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逐鹿大明:1644谁主浮沉 > 第五十章 红衣大炮的正确打开方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十章 红衣大炮的正确打开方式

孙世瑞不能没有红衣大炮,就像吕奉先不能没有赤兔宝马,关二爷不能没有青龙偃月刀。

假定孙大弟能顺利收拢陕西各部兵马,在关中平原安心种田。

在没有其他变量介入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面临一矿打七矿的尴尬局面。与和黄台吉、李自成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到了明清之际,随着气候变化和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关中,这片古老土地,早已黯淡了汉唐的荣光。

即便忽略掉明末一系列自然灾害,立足关中,优势也并不明显。

这是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而红夷大炮,尤其是标准型红夷大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孙世瑞弥补他和一众对手之间的差距。

俗话说的好:

穿越不造炮,等于瞎胡闹。

孙世瑞要造的,自然是这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红夷大炮。

试想,如果能在潼关城门摆上十几门红夷大炮,周围再驻扎几万榆林兵、白杆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管他什么黄台吉黑胎记,李自成张自成,都不是自己对手!

那么问题来了,红夷大炮容易造吗?

容易,也不容易。

明朝对红衣炮的定义是:

桅下置二丈巨铁礮,发之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世所称红夷礮,即其制也。(注1)

这样的描述有些抽象,而且容易让人联想到袁崇焕当年“一炮糜烂十余里”,滑膛炮硬是打出了歼星球的既视感。

相比之下,满清对红衣炮的定义就精准了很多:

炮管长在2米至3米之间,即长身管;重1500斤至5000斤;发射炮弹重在3公斤至6公斤之间。

以此为标准,放眼明末,所有铸造合格的红夷大炮加起来,数量不过堪堪两百门。

这个时代的符合标准红夷大炮是稀缺品。

以大凌河之战为例。

明军大凌河城内一万一千人投降,前后四拨援军约六万人被击溃。最后,张春所率领的军队全军覆没。

战后,清军缴获各种火炮三千五百门,符合“红衣大炮”标准的,只有两门。

实际上,大部分仿照红夷炮的山寨货,由于铸造工艺落后,为防炸膛,只有不断加厚膛壁,导致火炮重量过重,造成根本无法用于野战。

少装药虽不容易炸膛,然而火炮威力却大大降低。

这些山寨版,与红衣大炮本尊,是李鬼与李逵的差距。

由此可见,红夷大炮不好造。

说红夷炮好造,是因为明末一众总督巡抚,如孙传庭、卢象升、熊文灿等,这些人基本都曾“自主研发”过红夷大炮。

如果把大明各地“自主研发”的“红衣大炮”合算在一起,总数没有八千门,也有一万门。

须知,同时期的西班牙无敌舰队,12磅(炮弹重5公斤左右)以上的长身管加农炮只有800余门。这,就已经是“无敌舰队”了。

就像某宝卖刀剑的店铺里动辄就是越王勾践剑莫邪宝剑,明末巡抚总督们自主研发的红衣炮,忽略其混乱的口径、射程,最后都被归入“红夷炮”一类。

主打的就是一个以假乱真。

那么,当时大明朝制造的“红夷大炮”到底成色几何,在战场上表现如何呢?

综合各种史料分析,大明山寨出来的“红衣炮”,实在是一言难尽。炮重从三百斤到三千斤不止,炮管长度也是参差不齐。

松锦之战结束后,清军缴获明军红衣炮共计十六门,其中四门炸膛,两门被毁,炸膛率高达25%。

对当时的操作红衣炮的兵士们来说,每次开炮都会产生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大明炮手,主打的就是一个刺激。

当然,不是说朝廷不想正儿八经好好造炮,不是不想,是不能。

红衣大炮铸造工艺,炮膛厚度计算,都需要用到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知识。这已经不是单凭匠户经验传承就能搞定的了。

手搓红衣大炮,我大明匠户实在没这个手艺啊。

相比先前传入大明的佛朗机炮,红衣大炮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上,都有显着提高。

伴随火炮威力的提升,同样的,对炮手的素质也随之提高。

现实情况是,战场上红夷大炮经常炸膛,除了制造工艺、质量问题外,还和炮手自身素质有关。

据史料记载,就连连葡萄牙原装进口的火炮,也因炮手不熟悉操作而发生过炸膛。(注2)

