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给许多鱼的纸上写着他对世妇礼制的看法,他提出诰命制。
这是荀子的退让。
他回到咸阳后必会受到秦王政的重用,但他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将女子彻底框死在后宅,而是提出诰命制,为女子留出一片出头之地。
“荀子。”许多鱼的心情十分复杂,荀子手下留情了,他原本可以给秦王政提供一把锋利的刀,能刺向自己的刀。
许多鱼收回心绪,望着高悬在墙上的七国地图。
齐国不足为惧,为避免刺激楚,可以留着日后再收回。
百越兵力不足十万,有蔡泽在那边,搞定百越是迟早的事。
韩国是嘴边的肥肉,想何时吃,就何时吃。
魏国,虽退守黄河,但有一个信陵君在,信陵君振臂高呼,五国极有可能再次联军抗秦。
西周国已灭。
还剩燕赵楚,赵国有廉颇和李牧,楚国亦是大国,即便楚南被占,但并未伤害到他们的根基……
许多鱼的食指在魏赵上打转,该先收拾谁?
“大人!有急报!”
有了纸张后,传递信息更加方便快捷。
造纸厂的纸张是优先供应墨家的情报系统,其次才是郡守府。
许多鱼打开卷成一根烟大小的密信,上面的消息量巨大。
魏无忌遭魏王和魏太子猜忌,被废止不用,于是信陵君魏无忌推说有病,不去朝见魏王,且多近女色。
同时,赵王子弥留之际,不甘心没有收复晋阳,于是命廉颇去逼魏国放出信陵君,重新合纵抗秦。
“哈哈哈!”许多鱼重复看了好几遍,终于确定自己没有眼花,忍不住大笑出来。
许多鱼连夜召见韩非和胡非子等人,共同商讨对策。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胡非子的眼睛里寒光闪烁。
许多鱼得意道:“英雄所见略同!若信陵君不能为我们所用,我们便送他一程!”
韩非瞥一眼许多鱼,她只说了信陵君,那么赵国的廉颇呢?
许多鱼连写三封信,一封信给秦王政,一封给信陵君,最后一封是给廉颇。
等到信到达信陵君手中时,许多鱼已经秘密抵达黄河岸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惊涛澎湃中,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许多鱼和信陵君并立于岸边,滔滔浪潮声掩盖住他们的交谈。
许多鱼:“信陵君,良禽择木而栖。你一生为魏国征战,立下汗马功劳,却屡遭猜忌,郁郁不得志。何不投我大秦?大王年少,意气风发,善于用人。”
信陵君的目光投向黄河对岸:“我不意外能收到你的来信,却没想到你会亲自前来。”
许多鱼:“我觉得我们之间颇有相似之处。你结交朋友和收留门客不看出身,只看才华和眼缘,也常常与一些庶民门客平等相交。而这些,是贵族们不满且看不顺眼的。”
信陵君的处境是真的很不好,整个魏国上层依靠他,畏惧他,同时瞧不起他。
贵族们不满他重用出身不好的门客,占据本该是贵族的官位。
魏国猜忌他的势力,时刻担心他会取而代之。
信陵君语气落寞:“你比我幸运,得遇良君。”
许多鱼直视他的眼睛,说道:“不,我是把信任我的良君推上位。如果我是你,我会直接取代魏王。”
信陵君摇摇头:“你不是我,我也是你。承蒙许郡尉厚爱,我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意料之中罢了,只不过总想着万一你会改变主意呢?”许多鱼惋惜道。
信陵君了然:“你是想使离间计,让魏往处死我,使其离心。”
“确实如此。”
“唉。”信陵君靠近许多鱼,轻声呢喃,“你真不该同我说这么多的。”
噗嗤!
信陵君不敢置信地看着射中自己胸膛的弩箭,随即释然一笑,“是了,你可是杀人如麻的许郡尉……不过我也不亏。”
远处,信陵君的门客们在高声疾呼:“许多鱼,你不守诺言,杀害信陵君!”
许多鱼打掉信陵君右手中的短匕,冷冷道:“你莫不是以为,凭你之死,能唤醒魏王和魏国人?”
经过巴蜀论道一事后,许多鱼在七国中的名声很不好,通常被描述成为比白起还要暴虐的大魔鬼。
信陵君则是正义之光,六国的希望。
现在,正义之光被大魔鬼杀死了,有人会为之奋起,但更多的人会更加惧怕许多鱼。
许多鱼轻笑,看样子攻打魏国的主帅,必定是自己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在秦王政决定攻打魏国的时候,咸阳朝堂上下默认派出去的是蒙骛和蒙武。
“许多鱼诱杀信陵君?!”
“不愧是许郡尉啊!”武将们纷纷赞扬。
打仗不就是这样?兵不厌诈。信陵君轻信别人,能怪得了谁?
吕不韦为首的文官,心情就很复杂了。
一个巴蜀郡的郡尉,鸟不悄地跑去魏国边境,诱杀信陵君,且大王一点也不惊讶。
这说明他俩之间通过气了!
“野猪吃不了细糠。”有人小声吐槽。郡尉不在自己郡里待着,行事像刺客一样,动不动就搞诱杀……
秦王政将文书看了好几遍,确定许多鱼安全无虞后,这才放下心来。
许多鱼在来信中说要劝降,不降的话就用离间计,那么必定是信陵君做了什么,才会让多鱼出手。
放下心后,秦王政有些生气,不过一个信陵君罢了,用得着她亲自劝?莽撞!
秦王政的目光定在信中的一个名字上,唉,罢了,多鱼就是这样的人啊,偶尔会有感情用事的时候。
“命许多鱼为主将,蒙骛,蒙武为副将,攻下魏国。”
“喏!”
而在此时,廉颇刚好发兵夺走了魏国的繁阳,可惜赵王重病,赵太子摄政。
赵太子不愿意与魏国闹僵,也不想继续打下去,便派乐乘劝廉颇撤军。
廉颇不愿意,赶走了乐乘,偏偏不凑巧,赵王病逝,顿时廉颇失去了最大的仪仗。
赵国的军士们不愿继续打下去,想撤军,不然就是违背王令。
廉颇只好率领亲兵离开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