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棋赛每日进程收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八十一章 棋赛每日进程收获

飞飞回家一见到父亲就哭诉受了天大委屈,滕侯爷先是假意为女儿感到愤怒,然后让她详细道来,却又半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问丫鬟也都犹犹豫豫。

滕侯爷自是不信飞飞会受委屈,自己的女儿从来自恃高贵美貌,待人接物总以压迫为主,加之亲姐姐贵为皇妃,更是助长了她的傲慢,据悉,连高国公和宛伯爷这两个与皇室关系极为亲密的人家的姑娘,都因为飞飞的打压闹了不对付,换别人可想而知,尽管侯爷与她再三分析利弊,却也怎么教都教不会。

安抚一番之后,侯爷特意叫来今日陪同前去的郑嬷嬷问了个详细。

郑嬷嬷也是恨铁不成钢,她一直遭飞飞反感,今日下棋也不被允许跟进去伺候,但是她向来勤快心细,特别是飞飞最后出来又将齐裁判羞辱了半日,自然要问个明白,所以对整件事的了解也算详细中肯。

其实在她看来,假如飞飞没有一上来就让裁判在抽签上做手脚,换个人对弈,或许还能赢了第一局,偏偏对李姑娘的实力不了解,又妄想把人家从第一关剔除,反而输了自己。

滕侯爷听完不知是羞还是恼,在这一刻对飞飞的失望简直难以掩饰,甚至后悔为了亲女儿没有早从二弟那里过继一子来抚养。他是这次棋赛主办方的一员,当初几位爵爷在一起信誓旦旦,说定要办个公平公正,令所有人信服的棋赛,这下好了,自己的女儿上去第一关就把能作的弊全给作了,这总裁判权争来何意。

滕侯爷觉得丢人至极,遂而又让人把飞飞立即叫来,当着下人面不顾风度的呵斥一通,飞飞先还不服,一边哭泣,一边辩解顶嘴,气的滕侯爷越加失态,拿飞飞比着老二家的几个儿子乱骂起来。飞飞也怕父亲现在就接个堂兄弟来养,让她失了势,只得跪下忏悔认错。

滕侯爷被这一顿气的不轻,加之受了些寒,当晚就开始发烧头痛,浑身无力,请大夫熬药直闹了半夜,接下来几日只得向外告了病,不再过问关于这次棋赛的任何事。

第二天主办方的几位爵爷见滕侯爷不来,心想:女儿作弊被发现,轮到父亲装病遮掩,也是一桩奇事,得知详情的他们私底下都笑咧咧的开心极了。

第三场比赛更加激烈,总体用时也比前两关更长,基本都到中午才陆续结束,沉宓、在坻皆是在这一关遭遇败北。

不同前两关,本场结束,棋手们都留在侯府用午餐,连同象棋那边,总共十六席,今日菜色明显也比昨天更好。

永昀一面吃着热锅子,一面跟雅俗雅量说起她对目前晋级十六强的棋手的了解:“有位叫祁玉的棋手棋品很高,我听几位裁判对她的棋艺都相当认可。”

雅俗笑道:“这次棋赛有三位三品棋手,目前都在第三场取胜,希望下一轮抽签别遇上,高手对弈还是留在后面更有看头,不然狭路相逢,道隘不容。”

永昀:“抽签对弈又不能人为左右,倒是你和滕飞飞第一轮遇上有些意外。”

雅量冷笑道:“听闻她是个大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怎么下个棋还作弊呢!这才名不怕是欺世盗名。”

永昀道:“琴棋书画乃是展露文人才华修养的方式,她应该样样会一点,泛而不精,只是比赛作弊反而丢了修养。”

雅俗忽问:“沉宓下午会留这儿观赛么?”