·····

孙世瑞很清楚,制造一门合格的红衣大炮,并避免炸膛,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专业的事,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王徵,王老爷,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人才。

孙世瑞前世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个盗贼团伙头目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同样的,十七世纪人才也很重要。

王徵是明清之际,为数不多与西方传教士深入接触过的士大夫之一。

他不仅谙熟西方科学知识,还将这些知识一一付诸实践。

除了造炮,老王还曾根据古书记载,制造过各种守城器械,在对抗流贼的作战中贡献颇多,老爷子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线。

孙世瑞为啥对这个四百多年前的科学奇才了解这么多呢?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

孙大弟前世干催收的时候,没少接触过各类古董,毕竟有钱人没事儿除了炒房炒股,就是收藏一些瓶瓶罐罐嘛。

当然还有些古籍。

说来也巧,孙世瑞曾接触过一本《远西奇器图说》,据说是崇祯七年的孤本,价值几十个w。

因为原主人创业失败债务爆发,被逼得走投无路,就把这本古书,连同一屋子没有卖出去的缅因猫,抵押给了孙世瑞他们专业团队。

而这本《远西奇器图说》书的作者,正是尤元龙口中的王徵,孙世瑞想要找的王良甫老爷。

至于《远西奇器图说》这书,其实没啥好说的。

“远西”,指欧洲国家,类似“西方”一词。“奇器”,奇特而实用的器械。

主要讲了欧洲当时一些奇特而先进的器械,如用于消防的灭火神器——水铳等;将河水引入旱区的虹吸管,踏板驱动的自行车。

没错,王徵后来还据此自己造了一辆自行车。

在天启年间,造了辆自行车,虽然这车造型和后来出现的两个轮子的那个,有所不同····

此外,这本书里还有重力、浮力、比重等物理学知识,基础科学,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的运转关系,日蚀、月蚀形成原因等。

正是这本崇祯七年版的《远西奇器图说》,让孙世瑞前世,便对王徵这个四百多年前的古人,有了那么亿点点了解。

王徵是什么人呢?

简单来说,这是明代能和徐光启并驾齐驱的科学奇才。

铸造火炮,制造火器,只是王老爷众多才艺中的一部分。

和其他火炮工匠不同,王徵不仅会铸炮,还懂得其中的原理,对训练炮兵也有自己的心得。

崇祯初年,王徵随好友孙元化一起,前往登州训练火器部队。

因为吴桥兵变,王徵他们训练的这支炮兵队伍,最后投奔了后金,被皇太极改编为乌真哈超炮兵部队,这是后话,暂时不提。

却说王徵罢官回老家后,正值陕西流贼蜂起,为抗击流贼,王徵与本地士绅组织“忠统”,对抗流贼,(注3)并取得辉煌战果。

显然,王徵属于那种具备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的人才,孙大弟怎么放过他呢?

于是孙世瑞下定决心,要立即去泾阳走一遭,无论如何也要把王老爷子绑回来铸造红夷大炮。

最好能在老爷子的指导下,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炮兵队伍,到时候一定给皇太极李自成一个惊喜。

说干就干,孙世瑞当即拜别尤氏三兄弟,转身去军营找唐恩城,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唐师爷。

~~~~~

“什么!你要去泾阳拜访王良甫?还要老爷子给你造炮?”

唐恩城手中把玩的折扇,啪一声掉在地上,他不及捡他的扇子,用看怪物似得眼神上下打量孙世瑞。

“老弟?你可知王良甫今年高寿?”

孙世瑞弯腰帮师爷捡起纸扇,眯起眼睛递给老唐,掐指一算:

“当然知道,七十二嘛。”

孙世瑞以为唐师爷嫌他年龄大了,连忙道:老爷子精神矍铄,宝刀未老,听说有个年方二八的小妾,貌美如花。”

他想起一句古诗,补充道:“一树杨花压海棠啊。”

唐恩城一脸不屑:“是梨花。”

“还有,王老爷的小妾如花似玉不假,不过今年二十八了,不是二八!”

孙世瑞色咪咪道:“二十八?那不是更好····管他梨花杨花,王老爷子能和小妾打炮,就不能毁家纾难,来帮我铸炮?

噗嗤一声,唐恩城刚吞下的茶水全吐出来,吐在孙世瑞靴子上。

“老弟,你这满口污语秽语的,怎不去怡红院当龟公拉皮条,惦记人家小妾,还想去请人家出山?!”