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163章 乡村生活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后,沈颂吉又说了说河下一带种子推广情况。

通过商业售卖模式,此时还在田中的玉米、土豆,已经预售一空,就连留下的小麦种子,也有大户愿意提供上等良田,合作开展种植推广。

假以时日,这些来自华兴的优质作物,定会在淮安一带推广开来,并逐步往山东方向渗透。

总之,卖种子这事,绝对有的干。

从沈颂吉得意的笑容中,张、于二人便知商铺收益定然不错。

卢冠祥也是务实之人,像这种既不用朝廷花钱,还能把事办了的举措,谁要是胆敢阻拦,他第一个不答应。

同时,卢冠祥告诉众人,之前受左大人推荐,朝廷已经任命他为天津屯田通判,专职负责天津一带的屯田、水利工作,日后商铺若有难处,尽可找他解决。

......

一伙人闹闹哄哄住在宅院里,身为官员的卢冠祥就不凑热闹了,带领众人到肖家饮宴一番后,又去田间看了看庄稼长势,便急急返回县城,准备前往天津卫城领受新的任务。

沈颂吉去前院找曹彦、于嗣昌叙谈,张作海便把赵锦辉、梁烈、金凤、婉娘招到屋中,分别在炕上、地下坐定,商量起自家事务来。

第一件事,便是告诉婉娘,他和赵锦辉,都是前年跨海而来的华兴人,远在广东的崖州,才是他们的大本营。

随着赵锦辉夫妻来到村中,华兴身份要想继续保密下去,就得让婉娘,甚至肖禹年等人知道些内情,否则必会引来猜疑,进而弄的满城风雨。

见婉娘一脸懵圈的样子,张作海猛地一拍脑袋,才想起乡村之中,谁会关心远在南海的崖州华兴人呢?

略作解释之后,婉娘十分自觉地表示,不管你们是什么人,只要认可我是你的人就行,这辈子,哪怕是走遍千山万水,咱们都是一家人。

就是金凤叫自己“妈”,多少有些难为情。

听婉娘说出苦恼,炕上三人顿时大笑。

最后商议下来,在不坏规矩的前提下,赵锦辉直接称呼婉娘即可,金凤则称呼“娘”,以示对长辈的尊重。

随后,张作海又问起梁家情况。

梁烈笑着表示,老二梁衡去了广东,金凤又来静海,老两口难过了好些日子,本来这趟梁龙也想跟着,看着二老心情,硬是没敢提。

临行之前,二老一再嘱托,让我一定把小妹送到家,一切安置妥当,再行返程。

除了有些难舍之外,二老的身体还是不错的,父亲还亲自出面,张罗种子售卖一事,忙的不可开交。

不管怎么样,家里总归是冷清了许多。......

听梁烈说起家事,金凤眼圈也红了,走了这么长的路,才知“在家”的好处。

婉娘自觉当起了长辈,揽着金凤肩膀,说是出嫁从夫,咱们女子的命运,从来都是跟夫君连在一起的,离家乃是迟早之事。

众人听后再次发笑。

这时,赵锦辉开口发言,再次告诫梁烈,山东地面太乱,这次返程之后,就别再接北方的生意了,哪怕是为了看望小妹。

将来有机会,定会带金凤返回河下,与家人相聚。

张作海见儿子口气不善,连忙询问原由。

赵锦辉简略说了说一路见闻,总之挺乱的,若不是卢大人带领,定会遇到许多麻烦。

梁烈来了两回静海,将沿路情形摸的精熟,就准备将长期来往两边,进一步扩展押运事业,顺便还能常常见到小妹。

算盘打的倒是不错,问题是一旦出事,梁家的天可就塌了。......

听赵锦辉絮叨半天,梁烈连忙摆手,表示之前都是玩笑话,待这次返程,就会全力张罗种子售卖一事,哪有功夫跑这么远的路?

倒是你们一家,在静海待的闷了,就回河下看看,省得二位老人时时惦念。

听赵锦辉、梁烈各执一词,张作海笑了笑,表示一路行来,南方的钱可比北方好挣多了,梁家要想发展,还是走扬州、应天府方向更好,没必要为了常来常往,承担太大风险。

另外,我等在静海也是暂居,待将新作物推广开来之后,或返回广东,或去别处开拓,都是未定之数,很难做到周全各方。

大家各自过把日子过好,才能对得起亲人挂念。

对梁烈来说,随着弟弟、妹妹相继离家,像这种风险太大的生意,还是多多规避为好。......

张作海说的客观、实在,梁烈只好点头答应,拍着赵锦辉的肩膀,让他别瞎操心,大家都好好的,将来相聚时,才能有说有笑嘛。

随后,张作海又讲了讲招抚等事的进展情况,同时告诉梁烈,攀上华兴这门亲戚,有好处,也有坏处,万一朝廷变卦,对华兴起了歹意,梁家、沈家都要做好迁居准备,千万别让官府连锅端了。

张作海建议梁家前往长江沿岸发展,也是为了应对未来变故。

相比运河,长江的逃跑路线显然更加丰富。

见梁烈多有不解,张作海只能轻叹一声,继续作出解释。

我等在崖州定居、发展,肯定会发奋图强,一步步壮大起来,成为两广一带数一数二的大商家,大势力。

如果能一直与朝廷、官府保持和睦关系,当然最好,但从燕朝的世情来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一旦双方产生矛盾,必然会引来各种争斗,到那时候,梁家、沈家会不会受到牵连,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即便是我等父子,也不敢大剌剌地在静海久居。

推广新作物,当然是天大的好事,问题是官府拉下脸来,就是不领情,还要进一步讹诈、限制,咱们怎么办?

现在做些准备,为的就是日后方便跑路。......

做事当然要往好处做,但也不能蒙头向前,不顾身后风险。

......

第二天,沈颂吉找众人商议赴京一事。

考虑到各自任务不同,张作海、赵锦辉无意随行,曹彦、于嗣昌也抽不出空,沈颂吉只能向曹彦要了地址,选择独自出行。

梁烈住了两日,见众人俱都安定无忧,随即告辞离开,前往静海码头,张罗返程事宜。

肖禹年与张作海叙谈半日,才知眼前之人,就是传说中拥有无数宝物、银钱的崖州华兴人。

之前以为是以讹传讹的坊间故事,没想到不仅真实无虚,而且正主还做了自家女婿,像这样的好事,绝对是肖家祖上积德所致。

震惊、欣喜之余,肖禹年迅速作出表态,既然已是一家人,那就互通有无,先把眼下事业做起来,争取将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村里人嘛,可不会想那些太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