沉宓目前已经结束比赛,对着满桌大鱼大肉,她倒比别人吃的开胃,听雅俗问出来,便说:“我不着急回去,下午留这儿多看一场,反正明日是不来了。”

永昀:“你的棋艺那么好,遇高手半道折戟有些可惜。”

沉宓笑道:“我的棋艺真不怎么样,自去年祖母逼着我学棋,至现在刚满一年,前两关赢了实属是运气。”

雅量:“你的心态倒坦然。”

沉宓:“我也不喜欢虚的,赢不赢,到第几关,都无所谓,至少尽力比一场,不辜负祖母栽培我的心思,接下来你们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家听闻此话,都要以茶代酒干一杯。

别桌看见纷纷效仿,许多止步第三关的女孩子都为获胜的对手敬酒,彼此相互勉励。

第四场十六强进八,单人奖金也提高到八十两。永昀运气稍好,抽到的对手不算太强劲,因而还算顺利的拿下比赛。雅俗抽到了昔年在钟灵毓秀的一位同学,三品棋手杨神爱,学蜀绣的时候,神爱总是深藏若虚,不露锋芒,竟没有发现她的围棋造诣如此高深,二人直战天透黑。

主办方发现比赛到目前用时不断加长,共同商议决定,对外宣布将比赛延长一日,余下的五六七关,分别在三四五日举行,确保棋手有个完整的休息时间。

最终第四场雅俗不敌神爱,以一子之差落败。神爱拿下比赛后,对一同获胜的棋手真心称赞雅俗记忆惊人,观察力强。自此获胜一方赞扬对手成了后面几关默认的规矩。

第五场围棋的单人奖金已高达一百两,此时比赛完全进入白热化阶段,部分在前几关被淘汰的小姑娘今日也来到现场观赛,为自己心中的优秀棋手助阵。

永昀终究没能维持前四场的优势,于第五关输掉了比赛,与此同时,芍贞也在第五轮象棋赛中不敌对手,遭遇淘汰。此时围棋四强里只有一个雅量到目前顺风顺水,象棋四强内也就一个娇儿势头强劲。

沈夫人这两日越忙越起劲儿,中午特别安排了丰盛的宴席,给前来观赛的小千金们享用。大家在侯府都尽兴的跟下酒楼一样,晋级的更有前路险关,止步的也都收获满满。

棋赛的消息目前已经受到各方十足的重视,就连皇后娘娘也派了宫人往侯府传旨嘉奖,目前宫里有孕的妃子不少,娘娘们闲了也爱听新闻乐子。

飞飞自第一轮被淘汰之后,便气闷在家,但是对于棋赛的消息却十分灵通,从第二场开始,围象两部的比赛十分公正严明,一点儿盘外动作都不许出现,每次胜出的名单传来,总能牵动飞飞的心,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不断减少,她又痛快又焦急,直至俗昀宓坻等人皆已淘汰,才算高兴起来,估摸着雅量和天娇怎么也挺不过第六关。

偏她想要什么不来什么,象棋第六轮于上午结束,娇儿成功闯进决赛,围棋现场经过两个多时辰专注的战争,雅量成功战胜了自己所对弈的三品棋手祁玉,拿下决赛权,与之一同进入决赛的就是神爱,明日将会在她俩之间决出最终胜负。

到目前娇儿已经得了六件金银器,雅量更是拿到四百六十两的银子,明日决赛奖品最是丰厚,象棋奖品是一盒名贵的琥珀象棋加一块鎏金棋盘,围棋奖金则是高达五百两纹银,可谓万众瞩目花落谁家。

听到第六轮的比赛结果,几家欢喜几家愁,先是兴国公夫人高调宣布,明日亲自到现场为女儿助阵,贾夫人那边低调许多,只托雅俗陪着雅量走完全程,偏围棋更受各方重视,消息传到宫里,太后娘娘特意派人往侯府传旨赏赐,又往奖金里加了五百两的彩头,直接提到一千两,如此使得棋赛名声大噪。飞飞气的吃不下睡不着,嫉妒已经使她面目全非。

