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现在是老四府上的奴才,京中很多人都知道老四跟老八不和。
老四的奴才背地里跟老八有来往,在康熙看来只有俩字,背主。
年羹尧有能力有手腕,康熙本来对他还是颇为欣赏,准备日后重用的。现在他直摇头:不敬主子,能力再好也没用。
康熙最厌恶的就是这种背主之人。
当然,之前的打算他也没准备放弃。毕竟,再也找不到比年氏更适合老四的人选了。
“梁九功你把秀女花名册给朕找出来,朕记得这年羹尧有个女儿也是待选秀女吧?”
梁九功心有疑惑,不过他并没有多问,只是恭敬的把东西递给康熙。
&&&
石姝瑶把花名册摊在桌子上,招呼胤礽与弘曦过来坐下,“这个是今年秀女的花名册,弘曦过来看看可有相中的。”
一年前弘曦满十六,石姝瑶就开始着人打听适龄的满洲贵女。经过一年的明察暗访,京城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家的姑娘容貌品行都被她打听的清清楚楚。
甚至为了方便弘曦挑选,她还让人专门画了画像出来。
其实,外省也有不少出身不错的姑娘,只是距离较远,她见不着人,品行不好打听,只能先暂时放在一边,等日后入了宫在观察挑选。
不怪她如此仔细,弘曦是她第一个儿子,又是皇上重点培养出来的。作为母亲,她希望弘曦能跟嫡福晋琴瑟和鸣、相互扶持到老,而不是维持表面和谐、相敬如冰。
饶是弘曦少年老成,心性沉稳,此时也不好意思的红了耳朵。他声音有些支吾:“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玛跟额娘看着挑选就行,我没意见。”
石姝瑶很不赞同他这话,“怎么能没意见,福晋可是陪着你一辈子的人,若是不合心意,你看着不难受?”
胤礽也开口:“你额娘说的没错,你看 我跟你额娘,再看看你三叔、五叔他们。娶个自己喜欢的人做福晋,你做事情才会有干劲儿,才会有幸福感。”
生在皇家,情是最难得的东西,弘曦比他幸运,有对恩爱的父母,从小享受父母的疼爱。但父母不可能永远陪着他,胤礽由衷的希望他能找个喜欢的福晋,恩爱一生。
石姝瑶面色微红,她嗔怪的看了胤礽一眼,现在说的是弘曦的事情,提他们俩做什么?
弘曦被问住了,他考虑过很多东西,唯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自己的终身大事是不会交给自己做主的。别说他,就是阿玛、额娘可能都没办法左右。
既如此,何必浪费时间在这种注定没结果的事情上?
此时,额娘、阿玛叫他过来商量,他嘴上不说,心里是感动的。
别说生在皇家,就是其他百姓之家,怕是也没有像他父母这样开明的父母吧?
不忍辜负父母的心意,弘曦拿过花名册认真看起来。
石姝瑶在旁边补充,“这些都是京中贵女,外省还有些出身不错的,只是距离远咱们不了解其品行,额娘就没放里面。”
石姝瑶觉得,结亲不能只看姑娘本身如何,还要看其家庭成员有没有拖后腿的。若是有那不讲理,仗势欺人之辈,可要慎重。
人心都是偏的,石姝瑶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因为岳家的事儿跟儿媳妇吵架。
弘曦无所谓的扬扬手里的画册,道:“儿臣只娶一个福晋,这些难道还挑不出一个合心意的?”
官场那些事儿,弘曦比他额娘清楚,京城官员还时有贪墨做坏事呢。外省天高皇帝远的,只会更可恶。
他跟石姝瑶想的一样,也不喜欢有人仗着他的势为非作歹。
石姝瑶:“这事儿不急,你先拿回去慢慢看,圈出几个合眼缘的来。今年额娘跟贵妃娘娘主持选秀,等秀女入宫,额娘约些人过来你在仔细瞧瞧。”
画像是画像,人是人,只看画像不一定能看出什么来,还是应该见见人。
弘曦对此无所谓。
说完弘曦的事儿,胤礽扭头看向石姝瑶,“这次,老四也准备要娶福晋了。你猜猜皇阿玛给他选的谁?”
德妃去找康熙给老四选福晋的事儿瞒不过胤礽,他对此倒没多大意见,只是有些好笑德妃的‘积极’。
这两年时不时的就有朝臣上折子拿他当年掐皇阿玛脖子说是,或许是皇阿玛的态度又给了那些眼皮子浅的以希望,那群记吃不记打的东西又开始上蹿下跳了。
老大没了,十三、十四还关着没出来,如今跟他别苗头的就是老四跟老八。
跟老八比,老四要低调的多。这回选嫡福晋也不知是老四自己的意思还是德妃想通过老四得到什么。
石姝瑶很配合的问道:“选的谁?老四侧福晋瓜尔佳氏出身可不低,他这继福晋人选可不太好找。莫非皇阿玛给他选了个蒙古的?”
“我听说老四管辖镶白旗有个年家,他家姑娘正好是今年的秀女,你说皇阿玛会不会把人指给老四做侧福晋?”
年氏的出身不算低,只是她出身汉军旗,所以,尽管如今四阿哥没有嫡福晋,石姝瑶也没往年氏身上想。
因为年氏跟她家不一样,年家是地地道道的汉族,大清还没有出过一个汉人皇子福晋的。
她主要是好奇,年氏会不会跟历史上一样入老四后院。毕竟,这位小年糕在后世一些话本、影视里头出现的频率可不低。
她可是老四的‘真爱’。
胤礽摇头,他轻笑一声,“我就知你想不到。”他凑到石姝瑶耳边轻声回答,“皇阿玛选了年羹尧的妹妹年氏给老四做嫡福晋。”
胤礽能不开心么,在他心中老四跟老八都是不得不防备的狐狸,比起高调的老八,隐形人似的老四更让他在意。
如今可好,皇上给老四选了个汉人嫡福晋,仅凭这一点就注定他没了机会。
剩下的老八,又有郭络罗氏拖后腿,且他本人虚伪要脸,似乎也不足为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