,人也聪明,就是太聪明了。
安梅现在地位愈发地高,人来人往的,都是笑脸说话。
她未必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可也不是那种没有原则的人。
心里有主意了,轻易不能被改变。
杨风清楚安梅不会被影响,但不喜胡导演这种做法。
在她看来,之前和胡导演的沟通极为顺畅,就算不是至交好友,也算得上是朋友了。
朋友不顾她朋友的想法,一直歪缠,就不怎么令人舒服了。
想得再深些,是不是他就是因为看到了安梅的车牌号,才故意想要磨她一直拍戏,借由安梅家的权势获取更多资源呢?
杨风轻轻阖了阖眼,按下越延伸越远的思绪,想太深对谁都没有好处。
她缓和地说:“还剩几天?她也快开学了。我怕太晚她赶不及回去。”
胡导演有台阶就下,“再有两天就结束了,最近是越来越顺了,不会耽搁安老师开学的。”
结束以后,安梅死拉硬拽非要让杨风带着韩闻墨一起回大院吃饭。
“本来老太太人就老了,萧书景又调走了,这下更寂寞了,老念叨着家里没人,还提过好几次你呢,说你也不去家里坐坐。”
杨风失笑:“我这去了算什么,也不熟,也不合适。”
“所以,这不是趁我在正好带你去一回么,也别让老太太老惦记着。”
不巧的是萧家今天家里来了好多人。
杨风站门口看了一眼安梅,眼里是只有安梅能读懂的尴尬。
她扬起礼貌亲近的笑问好:“乔阿姨。”
“哎,小鱼也来了,我前两天还跟梅梅念叨呢,他们都走了,你也不来坐坐。”
乔老太太一看见人就主动站起来迎过来,还记得韩闻墨的小名。
人家的态度不是假的。
见乔老太太起身了,刚刚围坐在她周围的几个人也都站起身来观察着杨风三人。
“我最近也不在市里,梅梅回来了,我又趁着暑假出门了,这样一来刚好错开。”
老太太对杨风的印象挺好,她一说安梅是回来,听得就更高兴了。
牵着韩闻墨就要给他拿水果吃。
安梅和杨风入座以后,一群老太太的话题就围绕安梅展开了。
怀上几个月了,有反应没,反应大不大,吃得还好吗……
每个怀孕的都要经历无数次这样的细致采访,安梅一看就是习以为常了,像打过腹稿一样对答如流。
还将内容套进了老太太们的常用句式,“您是不知道……”,“您算是说对了,这呀……”
只能说安梅不亏是传统家长很容易偏爱的那种小辈,太讨人喜欢了。
以安梅为中心也就聊了一会儿,很快话题还是回到了原来的道路。
“那家的那个,现在是既不嫁人,又不要以前的孩子,心呀狠得要命。”
“可不就是嘛,要我说那还是个儿子呢,都七岁多了,说不要还真不要,够狠心的。”
“都结婚了,再告有意思吗?还判了她男人死刑。”
“唉,现在的政策是严厉了些。”
听了一耳朵八卦也没听懂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些话也不用懂就听得满心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