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你路上慢点。”于老嘱咐道。
姜绵在出了于家的门之后,松了一口气,她那些故弄玄虚的话自己说的时候都感觉心虚,不过能唬住他们就行了。
现在于家已经拿下,剩下的就好办了。
姜绵回到王府,白镜尘看见她回来,问道:“你这几日出门干嘛去了?”
“我……出门办点事。”
“要是有什么事跟我说,不要怕麻烦。”白镜尘以为,姜绵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所以才隔三差五地出门。
“哎呀,事情已经解决了。”姜绵抱住他的胳膊,撒娇道。
“不过我的确有事要跟你说。”
……
这天,老皇帝收到一封密信,信上写着不日之后太子将会对他出手,让他时刻注意。
老皇帝眯起眼睛,思考着信上的内容的真实性,偏偏这时手底下人来报。
“皇上,奴才刚刚看见有一神秘人进了太子宫里……”
老皇帝冷哼一声,“朕倒要看看他要做什么,来人,摆驾去太子宫中。”
只不过,保险起见,他带了两个侍卫一同前去,一路上他的脸色难看,旁边的侍卫还有小太监噤若寒蝉,不敢多说一句话。
到了太子宫中以后,原本宫人要向他行礼,皇帝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
而书房里,白萧沐正在和神秘人交谈。
“本太子让你去找寻的毒药你可有找到?”
“回太子,毒药已经找到。”
男子毕恭毕敬地将一个小瓷瓶交给太子,“这瓶中十香软骨散是属下找遍许多地方才找到的,第一次服下会让人全身酸软无力。过几日后虽能行动如常,但倘若再次服下此毒将立刻血逆气绝。”
太子接过男子手中的瓷瓶,“本太子让你做的这件事势必要保密明白吗?”
男子连忙道:“属下明白。”
“哼,父皇啊,儿臣倒要看看你还能笑多久。这太子之位儿臣早就坐够了,如今也该尝尝权势的滋味了……”
门外的皇帝此刻忍无可忍地踹开了门,太子看见他的一瞬间,吓得白了脸。
“父……父皇,你什么时候来的?”
“要是朕不来,恐怕还不知道朕的好儿子一心想要害朕。”皇帝看向太子手中还没来得及收起的白色瓷瓶,直接走上前夺了过来。
“十香软骨散?怪不得之前朕之前吃了你送来的东西之后全身乏力,朕还以为是朕坐久了。”
“父皇,你听儿臣说……”
太子此时尤为紧张,他怎么也没想到大白天的父皇不在自己宫中而是来到了自己这里,而且竟一点动静都没发出,那些宫人也不知道跟他通报一声。
“有什么可解释的?朕亲耳听到。”
皇帝失望极了,他对太子寄予厚望,却不曾想他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皇位,甚至为了早日登上皇位还要给自己下毒。
之后,皇帝不再废话,而是冷冷命令道:“来人,把太子带下去,关进大牢!”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底下的朝臣没看见太子,左顾右盼问旁边的人道:“怎么回事?今天怎么不见太子过来?”
“是啊,以往太子都是很早就过来了,今天怎么人都到齐了还没来?”
“肃静!”高座上的皇帝威严开口。
原本嘈杂的朝堂慢慢安静下来,众人站好,等着皇帝发话。
一直到下了朝,都没有看见太子过来,除了白镜尘,其他人都一头雾水。
而下朝之后,原本要离开的白镜尘被皇帝叫住:“老三,你留下。”
白镜尘停下脚步,嘴角上扬。
那个给太子送毒药的人早就被他买通,也是他故意让那个人透露消息给皇上,所以皇上才能及时赶到太子宫中听见两个人的谈话。
现在皇上恐怕心中已经对太子失望了。
白镜尘被叫住以后,皇帝走在前面,而他默默跟在了皇帝的后面。
直到走到御花园里,两个人找了一处地方坐下歇息,皇帝审视着眼前不卑不亢的人。
许久,他笑了。
“怪不得这些日子那些人总夸你,原来这么多年以来,你早就不是那个瘦瘦小小没有存在感的小皇子了。”
白镜尘笑道:“虎父无犬子,更何况父皇治国有道,励精图治,儿臣仰慕父皇还来不及呢。”
皇帝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随后又说道:“这些年来是朕对不起你,你母妃走得早,朕又一直忽视了你……”
白镜尘想到以往的经历,苦涩一笑,“都过去了,父皇。”
能从一个帝王口中听到“对不起”三个字,白镜尘觉得也算值了。
只不过那些黑暗的经历不是那么容易忘记的,他有时候还是会怨恨皇帝。
两个人坐在桌前,聊了很久。
直到下午的时候,白镜尘才回去。
姜绵看见他,扑进他的怀中,嘟囔着:“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我还以为你在宫里出什么事了。”
白镜尘揉了揉她的脑袋,“我能出什么事?”
“这不是怕你遇到什么危险。”
姜绵还记得那一次看见白镜尘双目无神,面如死灰的模样,她感觉自己心中都快难受死了。
两个人一同回到屋里。
半个月后,皇帝突然宣布要废除太子,太子意图谋害皇帝,贬为庶人终身不得踏入京城半步。
姜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说不出的痛快,那些被白萧沐关在宫中的日子,还有他对白镜尘所做的一切,如今也算是报复回去了。
太子被贬之后,朝堂上只有几个人为他说话,其他人则都站在了白镜尘这边。
现在,太子被废,最有可能被封为太子的是白镜尘,齐王有一身武力,却不擅治国之道,所以被派去守边疆。
白萧沐被人押着,深深地回头看了皇宫一眼。
之后,白镜尘被立为太子,姜绵则顺利成为太子妃。
他们又从宫外搬进了宫内,只不过住进的是东宫。
经过姜绵的调养,白镜尘已经看不出曾经的瘦弱模样,他的个头甚至还长高了些。
前来贺喜的人不断,东宫里又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