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107章 反对的不是科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哼,我也知道杨宪那小子没有别的意思,不然你以为换了其他人我还会是这个反应吗。”朱元璋冷哼道。

他看着朱标,原本以为自己的这个好大儿,已经磨炼够了。

如今看来,还远远不够。

起码在帝王心术这一点上,还需修炼。

对于朱元璋这些帝王来说,朝廷能人志士不能少,可也不能多。

比如像杨宪这样的人才。

朝廷上有这么一个杨宪,那是大明幸事。

有十个杨宪,大明疆域够大,也是好事。

可要是大明王朝有一百个杨宪这样的人,朱元璋认为自己就该头疼了。

在朱元璋看来,这样的聪明人一多,朝廷必乱。

首先内斗就无可避免,如果是庸才造成的破坏力还不明显,可这些聪明人就难说了,指不定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到时候朝堂动荡,甚至整个天下都会发生动荡。

对于朱元璋来说,科举取士,他宁愿要一群忠心的庸才,也不能要一群思想活跃的聪明人。

因为越有思想,越有本事的臣子,也就代表着越难控制。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刘基,刘伯温。

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这个人,表面上看上去平静、心细。

其实里头啊,心高气傲着呢。

他是敬畏咱,但却不亲近咱。

这也是为什么刘伯温开国后,只被授封一个三等爵位的原因。

当然这对刘伯温来说,也是好事,他正乐于如此。

可这样的臣子,他朱元璋都只能做到这个地步,更何况是之后的皇帝呢?

像刘伯温这种只是骨子里看不起上位的人还好说,朱元璋最怕的还是那种有野心的聪明人。

他能够降服得了这些豺狼虎豹,朱标能够降服得了,可再往后,比如到了雄英这一代,还能对付的了吗?

如果一群既聪明又有野心的官员,结党营私,到时候文官们直接做大。

相权与皇权本就是一堆相生相克的冤家。

既然不能废除,那就削弱相权。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出台一些限制相权的制度,相权与皇权漫长的拉锯战,延续了上千年之久。

朱元璋最怕的就是,自己后人权力被架空。

如果满朝都是平庸之辈,那么这个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毕竟,从只知道忠心的庸碌之辈手里夺权,可比从那些满是野心的聪明人手中夺权要容易得多。

太和殿内。

朱元璋继续向朱标传授着他的帝王心术。

历史上大多数皇帝,都是喜欢忠臣多过能臣的。

这个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中庸思想也有关系。

不过分优秀,也不至于太差,能够在自己掌握之中,忠心于自己的大臣,对于这些帝王来说才是完美的臣子。

可事实上,从四书五经内选拔出来的人才,真就能做到永远忠心大明吗。

要是朱元璋知道,他大明朝后期能选出“水太凉”的这种官员,非得气死不可。

这个没有骨头的家伙,正是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三。

所谓人心善变。

八股取士虽然将考试内容规定在四书五经,将文人的思想禁锢。可这些读书人,哪怕是读再多的四书五经,难道他们就真的能如儒家推崇的圣人一样了吗?

在他们入朝为官后,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权力后,由于之前压抑的太过,有时候,反而会变得更加扭曲。

后世,在一些人看来,大明就是亡于那群读书人手中的。

八股取士,选取的官员,按杨宪的话,说一句难听的,除了会四书五经外,根本就是废物。

不过朱标心中清楚的知道,自己此时是无法从这个方面说服他的父亲的,想起离开前杨宪和他说的一番话。

朱标在脑海里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说道:“父皇,你讲的这一切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没有外敌。”

“你试想一下,如果面对外敌入侵,满朝文武皆是庸碌之辈,到时候这一行为就不是什么江山永固了,而是灭种亡国!”

朱标的话,对于朱元璋来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

外敌入侵?

不过他又想了想,大明如今最大的外敌,不就是草原上的鞑子吗。

先前他们制定的购买羊毛,让对方产生经济依赖,从而削弱对方军事实力的政策,已经消除了这个最大隐患了。

还有什么外敌?

朱元璋开口问道。

“父皇,莫不要忘记杨卿的仙稻稻种,以及土豆这些都来自哪里?”

“海外!”

朱标点了点头,接着开口道:“按杨卿的讲法,这世界很大,无论是海外,还有草原以北,西域以西,都是大大小小国家林立。因此如果我们固步自封的话,其他国家都在进步,便等于我们在退步。”

“落后,就会挨打!”

“父皇!”

落后就会挨打!!!

这一次朱元璋神色,终于彻底动容了。

诚如朱标所讲,他所设想的一个大前提便是没有外敌侵扰。

在朱元璋看来,既然海外有国家能够拥有仙稻与土豆此等神物,那么其国力自然不会弱。

如今是有大海相隔。

可万一以后,别人彻底解决了这个阻碍呢。

想到这,朱元璋便是暂时打消了用四书五经作为科举选题的心思了。

科举没有错,错的是僵化的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八股取士。

事实上,杨宪认为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后世有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单纯的将八股取士等同于科举,还认为科举制度是最恶毒的发明,在他看来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阶层上升,打破门阀。

这些都是科举制度带来的。

科举是一种选拔方法,本质上是通过考试的方法促进阶级流动。

现代社会不讲阶级,换一个现代些的词,那就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实现阶层跃升。

在他穿越前,有一个话题引起了网络上的广大网民的讨论。

那就是“小镇做题家”。

这些古代这些学子们何尝不也是“小镇做题家”,一个时代只有给这些“小镇做题家”留在一个空间,留下一个上升的渠道。

说实话,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才能稳定,才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