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招娣说的就跟杨风的猜测对上了。

常秀芹是最先发现版不对的,衬衣短袖和棉布短袖即使细微差别不大,但是最重要的是衬衣短袖有一片领子。

对版面最熟悉的常秀芹一开始就发现了,但是大家都下剪刀了。

法不责众,她提醒了以后也裁了一剪刀,这样四人就是同一阵营的了。

马玉红提出了若是没有发现就带回去,若是发现了,就报损耗。

高惠没有说话,但是默认替她们遮掩。

恰巧这时小陈上来了,发现了几人故意裁错,就质问了几句,布还没被拿走,几人心里都不慌,就吵起来了。

这只是早上吵起来的原因。

现在还有两个最根源上的疑惑,一是过去的贪污是谁干的,一是早上的版是谁换的。

又叫小陈下来。

陈会计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事儿,杨风这个领导太有手腕,每天干什么事儿都安排得清清楚楚,时不时还有什么总结会议,季度规划,工作太清晰了,人就不动脑子了。

一时遇上这种事儿,应对起来就很慌乱,杨风跟几人谈话的时候,她也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

第一季度账上就少了一匹棉布的量,她做账的本身责任就大,又跟工人吵起来了,这会儿说话都是抖的。

“我每天早上都是来了才开柜子取布,取版,取工具,今天来了也是,我开了版柜,就去开布柜了,版是她们取出来的,我没检查……”

说到这儿,她害怕地看了一眼杨风,这是一个失责行为,杨风没什么反应,示意她继续。

“然后我就下楼,查账,第一季度我们只做了一批背心,内衣,内裤,可白棉布却用了二十一匹,我记得上次只用了二十匹。”

这年头大家都节俭,不像以后服装按季购买,只要不坏,就能一直穿。

杨风收缩过产量,才能保证不大量积货,按照正常的规律来说这一季度的生产只会少于或者等于上一次同样生产消耗的白棉布数量。

杨风虽然查账,但是她对数字不敏感,平常事情又多,没有对比过两季的区别。

这也是她信任陈会计的原因,陈会计对数字极为敏感,她做的账完全按照杨风期望的那样,非常清晰。

杨风提醒她:“仔细想想,每天都是取版以后就锁柜子吗?还是下工以后锁的?有没有离开过钥匙的时候?”

“没有……我想起来了!前几天打版的时候没关柜子,那几天一直要开开合合的,就到晚上下班才关。”

现在打板的人也成熟起来了,杨风把这个事交代下去就不管了。

陈会计害怕,其实杨风觉得问题最大的还是自己,第一季度能有这么明显的贪墨情况,定是在更久以前就有苗头了,只是她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她有两错。

一个是自大。

她对于自己管理团队的办法太过于自信,对于服装厂的生产流程太过于自信。

事先规划,中途核检,达成结果复盘,这是她曾经在自媒体的高强度工作中学习到的管理办法。

能应对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保证每一个项目不出错的办法,却忘了此时的工作强度不能和当时比,而且人际关系也大有不同。

互联网公司工作,虽然说是关系融洽,但是大家都对工作标准有着深刻的认知,没有人会在流程上跟你含糊,这和这种以工人为主的厂子还不同。

说白了,大家除了同事以外还是邻里邻居,是共度几十年“远亲近邻”里的“近邻”。

细节上的误差就会导致行为处事的变化。

贪污是永恒的话题,她是用上了先进的办法,碎布也都回收了,不给工人留下中饱私囊的机会。

可越是这样,机会来临时大家都会抑制不住贪婪的心。

二是懈怠。

信任陈会计的能力,她有多久没有好好查账了?

杨风在心里审视自己,她的目标绝不仅仅是眼前工厂里一个可有可无部门的处长。

未来大环境变动下,她势必要成立自己的品牌。

光积累作品就够了吗?与未来完全不同的创业环境,人才市场,她真的能完全把握吗?

不能。

她前世今生加起来工作的年限十年出头,再不努力如何跟身居高位下海经商的人比!

没有科技的监督,企业的运转就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而决策者也得付出更多才行。

这些念头也就在短短一瞬,杨风合上本子,也合起了心中翻涌的情绪。

“走,上去看看挑拣得怎么样了。”

楼上的人已经挑拣完大半了,杨风就在旁边和小陈继续对账。

发现其实除了白棉布,其他的棉布,粗布耗量情况也比上一次高,这个上一次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夏天。

比如说灰棉布,由于染色工序多的缘故,上一次用还是在去年夏天,裁了一批衬衣。

一直到今年开年才拿到第二批同色的灰棉布,制了衬衣,成衣是去年的百分之五十,耗量确实去年的百分之六十。

其实根本不明显,因为总共才用了四匹半,只是最后一匹没剩多少了,小陈量了米数登记了,这才算出来。

整个服装厂的人都在沉默中加快速度,空气中弥漫着仿佛要迎接世界末日的绝望。

中午吃饭前全部挑拣完成。

杨风也没让她们再动。

就通知中午回去吃饭,下午三点都来,还让小陈去通知所有临时工下午三点统一开会。

杨风本想去食堂打饭带回去,却发现没带饭盒,只好憋闷地往回走,家里的小猫这几天正是关键时候。

回家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了小猫。

没想到还是只有两只大的在喝奶,小的还活着,只是很虚弱。

馒头也不管。

这不能怪她,动物都是这样,适者生存,幼儿期哺育,活不下去的就会尽早放弃。

杨风去外面生起大火,重新熬上小米粥。

又回来看看,两只大的一吃完就被她挪开,捧着小的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