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忠来到了如意楼客栈,问过店小二,走到耶律铸房前,举手叩门。片刻,耶律铸拉开房门,见是李惟忠,愣了一下,立刻偏身将李惟忠让进房内,观察了一下门外,随即掩上房门。
未等李惟忠开口说话,耶律铸即拱手说道:“惟忠兄,多年不见,那日未曾当堂相认,实因受家父之命另行它事,不便暴露身份,惟忠兄勿要见怪。”随后,竟将耶律楚材命他接近古尔王妃,观察王妃一行动向的目的主动说了出来。
李惟忠见耶律铸不加隐瞒主动说出了实情,一时竟也不知如何是好,神情不免有些不自在。耶律铸见李惟忠如此,心里已经猜出了八九分,目光探询的望向李惟忠,问道:“惟忠兄已然与王妃见过面了?”
李惟忠一时语塞,犹豫了一下,接过耶律铸递过的茶水饮了一口,默默点了下头。像是印证了自己心中的揣测,耶律铸没再言语,但是脸上却没有丝毫埋怨之色,相反表情倒有丝如释重负。
这二人均是极为聪慧之人,稍稍交流,双方均已心知肚明,且都是内心坦荡的君子,不屑于用谎言相互欺骗。
尤其耶律铸对监视王妃的任务本就不心甘情愿,如今被李惟忠和王妃识破,耶律铸非但不恼,反倒觉得是时候抽身而退了。但是,父亲大人那边该如何交代呢?
耶律铸沉思了一会儿,对李惟忠说道:“惟忠兄,小弟即刻前去向王妃姐姐致歉,说明原委后即返回蒙古大营复命,日后就拜托惟忠兄妥善照顾王妃母子二人。”
李惟忠急忙一拱手:“耶律大人正明公道令惟忠钦佩之至,照望王妃母子乃惟忠分内之事,请大人放心。”耶律铸扶住李惟忠双臂:“我二人乃总角之交,本就是兄弟,万不可过于拘礼,有惟忠兄照料王妃母子身边,愚弟自可放宽心。”随后,二人携手出了如意楼,一同前往锦瑞隆。
古尔王妃回到锦瑞隆,是越想越气恼,虽然还没搞清楚耶律楚材派儿子改名换姓接近自己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但是明摆着监视自己的用意必是有的。回想当年在六盘山行宫时,耶律铸和刘仲禄二人知书达理,对自己也算是尊重和照顾有加,时不时还经常开导自己,故而对耶律楚材还是心存诸多好感,但如今这种被人欺骗和监视的感觉却令人如芒在背,心中极不舒服。
想到这里,古尔王妃不由心生去意,然这锦瑞隆里还有几个耶律铸的手下在帮忙打理,不便太过明显。于是,古尔王妃独自走进内室,悄悄收拾起随身物品,然后想趁其他人不注意,带着哈布日和婢女离去。
这内室是平日王妃等人忙碌间隙时休憩的地方,有些衣物就放在这内室的柜匣里。古尔王妃打开匣屉,将欲带走的衣物拿出整理。翻到一个屉子时,有一个压在下面的小布包露了出来。古尔王妃停顿了一下,将小布包拿出,慢慢展开,一只晶莹剔透的祖母绿手镯静静的躺在那里。
这手镯正是当年在长春观时,成吉思汗送给王妃的那一只。古尔王妃虽说对金银珠宝不甚有兴趣,但是离开长春观时发现成吉思汗离世后留给自己的唯一一件遗物就是这只手镯,当时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手镯带在了身边。
看到这只手镯,不知怎的,那十几年在长春观的日子一幕一幕都浮现在了眼前。想着想着,王妃不自觉地又弯腰从床下拖出一个布包,展开外面包裹的油布,里面正是丘处机交给自己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缂丝图。王妃将画轴小心展开,呆呆的看着画面。
虽说与成吉思汗在一起的十几年里,没少仇恨和愤怒,但是也有那算是逍遥自在的一段时光,何况还有了如此一个聪慧伶俐的亲骨肉哈布日。不知不觉,古尔王妃的眼眶已经湿了。
正出神间,忽听背后一声轻咳,古尔王妃霎时回过神来,回头看见李惟忠和耶律铸不知何时走了进来。
耶律铸和李惟忠进了锦瑞隆,见哈布日与婢女、侍从们正在忙碌,环顾一圈没见到古尔王妃,就径自走进了内室,正看到古尔王妃坐在床沿上,捧着一幅缂丝图发呆,床上已收拾了一些衣物,二人已然明白了王妃的心思。
耶律铸紧趋几步,单腿跪地:“恳请王妃赐罪,小人耶律铸愧对王妃!”
古尔王妃放下画轴,别转头去,眼泪止不住就流了下来:“尔堂堂大蒙古国如何竟连一个夏国小民皆不愿放过?!”
耶律铸头低得快垂到了地上:“小人绝无任何妄念,小人即刻就离开中兴府,日后绝不再打扰王妃一二!”
古尔王妃缓缓回过头来,看着匍匐在地这耶律楚材的儿子,虽说恼怒其一路跟踪监视,但是想起这些时日耶律铸无微不至对自己一行人的照料,竟对耶律铸怎么也恨不起来。
王妃叹了一口气,轻轻起身,伸手扶起耶律铸:“罢了罢了,姐姐岂敢怪罪贤弟。此中兴府既容不得吾母子二人,吾等离去便是!”
耶律铸急得也快哭了出来:“如若姐姐还认我这个愚弟,就请姐姐留在中兴府好生居住,愚弟从此往后绝不再叨扰!”
见古尔王妃没再坚持,耶律铸冲王妃深深一揖,转头出了内室,召唤随从放下手中活计一同就往门外走,李惟忠急忙跟了出去,正在忙活的哈布日和三个婢女看得一脸愕然,但未敢发声询问。
正走到门口,耶律铸突听身后一声呼唤:“贤弟!”回过身来,看见古尔王妃从内室走了出来,眼中竟是依依不舍:“贤弟若不嫌弃,愿时常回转看望吾等!”
耶律铸眼中热泪险些夺眶而出,硬生生忍住,耶律铸对着王妃再次深深一揖,赶紧回转身走出房门,不想让王妃看见自己已经从眼中流出的泪水。
李惟忠追出房门送别,耶律铸从怀中掏出一大把银票交给李惟忠,叮嘱李惟忠一定照顾好王妃母子,随后带着随从返回蒙古大营而去。
相关
店小二:是指古时候驿站、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侍应的人。意思是二老板,属于一种友好的尊称。“店小二”来历:古代有一个服务员,叫王示,写名字时竖写,把示常常写脱节,写为二小,传来传去人们就说成小二了,后来人们就把旅馆酒店中的服务人员称为“小二”。
正明公道:成语, 指正大光明。出自《醒世姻缘传》。
总角之交:成语,出自《礼记?内则》。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意思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如芒在背:成语,出自《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芒:芒刺,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像芒刺扎在后背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忐忑不安。
依依不舍:成语,形容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
银票:北宋的“银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银票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银票”。这时的“银票”,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银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银票铺,并在各地设银票分铺。由于银票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银票”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银票”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银票”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银票”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银票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银票”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银票”,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银票”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