到了第五日,不少命妇都赶往侯府观赛,大多冲着围棋去的。

雅俗陪着雅量姗姗来迟,到了现场,发现气氛迥异于前几日,雅俗敏锐察觉到现场可能来了贵客,能让在场众多高品级命妇变得谦恭谨慎,大概率出自宫中,她把人群快速观察了一遍,发现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夫人是个生面孔,那国泰民安的长相格外优雅端庄,虽然看阵势只像寻常客人来侯府观赛,但是按年纪估算,有可能是本场棋赛赞助人之一的太后娘娘,为了不影响比赛心境,雅俗没把猜测告知雅量,只让她放心比赛。

太后也对众人有言在先,为了不打扰棋手比赛,不得向现场未曾见过其面之人透露身份,只当寻常客人来侯府看棋赛。见到雅俗的一刹那,太后一眼认出她是画像上的女孩子,真人更比画像美上百倍,伴着睥睨众生的自信气场,连贵为皇太后的她都感到由衷的欣赏。

开赛不久,太后命人把雅俗请到跟前儿,看着她无与伦比的皮肤和面相,简直是天降巨星,比那巍巍紫禁更令人倾心,于是拉着雅俗的手,问了姓名父母读书等语。雅俗按照见长者的礼数一一答了,心里越加感觉这位自称王老夫人的人是太后,被夸懂事大方时,也像对长辈那样说老夫人风采非凡,高寿之相,福如东海,不可斗量。

太后被雅俗几句话夸的心花怒放,抬手便将一块贴身佩戴多年的古玉龙凤佩送给了雅俗。雅俗再三不肯,无奈太后一再坚持,险些要吐露身份,雅俗见势只好收下谢过,随后便留在老夫人身边一同看棋赛。

棋盘上,神爱与雅量棋艺相当,一个是最聪明的猎物,一个是有耐心的猎人。

娇儿这边也遇到唯一劲敌,中间一度处于弱势,终于在漫长的拉锯战中,被她看出了对手的破绽,直接一门重炮将死对方棋局,反败为胜。

得知兴国公的千金斩获象棋第一,太后不免要亲自见见这孩子。娇儿落落大方,刚来到人前,就照出太后眼里的一抹惊艳,让人止不住的喜欢,若非有个雅俗对比,太后几乎不知要怎么夸她才好,随即命人捧出预先备好的一条赤金镶宝瑞象串珠给了娇儿,又有鎏金花枝步摇一支给另一位棋手,水晶香囊一枚给永昀,通草花两盒给在场的小姑娘。

娇儿依礼谢受,虽然母亲没说,但是根据母亲对人的态度,娇儿也猜到了这位老夫人可能是位大人物。永昀曾随长辈一起进宫见过太后,今天提前被叮嘱,便以对尊长之礼相谢。

时至中午,两位棋手都表示不封盘。

沈夫人特意安排了丰盛的宴席,预备太后享用,宫中的御膳房也按时备好午膳,送来侯府。一众命妇在周围陪膳,太后只是简单用了些汤水,把宫里送来的食物,侯府进献的美食,挑了几样最合心的,让人端去给雅俗和娇儿永昀一起吃,她目前更为关心棋局如何。

经过近三个时辰的对弈,最终雅量棋高一着,力压神爱,赢下全局。

太后最开始看到雅量进来,就极为喜欢她一身大红衣服,这会儿来到跟前总算细细瞧清楚了,小人儿比春天娇花还要软嫩,活脱脱一个天仙下凡,把太后喜欢的都想伸手去抱抱她,问了几句话,又送上一件纯金花丝镶嵌有凤来仪妆匣盒,另有金胎穿琉璃珠镯戒一套给另一位棋手,一面催沈夫人快传膳食,两个孩子估计饿坏了。

三人唯独雅量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出这位老夫人是太后,只觉得与她似曾相识,彼此互有好感。

颁奖结束后,太后跟俗量娇昀几人逗了几句笑,特别嘉勉雅量,要好好练棋,明年围棋会迎来高丽东瀛棋手的联合挑战,到时候朝廷极有可能派出女棋手前去应战,作为这次棋赛百里挑一的围棋高手,必定受邀前去,为国争荣。

雅量表示定不负重托,就见老夫人在一众命妇的陪送下上了回去的轿子,直到这时她才有所觉察,可能是太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