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七十年代双职工家庭 > 第85章 筹备照相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历史也不好,原本以为这十年是停滞的十年,等到八十年代再启程也不算晚,相机这事儿让杨风意识到,国家从未停止脚步。

正如厂里在武器上的突破,各行各业的生产一直在进步。

杨风毫无保留地跟韩境元分享了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韩境元觉得出去不太现实,他们这里保密级别比较高,调进来的签了协议,尤其是结了婚的就更稳定了,反正他四年了都没听说过有人调出去。

杨风听劝,她向来理智,立即收拢了自己那些乱七八糟的幻想。

她的原则就是不能改变环境时,一定要学会自洽。

如果带着对外面的渴望,现实又是出不去,那心态一定会变形的,而且她比别人有优势是她知道政策一定会变的。

所以再让自己和普通人一样焦虑那就是愚蠢,自讨苦吃。

看开了人就不一样了,现在她基本上能安心地完成手头上的工作,不再焦心创新,反而是一点点地改进现有的工作模式,调整漏洞。

放在家庭里的时间也多了,没有特殊情况,基本上不加班。

买了几斤黄辣丁,回家先把衣服换下,然后简单处理了一下鱼,挑出一颗酸菜,炖了一锅酸菜鱼,上面蒸米饭。

她这两年也跟本地人学了不少技巧,腌制泡椒酸菜就是今年学会的,有一种发酵的,一种快捷的,现在吃的就是腌制了几天的,等冬天吃发酵的。

切一片豆皮,泡一把红薯粉,还有芹菜,土豆片,包菜,苦菜,都处理好了等韩境元回来再下锅煮,两人先吃鱼,鱼吃好了,配菜也就熟了。

两人都不怎么吃辣,泡菜也不是很辣,吃过,再喝一碗暖暖的汤。

兔肉不缺了以后,薛主任把养猪场也扩建了,现在不仅食堂不缺肉,她们这种自己开火的买肉也不算困难。

家里就两个人,级别高,肉票也够,怎么都不会缺。

杨风还经常做一种酱油卤的肉,一次做管三天的,冰在水里也不会坏,早上起来热一碗,热三四个饼,夹在里面吃,香得很。

最开始是预防韩境元加班,给他煮的肉,煮的干一些包在油纸里,饿了吃几片。

后来发现汁水多一点,夹在馒头里或者饼里巨好吃。

也不知道陕西肉夹馍怎么做,但杨风觉得自己的盗版肉夹馍已经很香了。

吃过饭以后杨风洗了个澡,挽起头发,试穿自己最近的成果。

刚洗过澡脸颊还泛着红晕,乌发红唇,眉眼如画,丝滑柔软的平口吊带长裙设计得简洁,把她修长曼妙的身姿完美勾勒出来。

想要效果更好些,身子不自觉就起范儿了,转过头问韩境元:“怎么样?”

韩境元见过无数华服,再夸张华丽的裙子都见过,此时却觉得这一身墨绿色的裙子撞进了心口。

看着她修长白皙的脖颈移不开眼,走过去环住人,从背后低头轻吻锁骨:“缺一条项链。”

杨风从镜子里看,是有些寡淡,可现在是看衣服,不是看她怎么样更好看。

“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淡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

杨风嫌弃地揉揉他脸:“封神演义?你这以前都看了什么书啊?还有,对我误解也太深了,我跟妲己差的还是有点远吧。”

她现在会无偿给工会做些衣服,就是为了让自己设计这个技能摆在明面上,和之前普通的罩衫裤子衬衣不同,这些是手巧的家庭主妇就会的东西,她给工会的是几套夸张的演出服。

今年厂里加重了任务,国庆和中秋一起办,工会出了一个节目,葫芦娃救爷爷。

杨风给七个小孩子都做了不同颜色的衣服,圆领的上衣,莲瓣的裙摆,扎口的裤子,兔皮小靴子,可把孩子们美坏了。

件件衣服都不同,整体一看却又和谐一致,太精致了,就试衣服和彩排时才穿了两次,就这大家都期待得不行。

厂里还向各部门征求节目,杨风谢之不敏,连连推拒,倒是李谈生报名了一个独唱。

韩境元也不参加,表演当天,两口子在家里好好捯饬了一番。

主要是杨风,她现在衣服多了,就有的挑了,出门穿什么衬衣,配裤子还是裙子,外套穿长的还是短的,都有讲究。

最后还是穿了一件领口系长蝴蝶结的白衬衣,一件黑色及踝长裙,再带上一件黑色长至小腿的外套,肩膀有型,各有一个搭扣。

韩境元就在一旁静静等待,偶尔回应女士的询问。

杨风自己收拾完了也不落下韩境元,这里能穿他以前的黑色大衣了,可惜这人嫌热,现在用不上,就穿了一件棉麻薄西装,里面是黑色的衬衣长裤。

韩境元笑着说:“咱们出去说是去主持或者表演节目的也不为过。”

杨风才不觉得,厂里现在打扮的人多了,衣服都是服装厂出的,这种时候大家都会打扮一番的。

现场确实穿各色衣服的人都有,人们好像行走在两个世界,逐渐融合。

穿着质朴颜色灰暗的与色泽亮丽精致的出现在同一画面,杨风感慨,这要是有一台相机就好了,能记录下这一瞬间。

太可惜了,上海的相机还在路上。

在大家的殷切期待中,十月中旬,几个大箱子才到,是海市的人运送过来的,杨风她们提前一天就开车到火车站外等,同行的还有部队的一位司机。

在车上拆开检查确认了东西没有问题,就送人家走了。

回去以后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开张,杨风把带来的说明书印了好几份,自己还写了一份教程,让人抄了好几份。

贴在操场,宣传栏,学校门口,等各个人流量大的地方。

谁都可以学,年底考试,及格了的就可以成为学徒工。

这种壁垒强的技术活儿没几个人会的。

不过照相馆早就装修好了,杨风捣鼓了几天,她还没用过这种立式的,虽然收藏了很多旧相机,但是她没有国产旧相机。

有经验学起来还是快,用了一卷胶卷,她就摸清楚光影变化的成效了。

扛着相机到生产区,食堂,家属区,河畔,各个角落都拍了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