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153章 京城事务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到自己这里,莫行云表示第二册(石头记第二回)文本已经完成刻印,专程送来,供大人细细品读。

说着话,莫行云起身将一卷书册递了过去。

接过书册,刘度颇为喜爱地翻了翻,然后放到一边,说起近日新闻。

入阁之后,刘度很快便卸去礼部尚书一职,专心辅佐新皇,处理朝中事务。

其中和华兴相关的,主要有两桩事情。

一是临近春节,乔仁主动向元启帝汇报福瑞昌赴京一事,并详述送礼、种地二事,进而通报华兴归乡诚意。

元启帝在听取汇报后,并未深究前期隐瞒之事,而是兴致盎然地查看各项礼品,一时间龙心大悦,对华兴人生出许多好感。

随后,元启帝便安排内阁,积极推进招抚事宜,并就新作物引进,做好对接、试种工作。

消息一经传出,京城官员尽皆愕然,此时已有奏表送到内阁,赞许、诘问各有说辞,今年这个春节,怕是会过的分外热闹。......

说到这里,刘度在那份书册上抚弄片刻,然后告诉莫行云,你这个空山野叟,未来发书时,切不可与华兴关联起来。

听到刘度提醒,莫行云连忙出言询问,朝廷对岳,温二人可有看法?

刘度笑了笑,表示乔仁在汇报时,只说了福瑞昌曹洪众人,以及淮安种地二人,对城外那俩货,只字未提。

擅自赴京这种事,做得说不得,属于潜规则,很难放到明面上来。

说出福瑞昌,还可用商业往来遮掩一番,淮安二人,也能用种地糊弄过去,若是把岳文雍、温刚暴露出来,根本解释不清嘛。

这俩人赖着不走,坏处是咱们都甩不脱干系,不得不尽力维护一二,好处也有,那就是遇到华兴之事,总有个商量的人,不至于因为误会,引发两广大乱。

最低限度,也能当个人质嘛。

不管怎么样,福瑞昌赴京之事,总算是经由乔仁之口公之于众,至于后续会引发何种风波,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啦。

其中风险,你家那个两广总督,同样难辞其咎。

用刘度的话来说,自从曹洪等人走出梅关,一切便已注定,要么掀起滔天巨浪,将我等尽数吞噬,要么顶住大小风波,协助华兴,完成定居事宜。

是福是祸,此时还无法做出预测。

当然啦,从目前形势来看,辽东战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肯定不希望南海再起风浪。

听刘度说出替岳、温二人遮掩的话语,莫行云顿时松了口气,反正走在大街上,谁也看不出分别来,相比偌大的京城内外,藏两个人,难度应该不大。

假以时日,只要知情之人个个闭口,岳、温二人自会顶着燕朝人的身份,稳妥定居下来。

潜规则也是规则,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想来也没人敢捅破这层窗户纸。

随后,刘度告诉莫行云,此时最重要的,反倒是新作物引进一事,一旦大功告成,招抚华兴便是板上钉钉。

像玉米、土豆这种高产旱地作物,对我朝北方来说,无异于天降甘霖。

二人议论许久,刘度又说起第二件事。

你家那位胡大人,此时已在运河之上,不日便会抵达京城。

听到胡英怀竟然赴京,莫行云大为诧异,直言广东可有大事发生?

刘度笑了笑,简略说起前后情由,同时告诉莫行云,作为上任才一年多的两广总督,胡英怀办起大事来,那可是一点也含糊。

千里送炮,本就是奇功一件,若是再把华兴一事办的妥妥贴贴,往后这官运,必会一路坦途。

得知与华兴无关,莫行云才放下心来,转而细思片刻,心中又生出些许忧虑,直言此时赴京,时机恐怕不算太好。

刘度盯着莫行云,神情中现出赞许之色,点点头说出其中曲折。

福瑞昌赴京一事已然公开,胡大人来到京城,总要说出个道理来,才能有所交代。

因此,你这个幕僚身份,怕是当到头了,之后如何取舍,还需早做打算。

对胡英怀本人来说,借送炮一事,来京城观望一下形势,倒也算是明智之举,其中利弊得失,此时还难下定论。

想来那华兴来到燕朝,定不会老老实实地当个普通百姓,慢慢与我等融为一体。

若是继续奋发,未来会遇到更多棘手之事。

与其在广东如坐针毡,倒不如来京讨个说法,或许还能稍稍解困。

说到这里,刘度亦是喟然长叹,表示北方女真作乱,南方这个华兴,怕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涉及到更多内情,显然无意与莫行云深入探讨。

沉默良久,莫行云起身施礼,向刘度请教起来。

所谓取舍,还需大人略微指点一二。

刘度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表示一切均无定论,谈不上指教二字,只是你与华兴纠缠太深,进退各有利弊,定要多多思量才好。

等到胡大人来京,或许另有安排,待你二人商量过后,再作打算不迟。

说着话,刘度指了指桌上的小册子,建议莫行云先小范围传播开来,挣些小钱,以作日常用度,至于印刷出版,还需等些日子,观望观望形势,或许更为妥当。

总之,一切待胡英怀来京之后,将诸事商量清楚,才好放手操作。

言尽于此,刘度顺势转换话题,说起这本“石头记”来。

虽然只看了开篇第一回,但在刘度眼里,此书文字、构思俱佳,说是奇书亦不为过,若是后续内容刻印出来,务必第一时间送到府中。......

不管怎么样,已被书中文字吸引的刘度,先睹为快的心情极为迫切。

当莫行云准备开口讲述全书情节时,又被刘度出言制止,表示一切按部就班即可,早早知道结果,反而有碍未来阅读。

馋虫这东西,一旦勾出来,怕是整日都会坐卧不宁,那还如何处理政务?

笑谈之间,刘度命人取来二十两纹银,直接作为定金交给莫行云,说是无功不受禄,你等在京城讨生活颇为不易,他这边总要出点力,看起来才心安理得。

莫行云推拒数次,最终只能无奈接受。

言谈中,刘度对这部华兴小说,分明满怀期待。

......

从刘府出来,莫行云心中满是苦恼,合着受胡大人委托,一路护送众人赴京,最后却落了个“纠缠太深”?

不纠缠,如何完成这数千里行程?

礼品入宫,诸事公开,人家福瑞昌众人都能想到前面去,早早溜之大吉,就他这个傻货,还在围着华兴人打转,真是白读了这么多年书。

身为幕僚,替主家办差又有何错?怎么就办到沟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