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蛮夷人多势众,在数量上确实有着压倒性的优势。然而,大明绝非束手待毙之辈!他们依靠着卓越的火炮技术和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坚定地守卫着每一寸土地,绝不退缩半步。

每次炮击都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壮观场面,那震耳欲聋的巨响仿佛要撕裂天地,冲天的火光将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

海面上波涛汹涌,怒浪滔天;陆地上则弥漫着浓密的硝烟,遮天蔽日。

正当敌我双方在炮战中杀得难解难分之时,驻守在广州附近的三支飞行中队也全体出动,加入到这场激烈的战斗之中。

不过必须承认,大明在空军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这其中的主要缘由在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新研制的战机至今还没有进入作战序列,就算进入服役,其真正的作用也只能是国土防御罢了。

出动的三个中队所驾驶的战机依旧是数年前的双翼战机,与过去相比,唯一有所改进的地方就是每架战机额外增设了一个炸弹挂载点,如此一来便能够携带一枚炸弹执行轰炸任务。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来自蛮夷的战船无一例外皆由木头制成,西班牙并未参与到此次针对大明的恶行之中,他们此前订购的铁甲舰也并未加入到战斗序列当中。

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数十架战机如饿虎扑食般朝着敌船俯冲而下,不管是机枪弹还是炸弹,都一股脑儿地朝敌船砸去。

整个激烈的炮战持续了整整一刻钟,联军舰队仍然害怕大明战舰参战,在达到其目的后,便向外海退去。

毕竟,大明战舰的厉害众所周知,可不是闹着玩的。

此一战,双方都承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在明军的英勇抵抗和顽强反击之下,联军舰队共有十七艘战船被击毁沉没,而己方则损失七座炮台和两百多名官兵。

然总体来说,大明的老百姓在此次战争中遭受的损失最为惨重,广州城近海区域几乎被夷为平地,四处燃烧着熊熊烈火。

尽管这里的地面大多已经铺设成水泥路面,但房屋改造工程才刚刚起步而已,百姓们居住的仍然是以木制房屋为主,在大火的攻势下,超过一半的房屋被焚为灰烬。

事后,据官府统计,此次炮战共造成了民众一千余人死亡,两万多人流离失所。这些受害者中,男女老少皆有,失去孩子的父母、失去父母的孩童、甚至有一家惨死,唯留有嗷嗷待哺的婴幼儿坐在废墟中嚎啕大哭的......

这场灾难给百姓们带来的痛苦和损失无法估量,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在事后很长时间内,很多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整个广州城可以说都笼罩在一片悲伤和绝望的氛围中。

......

遭袭的当日深夜时分,巡抚衙门内灯火通明,广东境内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汇聚一堂,面色凝重地围坐在一起,紧急商讨着如何救助那些遭受袭击的民众。

时间紧迫,如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恐怕会有更多的无辜百姓受到伤害。

在这间宽敞而肃穆的会议室里,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在一众大小官员中,广东巡抚李其亮率先说道:“诸位,蛮夷之徒,残暴不仁,竟敢公然对我广州城发动突袭,致使得无数无辜百姓惨遭毒手。

至此,大明与欧洲诸国之间实际上已然开战了。本官已与守卫军指挥部联名,将详细情况上奏给了陛下,相信不久之后,朝廷大军便会火速抵达广东。然而,在此之前,我等尚有两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亟待完成:

其一,广东各地务必加强防御措施。此刻正值子时,第十、第十一集团军以及海军部队恐怕难以迅速抵达。因此,今夜防御的重担完全落在各地守卫军肩上。你们返回后,应即刻展开战备工作,所有行动均需围绕战事展开,一切调度均以战事为首;

其二,全力营救受难民众乃当务之急。本官特此决定,自现在起设立赈救衙门,统一调度各类物资及人力资源,务必确保每一位难民得到妥善安置。此外,官府将发布通告,广泛招募志愿者投身救助工作之中,但凡参与其中者,皆能获得丰厚赏赐。

各位大人,此乃国难,吾等当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众官员闻言,赶紧全部起身齐声应道:“谨遵抚台大人号令!!!”

在此等关键时刻,不管是谁,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此乃非常时期,毕竟大明本土已经很久没经历过战争了,如若皇帝陛下得知此事,那将引发怎样的滔天怒火。

“抚台大人,据下官所知,我大明各铁甲舰大部都部署在欧洲作战,而这支蛮族舰队来势汹汹、规模庞大,听闻其战船拥有上千艘之多,此战对朝廷极其不利啊!!!一旦开战,其规模必定不小,势必会给老百姓带来巨大伤害,下官以为,为避免牵扯无辜,您看是不是应该立即疏散沿海地区的百姓?如此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李其亮听闻此言,双眸瞬间闪烁出明亮的光芒,他急忙抬起头来,目光落在那位提议的官员身上,提议的官员乃是左参政王冕,不得不说,他的建议确是为了百姓着想。

李其亮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地说道:“嗯,王大人所言极是,百姓们乃是我大明之基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绝不能将他们弃之不顾。此事至关重要,就交由王大人全权负责吧,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妥善地将沿海一带的百姓安全转移。”

“下官遵令。”

要知道,大规模疏散百姓并非易事,这中间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实在过于繁复庞杂。若非如今大明国势昌盛、科技发达,给他十个胆子,他也是万万不敢轻易提出这样的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